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窪地”變成“泡沫”,炒房客近乎絕跡,嘉興樓市經歷了什麼?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這是辛棄疾的《破陣子》名句,把這句話用到炒房客身上,一點也不過分。

當我們還沉浸在一二線城市大漲帶來的震撼時,投資客們早已把目光瞄準了大都市圈外圍。他們以最快的速度集結,以最迅速的行動實踐,將環京、環滬、環深等區域的房價炒到高不可攀。

嘉興樓市就是典型,據當地購房者在論壇上分享自己的經歷,在2014年初,買了運河新區一套“地王”開發商的房子,單價7900多,自認為沒有吃虧,隨後就遭遇了樓市寒潮。

從“窪地”變成“泡沫”,炒房客近乎絕跡,嘉興樓市經歷了什麼?

二期、三期開出的價格不斷走低,有不少業主時隔一年買到了7000多甚至6字頭的房子。

本以為吃了個暗虧,哪知2016年5月份之後風雲突變,大量來自外省的炒房客洶湧而至,按照這些人的說法,嘉興在各城市群中相比,6000多元的均價可謂是“價值窪地”,隨後嘉興樓市一路上漲至今。

桐鄉、南湖突破1.5萬,平湖、秀洲、嘉善、海寧全線破萬,迅猛的漲勢、環滬與環杭概念的強化、炒房客快速的推升,是最近幾年嘉興樓市的主要特點。

時間來到了今年11月份,嘉興樓市卻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畢竟常住人口和經濟總量就擺在這裡,別的城市都是中心城區房價最強,下面縣市房價疲軟,嘉興則是從縣市到市區全線大漲。

從“窪地”變成“泡沫”,炒房客近乎絕跡,嘉興樓市經歷了什麼?

燕郊房價腰斬的案例不遠,高臺跳水的走勢讓人心有餘悸,現在的嘉興房價是否有泡沫,已經成了人們茶餘飯後主要討論的問題。

炒房客的選擇更耐人尋味,據經濟觀察報11月9日報道,當地房產從業者告訴記者,原來嘉興的主要購房群體由上海、浙江省內、外地投資客為主。不過,近幾個月以來,省外投資客幾乎“絕跡”。

11月上市了很多新盤,迎來了新房供應高峰,各大售樓部卻鮮有外地炒房客出現,這種現象放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事。

從“窪地”到“泡沫”,三年來嘉興樓市經歷了太多波折,作為典型的受益“大都市圈”概念炒作的區域,炒房客們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推動房價上漲,也可以“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他們可以走,房企也可以走,但留給當地人的,卻是高高在上的房價,和一棟棟矗立的大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