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不用愁!成績中等孩子的學習之道—迴歸課本!

仔細觀察一下週圍的學習好的學生,他們似乎並沒有購買很多教輔資料或者是考題,最多是捧著翻爛了的書本一遍遍地“啃”,他們會是很認真 聽 老師們關於“迴歸課本”的不斷教誨的。哈哈,也許你看到了肯定會說一句會“真是聽老師話的書呆子。有教輔捷徑用,只看書本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要回歸課本課本?是根據《全日制中學教學大綱》編訂的。課本是法定的複習資料《考綱》所規定的考試內容、考試答案都在課本上。

期中考試不用愁!成績中等孩子的學習之道—迴歸課本!

如果說高考有 母題庫 的話,其實,課本就是關鍵的一點,如果把課本丟到一邊,結局是自己也會被高考丟到一邊。要想高考取得好成績,必須重視課本。

專家研究了十幾個高考狀元。他們的制勝法寶,就是根據《考綱》把課本知識融會貫通。高考其實挺簡單。只要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把課本吃透,考上個一本甚至211大學沒問題

現在重視考綱、課本的師生很少大量的複習資料和模擬試卷、無休無止的考試,快把學生壓得喘不過起來,特別是那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

期中考試不用愁!成績中等孩子的學習之道—迴歸課本!

社會上人們常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不過依我看,獨木橋上人很少,千軍萬馬都在橋下準備涉水而過。重視考綱和課本,有科學複習方法的人才可稱為過獨木橋的人千軍萬馬在橋下涉水而過,指那些不重視《考綱》和課本、沒有科學備考方案的考生。他們或溺斃於水中,或傷痕累累才到達彼岸,實在可惜

老師們所說的“迴歸課本”,並不是讓學生們逐字逐句去看,而是想讓大家用通覽的方式,解決兩個問題:

A. 防止所學內容的遺忘

B. 對一些典型題目進行再回顧,做到心中有數。

期中考試不用愁!成績中等孩子的學習之道—迴歸課本!

與減輕風險響應清單打勾

那麼怎樣才算吃透課本了?有姓名幾個標準,看看你達到幾個?

1.會背,合上課本,你能寫出來

2能夠按主題將分散各處的知識點集中起來,串在一起

3.知道每個知識點可能的考察方式

4.能按學科思想和方法把所學的知識和習題進行分類

5.能從考試試題中找到自己原來做過題的原型

6.知道自己還有那些題型不熟練

對於課本,首先應逐字逐句地通讀,全面瞭解每一節、每一章的內容,不跳過任何一個段落,不放過任何可能得到的信息,從整體上把握它。

特別要注意對標題的閱讀,每章、每節的標題都指明瞭本章、節中所講的主要內容。每一節中的小標題則指明瞭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闡述本節的內容。

閱讀時,可先把這些標題轉化成問題,如,標題為“閱讀課本的方法”,可轉化為“什麼是閱讀課本的方法?”或“閱讀課本的方法是什麼?”

一邊讀一邊想,有時還應該一邊畫圖或借用教具和模型,將其抽象思維轉換為形象思維,以便能正確理解課程的內涵。

你對其內容理解得越深,將來做題時就越容易。

遇到有些內容與以前學過的、或其他學科的知識有聯繫,而這些知識你已經有些淡忘了,需要隨時去翻閱一下這些有關的書本內容

期中考試不用愁!成績中等孩子的學習之道—迴歸課本!

其次, 要注意對定義、 定理和公式的閱讀

第三,對於解題步驟和規則要重點閱讀、充分理解和牢固記憶。

這些步驟和規則都是對前面所講內容的歸納和總結,對於以後解題具有指導意義。

違反了這些步驟和規則,解題時就要走彎路,多耗時間,降低學習效率。

最後,應特別注意,整篇文章,整節、整章以及整本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標題、定義、定理、公式和規則是其骨架,抓住了這一整體的骨架,就抓住了其主要內容

而有關這些骨架的敘述和推導過程,則是整個機體的血肉之軀,只有對這些內容認真閱讀了,才能真正把握住整體的內涵。

在通讀完之後,對每節、每章的內容要及時進行歸納總結。

大部分學生看書到時候,沒有注重這一環節,從而導致迴歸課本沒有效果,自己還振振有詞說看書沒用,歸納總結是看書非常重要的一環。

通過歸納總結, 可使你發現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或哪幾個方面來說明課程內容的,這些內容之間又有什麼聯繫

經過歸納總結,書中所講的主要內容和主要要點會變得更加明晰,更加便於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它的輪廓或骨架,其內容就變得少了,從而達到加深理解和記憶的目的。沒有這個環節,你連吃透課本的第二個標準都達不到(能夠按主題將分散各處的知識點集中起來,串在一起

期中考試不用愁!成績中等孩子的學習之道—迴歸課本!

現在有些學生在學習時很少看課本, 除了不重視之外, 沒有掌握閱讀課本的方法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有的覺得課本很簡單,不值得一讀,重點放在參考書或做題上有的則由於基礎較差而讀不懂

建議學生學習時,首先就是根據個人基礎特點 ,學會閱讀的方法和技巧,都會取得良好的效果許多課本中都有一些閱讀園地、小實驗或插圖等補充材料,這些都是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生閱讀後對於加深理解教學內容,拓展思維很有好處但是大多數學生都不予重視,認為與考試無關,學習時不要放過書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只要書上出現的,無論文字還是插圖,甚至註解都要讀到

試想,如果這些內容與學習無關,就沒有必要出現在書上。

實際上,看書本身就是聽講,是聽不在面前的那位老師在給你講課

所以就要像聽講時一樣,一邊讀一邊思考,由於閱讀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和理解能力,隨時調整閱讀速度,不受老師講課速度的影響,因而可以使學習更加有效。掌握了閱讀方法,就基本上掌握了自學的方法。

期中考試不用愁!成績中等孩子的學習之道—迴歸課本!

那些學霸,都是自學能力非常強的學生,也就是特別會看書的學生,祝你也早日學會看書成為學霸,考入理想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