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螟虫最可恨!农民朋友知多少?

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水稻螟虫最可恨!农民朋友知多少?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简称水稻螟虫,都是以幼虫在水稻茎秆上进行钻蛀为害。

其中大螟为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三化螟、二化螟为鳞翅目螟蛾科害虫。

受温度、海拔及水稻栽种制度和螟虫各自习性等影响,三化螟、二化螟及大螟在我国各地发生代数及田间为害特点等都是有所区别的。

螟虫从南到北发生代数依次减少,其中水稻二化螟稻在国内一年发生1-5代,是水稻常发性害虫之一,从南到北都有发生,主要为害区域在淮河及其长江流域以南及其地区。

三化螟在我国一年发生2-7代不等,其中主要发生区域以长江及其以南稻区为主,北至北纬38°左右。

水稻大螟发生区域大致在北纬34°一线以南,北方基本没有发生,一年发生3-6代不等,主要发生区域以淮河以南为主。

稻螟虫受其习性等影响,三化螟成虫以上半夜活动强,午夜后活动少,二化螟与大螟则下半夜活动盛;

水稻螟虫最可恨!农民朋友知多少?

成虫趋光性,以三化螟最强,二化螟其次,大螟最弱,因此可以利用黑光灯夜间诱杀成虫,以减少田间产卵为害。

螟虫产卵均为块状,且都喜欢产在嫩绿稻田,其中三化螟卵表面有绒毛,像半粒发霉黄豆,一般多产在上部叶片的叶尖上,二化螟卵表面为半透明角质状物,看上去犹如鱼鳞,又称之为鱼鳞状卵,一般多产在下部叶片及叶鞘上。大螟卵带状,一般2-4行,白色,一般多产在上部叶鞘,穗苞上。

稻螟虫因都钻蛀茎秆为害,加之为害时期不同,田间其典型症状为枯心苗(苗期为害)、枯孕穗(孕穗期为害)、枯白穗(抽穗至灌浆期为害)、虫伤株(乳熟期以后)。

田间二化螟、三化螟、大螟混发时,除根据幼虫特征进行区分外,一般还可以根据钻蛀茎秆蛀孔大小等进行区别。

比如,茎秆蛀孔大,或茎秆蛀入部分腐烂,或有稀浆状虫粪的为大螟为害,茎秆蛀孔小,或蛀入部分发硬不变软,或虫粪干的为三化螟为害,而二化螟为害的一般蛀孔较大螟小,比三化螟大,或蛀入茎秆部分明显变软,但不腐烂,或蛀孔处虫粪湿而不干,但不呈稀浆状。

总之,二化螟、三化螟或大螟各地为害代次不同,田间发生为何特点及区别随经验积累,可以快速区分。

水稻螟虫最可恨!农民朋友知多少?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点赞 转发 让更多的农民朋友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