我在社區做法律顧問——秉持信念,堅守法律服務的前沿陣地

閔行“我在社區做法律顧問”專欄開始啦~

“一居村一法律顧問”作為一項惠民工程,是本區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依法治理,建設法治社區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閔行區持續推動居村法律顧問工作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發展,目前,閔行區已向全區14個街鎮541個居村派駐居村法律顧問,為居村民和居村委提供法律諮詢、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普法宣傳和社區治理意見等五項公益性法律服務。為全面展示閔行區居村法律顧問服務的內容和效果,現推出《閔行“我在社區做法律顧問”》專欄,定期選登一篇居村法律顧問署名文章,以幫助廣大市民進一步瞭解這項公共法律服務政策,進一步提高社會對居村法律顧問工作的知曉率和認同感。

——區司法局基層指導科

第十一期

我在社区做法律顾问——秉持信念,坚守法律服务的前沿阵地

鬱俊傑律師

1987年12月出生,法學本科學歷,曾有多年的法律工作經驗,現為上海儒君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鬱俊傑律師為人隨和,處事幹練,辦案細緻,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較強的溝通能力,擅長處理房地產糾紛、婚姻家庭繼承糾紛、各類民商事領域及刑事辯護等等,並能針對客戶提出的法律要求提供多方面的專業法律建議。

2018年起,在區司法局的大力支持和我所強有力的組織下,我有幸成為梅隴鎮居村法律服務志願團中的一員。

我結對服務的是梅隴鎮高興花園第一居委和第三居委,這些社區居民大多是從市區動遷而來,相對來說法治意識更強一些,所以對於法律服務的需求也更多一些,而法律服務進村居恰好可以滿足這種需求。

我在社区做法律顾问——秉持信念,坚守法律服务的前沿阵地

居村法律顧問的日常

一紙遺囑,定紛止爭

我在居委進行現場諮詢時,一位住在高興花園的老先生前來諮詢。老先生有兩段婚姻,一個女兒。2007年和前妻離婚後,女兒跟隨前妻生活。2010年老先生和現任妻子相識並結婚。2011年檢查得知患有鼻咽癌晚期後,做了左上頜骨切除術,2016年住院檢查又得知患腦梗死疾病,生病至今都是現任妻子不離不棄、悉心照料,而現任妻子是外省市戶籍,在上海舉目無親也無其他落腳地,自己的財產只有現在居住的50多平的小房子,還欠了前妻27萬元的錢款未還,因此前來諮詢自己百年之後,如何保證現任妻子的權利,他擔心自己離世後,前妻和女兒會前來搶房子。

通過詢問,我瞭解到這位老先生的前一段婚姻是通過法院判決離婚的,而欠前妻的27萬錢款實際上是當初房屋一半的折價款,但因為他近年也沒有能力償還所以一直還欠著,但房子的物權還是屬於他個人的。再通過進一步的詢問得知,女兒因為一直跟隨母親生活,除了過年時也基本不來看望自己,所以他希望把自己的房子留給現任妻子。老先生還告訴我,他近期感覺自己的病情正在嚴重的惡化,隨時出現意外。

瞭解了老先生的實際情況以及他的想法後,我建議他可以做個遺囑公證,因為公證遺囑的效力最高,可以使他的現任妻子繼承他的房產,而他現任妻子繼承他財產的同時應當也要在繼承財產的份額內對他的債務承擔還款義務。我同時也針對遺囑公證需要等待的時間較長這一點,建議老先生可以先寫一份遺囑並輔以錄像。

遺憾的是在一個月後,老先生病故了。雖然未來得及做公證遺囑,但是值得慶幸的是,他聽從我的建議,留下了遺囑並輔以相關錄音錄像為憑,而素來強勢的女兒在看完父親最後的錄像後,也表示尊重父親的遺願。我在得知這樣的結果後,在感到遺憾的同時也為她們能避免一場訴訟而感到高興。

我的感悟

我認為其實居村法律顧問的作用更多的是在事前,以防範為主,因此每月在居村值班進行諮詢的工作也就有了其存在的價值。

我在社区做法律顾问——秉持信念,坚守法律服务的前沿阵地

上海儒君律師事務所律師

鬱俊傑

我會堅持把法律服務做好

在接下來的服務中,我會始終秉承“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信念,全心全意為每一位居民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供稿:梅隴司法所 基層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