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期間身邊朋友竟無人知曉!李詠遺言:沒有遺憾,只有不捨

癌症治療期間身邊朋友竟無人知曉!李詠遺言:沒有遺憾,只有不捨

10月29日,隨著哈文的微博,主持人李詠去世的消息突然刷屏。

擁擠的早高峰地鐵上,人們拿著手機談論,“真的假的?”“啊才50歲。”在這個早晨,瑣碎的信息指向同一個人——那個捲髮、扔手卡的國民主持人。

李詠患病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直到葬禮已經結束之後的今天,外界都不清楚李詠到底患了什麼癌症。

因為李詠一家的低調,就連他身邊最親近的朋友與合作者也沒有提前收到任何消息。與李詠合作過《熟悉的味道》的浙江衛視主持人羅希接到朋友發來的消息時一度感到憤怒,“無良的媒體在開玩笑你知道嗎?”央視主持人張斌也告訴每日人物,關於他接受治療的過程,臺裡的同事們幾乎都不知道。

也是在這一天,大家才意識到,李詠留給自己的印象永遠是那個燦爛的、開心的笑臉,只知道他與哈文常常飛到美國陪伴女兒,但是關於治療、關於病痛,大家知道得太少了。

而當每日人物開始聯繫李詠身邊的同事與朋友採訪時,十分罕見地,來自央視綜藝、央視體育、央視少兒頻道,甚至電視圈外,在各自的領域忙碌的名人們,第一時間接受了關於李詠的採訪。

據悉,李詠在美因病去世。而央視主持人楊柳向媒體追憶故人時提到當天第一時間聯繫到了哈文。對方告訴他,“去年五月體檢發現,第一時間來美國。17個月。怎奈……”並轉述李詠最後的話,“沒有遺憾,只有不捨”。

1

主持人董卿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與李詠共同主持的元宵晚會,那天,她穿著特別細的高跟鞋,走到臺中時,鞋跟卡在了舞臺的縫隙裡。她一邊說話一邊使勁拔鞋,屢次失敗後,已經做好了光腳下臺的準備。

沒想到大家說完向右轉準備下臺時,李詠用董卿都沒反應過來的速度,蹲下身,幫她把鞋跟拔了出來。董卿告訴每日人物:“他對別人的那種關照和內心的敏感,其實並不像他外表看上去那麼大大咧咧的。”

癌症治療期間身邊朋友竟無人知曉!李詠遺言:沒有遺憾,只有不捨

2013年,李詠最後一次擔任央視春晚的主持人,與董卿同臺主持。圖 / 網絡

“他是一個特別體諒別人的人,可能最後的歲月對他們來講也太珍貴了。但就是給大家留的遺憾太大了。”從《幸運52》開始與李詠合作了多年節目的導演關正文對每日人物說。

得知李詠去世的消息,關正文特意翻出李詠的微信,這才發現李詠給他留了最後一條微信:“回來跟你聯繫。”他忘了當時在拍攝現場忙著還是什麼的,儘管自己每天都在用微信,但是那一條就是在置頂微信不斷地衝刷中,被忽略過去了。

更多人對李詠的印象停留在更早之前。

央視體育頻道主持人張斌對李詠的印象還停留在非常年輕的狀態:“我們幾乎是同歲,但我覺得他比我們保持著更好的年輕態,他的健身習慣,包括他穿著的時尚感,我覺得其實跟普通的主持人不一樣。”

主持人董浩則想起,1991年第一次在臺裡見到李詠時,那個對著鏡子喃喃自語說“真漂亮、真帥”的海外節目組的幽默配音員。

羅希記得第一次見到李詠的樣子,那個穿著淺色牛仔褲,配著一雙白球鞋,非常陽光地笑著走進來跟所有人握手的人。工作時他會專門讓人買燒餅給工作人員們吃,“他說早飯一定要吃,不吃早飯對身體特別不好。”

羅希對每日人物回憶:“他屬於一個會自帶光芒的人,好像因為很早就成名了,大家都認識他是央視的名嘴,所以他有與生俱來的那種自信、那種光芒,和給所有人帶來溫暖的習慣。”羅希說,李詠是一個在鏡頭開機和沒有開機的時候沒有任何差別的一個人,這種真實、從容,對一個主持人來說,是寶貴的特質。

主持人陳魯豫得知李詠去世後,問身邊的小時工:“你知道李詠嗎?他去世了,我挺難過的。”小時工立即漲紅了臉,憋了半天說:“我好難過。”陳魯豫對《貴圈》說,得知李詠離去的消息後,最最普通觀眾瞬間的傷痛反應,是對主持人最好的褒獎。

有網友發微博:“不賣慘不叫苦不解釋不搞重病消費,悄悄抗爭,慢慢退去,漸漸被遺忘,一句話也沒有,再來竟是去世,都不允許留給世界最後的姿態是掙扎,這挺酷的,也挺讓人難受的。”

翻遍哈文的微博,除了每天的“早”,唯一與癌症有關的是2017年8月9日,按時間推算,是發現李詠患癌之後兩個月,哈文在微博上說:“艾滋病疫苗都有了,癌症疫苗還遠嗎?加油吧科學家們。”

2

說起李詠,關正文滿是遺憾:“他離開央視以後,完全有再次爆發的所有可能性,他的狀態什麼的全都特別好,我和哈文、我們幾個人的理想,就是想讓他再站上巔峰,我們完全可以留下的是一個特別完美的他,但是我動作太慢了,太可惜了。”

即便在赴美治療癌症時,李詠夫婦也在和關正文商量,為李詠做一檔名叫《親愛的,你懂》的節目,由於兩邊一直在湊時間,合作沒能成行。“我一直覺得以後的路還長,你想他說自己要主持到80歲呢。”關正文對每日人物說。

從1991年作為唯一錄取的20歲出頭的播音員進入央視起,鏡頭記錄了李詠的高光歲月。

剛進央視時,李詠還叫“李勇”。父親給他取這個名字,希望他將來能夠勇往直前。他在央視對外部做記者,每一條新聞下面都要打上記者的名字,領導覺得“勇”字“看起來就是一團”,於是取了個“詠”字,經過《新華字典》的幾次修訂,最終成了“李詠”。

新名字像是為他後來的主持之路埋下了隱喻,正如他後來在自傳裡所寫,“這名字還真把我的職業給規劃了,混到今天全憑一張嘴。”

李詠主持過《香港滄桑》、《天涯共此時》和《歡聚一堂》等生活娛樂類節目,反響平平。直到30歲那年,以同學帶著一檔外國博彩類節目《GO BINGO》讓他配音為契機,作為獨立編導的李詠獲准,自己組團隊負責收視率和廣告,讓這個節目在央視落地,這就是後來的《幸運52》。

癌症治療期間身邊朋友竟無人知曉!李詠遺言:沒有遺憾,只有不捨

那段日子被李詠寫在了自傳《詠遠有李》中。節目組成立後,李詠拉來了三個大學同學導演組,那時候中華世紀壇還沒建成,一夥人常到一旁的家常小飯館吃飯聊節目。有一次,大家怎麼也沒找到主持人的人選,盯上了一旁嘴裡含著半口米飯、土豆還懸在半空中的李詠。

那或許是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梅地亞酒店外的空地還不是停車場,四周種滿了好多小樹苗,大夥兒把機器一架,任由李詠在鏡頭前自由發揮。在那之前,為了琢磨《GO BINGO》到底好在哪兒,他已經在家裡把節目看了一遍又一遍,琢磨原版主持人的形象和風格。

錄像帶傳到英國之後,負責審片的英國專家看到一個“張牙舞爪”出現在屏幕上的李詠後,示意“停一下”,又看了一遍,“就是他”。當時他們不知道,一種央視前所未有的主持風格正在誕生。

在他之前,幾乎所有的央視主持人上臺時都是西裝革履,頭髮整齊地梳到腦後。人們幾乎從來沒有見過一個燙頭染髮、衣服金光閃閃的時髦主持人。更顯著的是,他常常不設防地做著大幅的動作,笑的時候幾乎不去捂嘴、不去控制面部表情……不可避免的,在那個年代裡,他被認為是“中央電視臺的異數”。

癌症治療期間身邊朋友竟無人知曉!李詠遺言:沒有遺憾,只有不捨

一頭長髮與時髦的著裝風格,是很多觀眾對李詠的第一印象。 圖 / 視覺中國

因為他的主持風格,臺裡兩位老專家差點吵起來。觀眾對於他的態度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電視痞子”,他並不生氣,而是努力保持著自己的風格。

“他真的是天生就該是做這件事情。”關正文說,當時李詠很快地就熟練掌握了一種“包袱性”的語言,大概過了一兩個月後,《幸運52》就成了全國收視率最高的節目。“那時湖南衛視還沒有現在這種競爭力,《幸運52》屬於那種一騎絕塵式的。”

關正文寫好主持詞,李詠每次都要自己手抄一遍貼在手卡上,這樣才能變成自己的話,流暢地說出來。關正文說,做《幸運52》那些年,是李詠一生特別幸福的一段時間,“他往舞臺上一走,觀眾就已經笑得不行,熱得不行。一說大家好,大家也笑,不管說什麼都成包袱,怎麼說都行,特別好玩。”那時候他是中國第一代的娛樂節目主持,開創了中國內地的娛樂節目先河。

3

以《幸運52》為起點,李詠主創了《非常6+1》、《詠樂匯》,斷斷續續地上了十年春晚,然後在央視主持人紛紛出走的2013年,離開央視,成為了中國傳媒大學的老師。

關正文描述他的選擇:“在臺裡邊,一定程度上,他是娛樂節目的一哥。但是在這麼大一個機構裡,他有義務維護那一個節目,就必須得老做那一個節目。但是他想嘗試新的東西,但這事沒大家想的那麼容易。”

離開央視那年,李詠曾在接受採訪時描述自己的選擇:“之前的22年,我一直是央視的李詠,但今後的22年我想成為生活中的法圖麥·李的父親,哈文同學的老公。她們倆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所有她們的感受,那都是百分百在乎。”

癌症治療期間身邊朋友竟無人知曉!李詠遺言:沒有遺憾,只有不捨

他給自己的人生做過一個規劃:第一個22年我從大學畢業,第二個22年我在央視服務,第三個22年,我活回自己行嗎?

毫無疑問,這個喜歡讀尼采、對自我、對時尚極盡追求、又十分顧家的男人,被他在央視的22年定義著。

在李詠逝世消息公佈的這一天,知乎上“前著名央視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他曾給你留下了哪些回憶”的問題裡,不到幾個小時就湧現出了600多條答案。人們懷念那個每週日晚上,《幸運52》的片頭,李詠手捧著一隻大蝸牛,對著屏幕前的每個人說:“誰都有機會。”他們懷念那個每週日與家人一起看節目,用本子記下所有答案,希望有天能親自參加的日子,“現在想想覺得特別虔誠。”“《幸運52》真的算全民參與。”似乎所有人都還記得那則常常掛在李詠口邊的參與熱線:16899052。

而在離開央視之後,他的第三個22年,只過了5年,就草草結束了。關正文痛惜李詠最後時刻的孤獨,這是一種物理上的孤獨,兩個人跑去美國,送走一個人,“想到他最後就是在美國的一間病房,這麼痛苦的,安靜的離開,我想起來就難受。可能這真的是他想要的,可能他只想要哈文,他真的太愛哈文了。但從我的感受來講,那真的是太寂寞了。我想要他應該在眾人的陪伴下,在大家的目光的送別之下,我總覺得這樣他的內心會更暖。”

癌症治療期間身邊朋友竟無人知曉!李詠遺言:沒有遺憾,只有不捨

李詠生前參加一檔演說節目時,稱希望人生的最後一天能安靜度過。 圖 / 網絡

李詠人生中最後一條微博停留在去年的感恩節。他感謝了妻子、女兒以及所有人。兩年前接受GQ採訪時,他曾用簡短的12個字描述過離開央視後的生活狀態:“其樂融融,掙錢養家,準備學業。”

癌症治療期間身邊朋友竟無人知曉!李詠遺言:沒有遺憾,只有不捨

有媒體聯繫到哈文,得知李詠臨終最後一句話:“沒有遺憾,只有不捨。”當他同時代的主持人們以創業者、投資人、網綜嘉賓、輿論主角等各種方式活躍在網絡上時,李詠,這個曾經他們中最活躍、最高調的一位,默默退出了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