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務專家稱要增加戰術核武器制衡中俄,這個想法,不靠譜!

說老實話,看到科爾比的這篇文章標題為“If You Want Peace, Prepare for Nuclear War(如果你希望和平,就要為核戰爭做好準備)”時,倒是想到了西奧多·羅斯福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說話要和氣,但手中要有大棒。”在涉及核威懾和核戰略的問題上,很多美國人對於這句話堅信不疑——注意,這與中國早年間“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理念完全不同。從概念上來說,美國的“大棒”主要還是用來嚇唬人的,科爾比的文章就很明確地提出了這一點:戰略性核武器沒法在軍事衝突中實際運用,因此也沒法給美國的盟友壯膽。對此,科爾比提出的解決方案是發展戰術核武器制衡中俄,不得不說這個想法非常地……不靠譜。

美防務專家稱要增加戰術核武器制衡中俄,這個想法,不靠譜!

為什麼說科爾比的想法不靠譜呢?首先,戰術核武器的本質是“戰術”,也就是說並不具備多少戰略威懾性、只有在實戰中使用才具有實際意義。雖然科爾比在文章中竭力渲染“新冷戰”的氛圍,然而“新冷戰”畢竟還是“冷戰”而非“熱戰”,只要中美/俄美不發生軍事衝突,戰術核武器就不能直接發揮作用。雖然美國戰術核武器的發展能夠促使中俄反思與美國發生軍事衝突可能蒙受的損失,然而既然是“新冷戰”,就說明中俄本來就沒打算同美國撕破臉皮,這些戰術核武器自然也就沒什麼實際運用的可能,科爾比的所謂“戰術威脅”,倒更像是核訛詐。

美防務專家稱要增加戰術核武器制衡中俄,這個想法,不靠譜!

其次,在戰術核武器這一方面,美國本來就不算虛弱。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017年發佈的全球核力量年度報告,截至2017年1月,美國擁有約500枚戰術核武器。雖然這一數量相比於俄羅斯的1850枚戰術核彈頭來說差距比較明顯,但考慮到美軍在投射載具方面的優勢,美國相比於俄羅斯在戰術核武器方面差距並不大。如果再考慮到美軍的戰術核武器多部署在海外基地,美國的戰術核武器作戰能力就更不顯得有多少劣勢了。從這個角度來看,科爾比的這番高論,倒更像是給美國擴充核武庫找藉口。

美防務專家稱要增加戰術核武器制衡中俄,這個想法,不靠譜!

另外,如果美國企圖發展戰術核打擊能力對抗中俄,結果也只能是竹籃打水。中國和俄羅斯在核戰略方面差異非常巨大,俄羅斯強調與美國的對等核威懾力,而中國只強調有限核反擊能力,科爾比企圖通過一種手段同時“制衡”中俄兩國,這可以說是過於一廂情願了。如果美國確實企圖擴充戰術核武器規模對中俄施加壓力,結果也只能是因目標不明確難以確定發展規模,最終導致成本上的浪費。

美防務專家稱要增加戰術核武器制衡中俄,這個想法,不靠譜!

可以說,科爾比的這篇文章,充斥著美式冷戰思維的味道。對於美國來說,不“懟”中俄似乎已經難以找到擴充戰略威懾能力的理由,但企圖通過威懾來建立平衡,本來就是緣木求魚——勃列日涅夫與肯尼迪/尼克松時代的教訓,已經證明通過增加核武器建立威懾優勢只能帶來核武器發展競賽。“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如果美國抱著冷戰式的思維處理中美關係,從威懾力的角度來說對中國來說影響程度有限,卻必然會致使美國陷入新一輪核武器發展高潮,這即便對於美國來說也是很顯著的負擔。中美、俄美之間存在戰略競爭屬於必然,但在如何處理這種競爭的問題上,核威懾必然不是什麼最具性價比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