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新规,工资不升反降?企业日子要难过?权威解释是这样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个税法,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并明确设立抵扣机制

,让很多人高兴了一番。 但近来网上却盛传,有一些人拿到手的工资会不升反降。还有机构预测企业与个人将补缴共计近2万亿元社保,超七成的企业日子将难过了。

社保新规将导致个税调整后

到手工资反而变少?

解释:

大多数人不会出现社保缴费大幅增加的情况,就算按实际收入多缴了社保费也并不吃亏。

网上流传的一张个税调整前后的“收入表”显示,降税之前到手的工资还有4625元,降税之后只剩4080元了。这是怎么回事?

且不说这张对比表在计算方式上存在不少错误。单说网上流传的这张“收入表”里声称,降税前的缴费基数是最低工资,而降税后的缴费基数是实际工资。这个说法就明显有误。

目前的缴费标准是怎样定的?一般来说,各地以统计部门发布的上一年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确定缴费基数,以基数的300%作为上限,60%作为下限。对大多数人来说,上一年月平均工资都在这个区间里,所以缴费基数就是自己的实际工资,不存在“按最低工资缴费”一说。

只有收入落到这个区间之外的人,才按上下限作为基数来缴费。有的地方把这个基数下限设置成了“最低工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实际收入刚好是最低工资标准的人,才按最低工资缴社保。对大多数人来说,既然不存在“按最低工资标准缴社保”,也就不可能出现社保缴费大幅增加的情况。

一些人真正担心的是,从明年起社保缴费交给征收能力明显更强的税务部门后,企业偷奸耍滑的空间会被大大压缩,从而将压力传导到普通员工身上。

对于一直按照实际工资缴纳社保的人来说,在税前工资没变的情况下,降税后,到手工资大多是增加的。此次个税改革,广大纳税人都能够不同程度享受到减税的红利,特别是中等以下收入群体获益更大。

当然,有一些企业耍花招、做假账,隐瞒实际工资水平,将社保缴费按最低工资标准或基数下限缴纳,甚至不缴社保费。社保费改由税务机构全额征收后,个人承担的社保费将与工资收入严格保持一致。原来少缴或不缴社保费的劳动者在刚性征缴的影响下,实际收入可能确实会减少一些。但这不是个税改革造成的,而恰恰是对此前一些企业错误做法的纠偏。

对劳动者来说,按照实际收入多缴了社保费,也并不是吃亏了。到手钱变少了,也说明公司为你缴纳的五险费用也相应升高了!这些多缴的费用的受益人,最后还是你!社保被低缴对个人来说是损失很大的,只有合规缴纳,对自己的将来才能有比较好的保障。社保缴费基数提高,社保待遇自然会水涨船高,长远来看是划算的,这将大大增加你的社保权益。

此前,我国各地社保费的征收机构并不一致,有些是由税务部门来征收,有些则是由社保部门来征收,这为企业欠缴、少缴提供了“方便”。未来由税务部门接受社保费用征收,企业将会失去在两个部门给职工申报不同工资的“操作空间”。

不少企业开始担心在强大的税务部门征管下,会被要求追缴以往欠费。有机构预测,在征管体制改革后,企业与个人将补缴共计近2万亿元。

当然,随着社保缴费新规的实行,通过税务部门征收之后征缴的强制性会更强,将能够有效避免欠缴、逃缴等行为。

30%的利润要没,

超七成企业日子将难过了?

解释:

2015年以来,我国先后4次降低社保费率,有关部门也在考虑继续降低社保费率的问题。

明年1月1日起,社保费将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有人解读,这将加重超过七成企业的负担。据《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18》数据,企业缴纳社保基数完全合规的企业只有27.05%。言外之意,超七成企业缴纳社保不合规,这也就是“超七成企业将加重负担”的来源。更有专家估算,新政策至少将增加企业30%成本。

实际情况究竟如何?这里需要搞清楚几个问题。

1

针对社保费的政策并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征管方式

社保费为什么要改由税务统征?《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说得很清楚,要调整优化税务机构职能和资源配置,增强政策透明度和执法统一性,统一税收、社会保险费、非税收入征管服务标准。

所以企业社保缴费的变化,实质上不是哪个部门征收的问题,而是社保缴费规不规范的问题。

2

征管能力增强后,国家会统筹考虑,根据实际调整

有专家表示,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社保费之后,征管能力确实会增强。但国家层面会考虑企业负担实际问题,在当前情况下不太可能出现企业负担飙升的情况

目前社保缴费究竟是什么样的现状?不按规定缴费,到底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如果规范之后征收率明显提高,那是不是社保费还有下调的空间?国家会统筹考虑,在扎实调研、精确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

实际上,我国社保费率已阶段性降低。2015年以来,我国先后4次降低社保费率,总体社保费率从41%降到37.25%,减少企业成本约3150亿元。今年,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继续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自今年5月1日起,继续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