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引起誤解的一首詩:劉禹錫所寫,朋友看後竟送給他2個歌妓

“司空見慣”是現在非常常用的一個成語,意思是某事非常常見,不足為奇。我們知道,“司空”是古代的一種官職,而“司空見慣”的出處則是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的《贈李司空妓》,這首詩的背後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歷史故事。

最容易引起誤解的一首詩:劉禹錫所寫,朋友看後竟送給他2個歌妓

和古代很多文人一樣,劉禹錫也有恃才傲物、不甘為五斗米折腰事權貴的“毛病”,所以他在高中進士後,雖然在京當上了監察御史,但沒過多久就因受排擠彈劾,被貶謫到蘇州任刺史。

李商隱在蘇州任職時,他的好友李紳也在蘇州,此人曾做過司空,成語“司空見慣”裡的“司空”就這指這位老兄。蘇州自古都是個煙花風流地,一次李紳宴請劉禹錫,席間有很多歌妓助興,喝酒、唱歌、跳舞,鶯鶯燕燕,不亦樂乎。

最容易引起誤解的一首詩:劉禹錫所寫,朋友看後竟送給他2個歌妓

劉禹錫平生最看不慣的就是官場上的奢靡之風,所以他才能寫出千古名篇《陋室銘》。此時,李商隱見李司空的宴會如此奢靡放浪,便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贈李司空妓》,原詩引用如下: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這首詩的大致意思就是:梳著宮女一樣漂亮頭髮的美麗歌女,一曲《杜韋娘》婉轉動聽如春風拂面。這樣的場景司空大人已經習慣了,但我卻很不是心思。

最容易引起誤解的一首詩:劉禹錫所寫,朋友看後竟送給他2個歌妓

實際上,劉禹錫此詩表達的是對官場奢靡之風的批判,以及對好友李紳的譴責與勸誡。但是,李商隱的詩向來以“生澀難懂”著稱,他就是那種有話不喜歡直說的人。所以,李紳完全理解錯了劉禹錫的意思,他以為劉禹錫是看上了美麗風情的歌妓。“你司空大人美女見多了,我可就沒有那種豔福了,所以才愁斷腸。”

李紳這樣解讀這首詩,所以宴會結束後,李紳就非常大方地往爛醉如泥的李商隱房裡塞了兩個歌妓。次日醒來,李商隱見床上躺著兩個女子,非常驚訝。詢問後才知道原來是李紳安排的,一首詩竟引起如此大的誤會,也真算是千古奇談了。

最容易引起誤解的一首詩:劉禹錫所寫,朋友看後竟送給他2個歌妓

後來這個故事被唐朝文人孟棨寫進了《本事詩·情感》裡,不但讓李商隱的這首《贈李司空妓》火了一把,也從此誕生了一個流傳千古的成語——司空見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