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遺書上註明家產,劉禪不信去核查,事後為何氣得拍桌子?

None______


“驚堂木一響,有書君開講!”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有書君,今天跟大家來聊一則三國時期的歷史小段子。

話說在蜀漢末年,諸葛亮死後,劉禪去查了他的家底,結果氣得直拍桌子,這是咋回事兒?

在公元前234年,著名軍師諸葛孔明因為疲勞過度,早逝於五丈原。

生前孔明對自己當時的全部家當記了一筆賬,就是後來的《自表後主》。

等孔明病逝之後,劉禪派人去料理他的後事,順便查看了這筆賬,裡面的內容如下: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頃。記在外任,無別調度。

隨身衣食,悉仰於官。

有看官可能說了:一個人有15頃土地,800株桑樹也算是不錯的生活了。

可這位看官您可能理解的比較片面,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這些家當可能連一個小地主都比不上。

就這麼說吧,諸葛軍師的全部遺產都來源於朝廷的俸祿,沒有任何貪贓,他的妻妾甚至沒有換洗的衣服(當然,有書君感覺這個有點兒誇張,不過總之孔明軍師確實是很清貧就是了)。

像他這樣的人物,怎麼可能混的如此艱辛呢?

但凡朝廷賞賜的隨便一點兒東西應該就夠他享用不盡了,而且他曾經也和老對頭——李嚴書信說過自己的財產情況,說自己曾受賞賜八十萬斛,後來一查啥也沒有。

真不知道他是故意氣李嚴,還是全捐出去了。

劉禪是一個“本事不大,脾氣不小”的君主,當他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非常憤怒。他知道自己的相父是一個節儉之人,但是沒想到會這麼節儉。

放在現在來講,你自己是一國之主,你的乾爹過的還不如個乞丐,你氣不氣?這也太不給劉華強……呃,不對……是劉阿斗面子了。

劉禪感覺自己沒有照顧好相父,反到是讓相父對自己百般操心,最後連相父家境到底是個怎樣的情況都不知道,最後等相父已經沒了,他也沒有辦法再進行補償了。

所以他非常愧疚和自責,轉而形成了對自己的憤恨,連連拍桌子喊到:“阿斗啊,你的所作所為怎麼對得起你的乾爹啊!”

按常理說到這兒也算是解釋清楚,段子可以告一段落了。

但是有書君是個不走尋常路的男子,喜歡從兩個角度來分析歷史人物,就像之前的劉邦對韓信之死的態度一樣。

前文我們是從劉禪和孔明之間和諧的關係角度出發來闡述的,下面我們再把劉禪黑化一下,從他們倆不和諧的關係補充預測另一種可能性。

自從劉備故去以後,諸葛亮就一直是蜀漢政權實際的操控者,劉備臨終託孤,跟劉禪說的是: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那就是說讓阿斗把孔明當成爹一樣,不能造次!

但是孔明畢竟不是親爹,對待任何事情謹慎又嚴格,而且絕對公平。

劉禪這樣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富二代”肯定是受不了的,所以他雖然表面上對相父畢恭畢敬,因為自己劉家的江山全指望著相父來保護,甚至包括自己的性命;

實際上可能對孔明恨意已深。

可算孔明病逝管不了自己了,劉禪心說道:“當初你對我恨鐵不成鋼,現在我就恨你牙癢癢。”

於是他想對自己的這位相父的遺產查上一查,看看是否與當年孔明向他報備過的情況相符。

如果不符,哪怕是樹多一棵,地多一寸,都可以定你一個“欺君之罪”。

結果事與願違,檢查的結果另劉禪很沮喪。

他想不到自己的相父貴為一國丞相,居然如此誠實和清廉。

別人家的丞相死後財產可能喂的皇帝飽飽的,劉禪本來長的就胖,孔明死後的財產又少,可能還不夠他吃頓燒烤呢(笑)。

所以劉禪就恨啊,他這一恨就拍上桌子了,一邊拍還一邊喊:“你怎麼就這麼誠實!你怎麼就這麼清廉!”

當然,以上都是開玩笑,劉禪當時為什麼拍桌子除非有書君穿越一下過去問問他,不過諸葛亮這樣的丞相,在中國歷史上真的是太少見了。

各位看官如果有什麼想說的話,歡迎在討論區踴躍發言哦。您若點贊,髮型不亂;您若轉發,貌美如花!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終於媳婦熬成婆了,下的第一道聖旨就是下令文武百官自報家庭財產,房產幾套?銀行金銀珠寶多少?名下公司幾處?名煙名酒古玩字畫等等都需詳細上報,一旦查實瞞報少報滅族殺頭,千里流放。看到諸葛亮自報的財產清單,表示懷疑,"當了這麼多年的承相,就這麼點財產?於是就帶領紀委,反貪局一干人馬來到諸葛家,翻箱倒櫃一番,連一樣值錢的玩藝也沒找到,這下不好收場了,冤枉老相父了,急中生智拍著桌子把手下大罵一頓。並當即召開現場會,號召全國人民向諸葛亮學習,以諸葛亮為榜樣,廉潔奉公,做人民的好公樸,加大反腐力度,把蜀國建設成比魏國,吳國更強大而努力奮鬥。


一壺濁酒喜相逢


大部分人對錢的貪慾是很直接,讓人一目瞭然,因而大多人通過這一項來衡量一個人的好壞,應該說這樣的標準是錯誤的,或者說不全面。

人有七情六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愛好。

有人貪財,有人好色,有人要名,有人愛權。如同吃麵條,酸辣苦甜鹹,各有所需。

而儒學人士即所謂的清流對名的追求,對名的渴望,是遠超過錢的,這就比較隱秘。

比如翁同龢以儒學人士自稱,他對名望及權利的追求掩蓋了他的奸臣的本質。

他對權利如飢似渴,貪得無厭,而且有了權利以後,出於保護權利的需要大肆弄權,利用慈禧光緒之名,打壓不同政見者。

同時他又是一個假道義。甲午海戰,李鴻章希望根據實際軍力議和為主,他卻站在道德高地,不管不顧長時間軍力荒廢,全力主張同日本開戰,保家衛國的愛國情操得到皇帝及大家的認可。實際上戰與和是一箇中性詞,並不存在戰一定好,和就不好。戰有很大的掩蓋性,容易為人利用轉嫁矛盾,戰與和關鍵看實機,合適的時機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情才能成功。

甲午海戰失敗後,他又一次站在道德高地,反對割地賠款,所有的責任推的一乾二淨,賣國的責任推給李鴻章。

實際上人有三六九等,有些人除了錢以外,對名的渴望,對權利的渴望不會亞於對錢的渴望。部分人甚至超過對錢的渴望,(當然名利雙收是普通人的渴望)。

諸葛亮作為忠於朝廷的道德典範,一心為國這是不容置疑的,大公無私之名是他一身的追求。只是不顧國力的實際情況,不斷用兵,不斷北伐,自然有開疆拓土的志向,也有留戀權利的嫌疑。

因為身處高位,自然不免得罪奸臣,當然他也還有很多政敵,諸葛一身唯謹慎,不想給政敵口實,估計也是他不敢留財的原因。


聽雨: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諸葛亮在胡扯淡,僅僅是他的武平候食邑都不止“薄田15傾”,劉備時代就“賜祿百億”,他自己的“衣食用度,悉仰於官”,一輩子都在花公款,


狼的影子319


丞相一輩子對我老劉家衷心無二,我等卻以小肚雞腸度之,我這是在後悔和自責啊!劉禪去差了和諸葛亮說的一點不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