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究枝櫸「九」早年名震洛陽的豫劇男旦兼導演慕水旺

(一)慕水旺二十多歲就名震洛陽一帶

慕水旺(1918——1990年),河南密縣王村人。他本姓胡,乳名栓緊。五歲時過繼給慕姓親戚為子,遂改姓慕。八歲在登封大金店“曲人班”坐科學戲五年,工青衣、花旦,依靠他的戲曲天賦,十八歲就當上了班主,帶領該戲班在登封、臨汝一帶演出。1938年搭鞏縣“五省會戲班”。1940至1947年搭密縣“太乙班”,在洛陽周邊縣鎮演出,曾與豫劇名角王同秀、韓小丹、馬金鳳、張小孬同臺演出,後來還活動在豫皖兩省的廣大城鄉。

慕水旺在坐科學戲時就十分刻苦,花旦的“蓮花步”要求臺步又碎小而且快,雙手擺動不能過肘,他為了練好這種步法,常常在頭上放一碗水,咯吱窩裡夾住兩個雞蛋,手裡掂著兩條小手絹,一跑起來就練半天。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練就了一身絕活,在《洛陽橋》、《陰陽河擔水》這些花旦戲中,輕盈的臺步,優美的唱腔,細膩的做派,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喝彩,也得到了“水上漂”的雅號(還有文章說,“水上漂”是送給比他老的男旦翟彥生的)

從藝以來,他演的第一個主要角色是《敬德釣魚》中的翠蓮。繼而他先後在《鳳蕭媒》、《麒麟珠》、《拂手橘》、《虹橋關》、《玉虎墜》、《小雙魚過河》、《洛陽橋》等幾十部戲中擔當主角。慕水旺不僅花旦戲唱得好,而且武打戲也十分了得。他在《洪月娥背刀》中以武旦行當,扮演了巾幗英雄洪月娥,刀出手十分乾淨利落。有文字記載,那時豫劇舞臺上的“出手”還很罕見,他在戲中卻有一個非常精彩的動作:他把大刀直立,尾部置於腳尖,用手把刀環一拉,大刀立著在腳上轉圈。然後往上一踢,大刀在空中來了個360度大旋轉,之後又穩穩地落在靠旗與腦袋之間,用手接住大刀,觀眾驚歎不已,給他鼓掌,並稱之為“絕招”之一。

慕水旺三十歲前,已成為名震洛陽的豫劇男旦,並帶領一班人在洛陽及其周邊城鄉演出。

(二)從洛陽“景藝劇社”到“五一劇團”

1947年秋,慕水旺帶領戲班來到洛陽成立了“景藝劇社”,從此劇社由農村轉入城市,在洛陽紮下了根基。由於慕水旺是楊金順的女婿,其妻是楊美容,所以楊家姐弟便成了“劇社”的主力班底。其演員主要有:楊桂英、楊美容、楊金鳳、楊鳳仙、楊三營,義女楊愛玲、楊素珍;另外還有孟玉珍、劉九來、李門搭、司景春、張燕君、翟彥生、翟愛雲、賈秋花、馬鐵娃等。因為楊家是主力,所以號稱“楊家班”。

這個劇社陣容強大,名角薈萃,慕水旺有組織能力,自然就成為劇社的社長。常演劇目除了慕水旺的《玉虎墜》,翟彥生的《洛陽橋》外,還有《劈楊藩》、《香囊記》、《姚剛徵南》(即《黃金蟬》)等。

因其陣容強大、行當齊全、演出精良,而大受歡迎。

1949年4月洛陽解放後,按“紅五月”的意義,更名為“五月劇社”,意在繼承革命的光榮傳統。同年8月與湯蘭香、趙錫銘夫婦帶領的戲班子“冠英劇團”合併,使演出陣容更加強大,為配合政治宣傳,上演了《白毛女》、《王貴與李香香》等時裝戲,引起了強烈社會反響。1949年冬天,豫西調名家王二順到劇社打炮,第一場演出了《黃鶴樓》,深受好評。

1950年冬,作為社長的慕水旺比較早的開展了戲改工作。從東北瀋陽市郵購來《戲劇新報》雜誌,又從北京、上海訂了《新戲曲》、《人民戲劇》、《戲曲報》等期刊,還購買了《貧女淚》、《花燭恨》、《正氣圖》等劇本,陸續排演了《紅娘子》、《魚腹山》、《進長安》、《九件衣》、《洞庭英雄》等一批新戲。

1950年7月至1951年初,經慕水旺的周旋,“五月劇社”經歷了一段跑高臺演出生活。

1951年劉九來、楊素珍夫婦,及王二順、馬元鳳夫婦先後又加入“五月劇社”,使演出陣容空前強大。經慕水旺導演,整理上演了《白蛇傳》、《梁祝姻緣》,復排了新戲《廉吏風》、《將相和》、《小二黑結婚》等。

1953年被河南省定為重點劇團,“五月劇社”再次更名為“五月劇團”。此後幾年閻立品、徐鳳雲也相繼來洛加入劇團。1956年馬金鳳帶著演出班底,組建為洛陽市豫劇一團,於當年“五月劇團”正式被編為洛陽市豫劇二團。後來兩個團合併為洛陽市豫劇團,分分合合,現在又分成兩個團,就不再細講了。

(三)慕水旺的兩則舞臺軼事

1953年在洛陽洛陽老城東北運動場上,有兩臺大戲在唱對臺戲。一臺是周口越調劇團劉雙辮(藝名)主演的古裝戲《鍘西宮》,另一臺是慕水旺主演的以旦角為主的《陰陽河擔水》,他在戲中扮演李翠蓮。慕水旺以嫻熟的演技,漂亮的扮相,征服了觀眾。慕水旺的戲贏啦,其名聲也就在豫西一帶更響了。

1955年7月,慕水旺率領五月劇團到登封大金店演出,鄉親們都親切地奔走相告:“水旺的戲回來了!”當時他已多年很少演出了,觀眾非要讓他和王二順共同合演一齣戲不可,因為他倆都是“曲人班”培養出來的佼佼者。為滿足鄉親們的要求,他倆合演了一出《刀劈楊藩》。他那優美的大段唱腔,王二順那精彩的腿功表演,博得了家鄉觀眾的陣陣掌聲。在大刀槍在對打中,素以機敏靈活的王二順,在步伐上卻跟不上慕水旺。戲完之後,王二順對慕水旺笑著說:“你這個樊梨花,真想要我的命呀!”

以上兩件事,充分說明慕水旺功力不俗,後一件事,也說明兩位老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

(四)慕水旺的後半生

慕水旺不僅戲唱得好,而且具有組織才幹,八歲在登封大金店“曲人班”坐科學戲五年,出科不久,在他十八歲那年就當上了班主,從“景藝劇社”到洛陽市豫劇二團,他先後擔任社長、團長等職務。並能兼作導演,他先後執導了《陳三兩》、《情探》、《小二黑結婚》、《魚腹山》,《八件衣》、《白毛女》等數十部戲,在洛陽一帶頗有影響。在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戲曲匯演上,他和許欣共同執導《張飛滾鼓》(王二順主演,獲得演員一等獎)而獲得了導演二等獎。他後來幹什麼了?要告訴你,人生總不會處處如日中天,彩雲過後也會有風雨,他的後半生也充滿諸多不幸。

1957年,洛陽市戲曲界開展了反右、肅反運動,幾乎在揪鬥閻立品,劃為“右派”的同時,慕水旺也未能倖免,他被定為“反革命”,綁送勞改。從此在洛陽戲曲舞臺上銷聲匿跡,據說他同年到了西藏豫劇團,何時回來的,何時被“平反”,就不得而知了。

他有一個女兒叫穆愛秋,1951年春,她就成為五月劇團的演員。給我們深刻印象的是,穆愛秋在馬金鳳《穆桂英掛帥》電影版中,她扮演了楊金花。

(本文參閱了李振山、張金保的相關文章,在此表示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