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詩詞大會》5收官:課本里枯燥的古詩詞,何以被這般追捧?

“第五季《詩詞大會》這麼快又結束了,十場比賽完全沒看夠啊!”


“上學的時候背到古詩就頭疼,怎麼看這個節目竟欲罷不能呢?太邪乎了!”


隨著新一季《詩詞大會》落下帷幕,網友們紛紛依依不捨起來,就連學生時代對古詩提不起興趣的學渣黨們,都因習慣了每晚8點準時守在電視機前,而倍感失落。


為什麼《詩詞大會》竟有這般魔力,不靠明星坐鎮、不靠流量扶持,輕輕鬆鬆就能斬獲億萬鐵桿粉絲?春節在家太無聊?還是娛樂節目太單一?我看不盡然。


不捨《詩詞大會》5收官:課本里枯燥的古詩詞,何以被這般追捧?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


要我說啊,《詩詞大會》作為一檔以古詩詞為內容的大型全民互動類文化節目,它的走紅其實是必然的。何以見得?


首先,拿參賽選手來說,在這個舞臺上,不限年齡、不限學歷,只要你有一顆熱愛詩詞的心,就可以報名參與角逐。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看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高中生武亦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快遞小哥雷海為、“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北大才子彭敏等。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無論電視機前的你是稚嫩天真的孩童,還是歷經滄桑的耄耋老人;是埋頭苦學的學生黨、還是風雨無阻的基層工作者......在這裡,都能找到那個可以與你的人生對標的“偶像”,並以此激勵自己。


其次,再來談談點評嘉賓,幾位老師雖然不是明星,卻勝似明星。他們對詩詞如數家珍、解說風格各異,或幽默風趣,或戲謔生動......一不小心就圈粉無數。


可以說,觀眾之所以大愛《詩詞大會》,一方面是因為看選手們“高手過招”,太精彩、太刺激了;但更為吸引人的一方面則是,聽嘉賓老師們娓娓道來詩詞背後的故事和其蘊含的深意,太享受、太漲知識了!


不捨《詩詞大會》5收官:課本里枯燥的古詩詞,何以被這般追捧?


一、《詩詞大會》中那些精彩的糾錯時刻


印象最深的當屬王立群老師在第五季第六場對元好問的“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解讀。這句詩出現在“劃去錯誤項”題型中,與之相對的錯誤項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事實上,相較於元好問的原作,“錯誤項”反而流傳更廣,這也導致不少選手答題失誤。


嘉賓王立群教授點評說;“這句詩出自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十六歲的元好問進京趕考,聽說一個打雁人將一隻大雁打死了,另一個和它一塊兒飛的大雁就直接從空中撞下來,殉情而死。元好問聽說後很受感動,把兩隻大雁全買下來,還給它們修了一個墳埋葬了。十六歲的元好問將他的才華與他的真情相結合,寫出來了千古流傳的句子。一開篇就是‘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直教生死相許”指的是大雁,所以它沒有‘人’。”


那麼,“錯誤項”是怎麼和原作一起流傳開來的呢?人們為什麼常用它來表達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愛情呢?


對此,王立群教授進一步解釋說:關鍵是金庸先生《神鵰俠侶》的引用,以及瓊瑤女士《梅花三弄》的化用,再加上姜育恆有一首歌,那首歌又源自瓊瑤的小說,這就導致兩個版本都流傳開來。


經過王立群老師的這番解釋,相信每一個看過節目的觀眾都不會再把這句詩記混淆了。


不捨《詩詞大會》5收官:課本里枯燥的古詩詞,何以被這般追捧?


類似的還有崔郊《贈去婢》中的“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句詩看似耳熟能詳,簡單得很,可百人團中超過一半的人竟然都被難倒了。因為受成語“侯門似海”和宮廷大戲中“一入宮門深似海”的“洗腦”太深,很多人都記成了“侯門一入深似海”。


針對這句詩,王立群老師講述了崔郊創作這首詩的背景,原來,崔郊和一個婢女兩情相悅,但是因為外力的介入,這對有情人被硬生生拆散了,可是崔郊不甘心啊,於是,他死盯著這個“搶”走他心上人的高官家,終於,兩人見到了,百感交集的崔郊當即寫下了這首詩。


後來,高官知道了倆人的故事,決意成全這對有情人,不但把那婢女許配給了崔郊,還賞了他不少錢。這樣的延伸閱讀是不是也很有助於對詩詞的理解和記憶?


說到這裡,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看不夠《詩詞大會》了吧?這麼精彩的古詩詞解讀,誰人不愛?


不捨《詩詞大會》5收官:課本里枯燥的古詩詞,何以被這般追捧?

熱情洋溢的觀眾


二、讀古詩詞的時候,我們都在讀些什麼?


但《詩詞大會》作為一檔以普及詩詞為出發點的競技類電視節目,再怎麼精彩,終究都會迎來收官的這一天。不過,除了翹首以盼節目下一年的如期而至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閱讀王立群老師的《王立群妙品古詩詞》,繼續徜徉在美輪美奐的古詩詞之中。


《王立群妙品古詩詞》是王立群老師在零碎時間閱讀古詩詞時,隨手記錄的感悟基礎上,整理、編排而成,用他自謙的話來說就是:不成體系,但發自肺腑。


《王立群妙品古詩詞》共收錄了100首古詩詞,及獨家精彩點評,其中包括75首語文教材必備古詩詞。書中,王立群老師延續了他在《詩詞大會》上一貫的解讀風格,風趣幽默、潮語不斷,講解詩詞背後故事的同時,不忘傳遞中國精神,弘揚傳統文化。


不捨《詩詞大會》5收官:課本里枯燥的古詩詞,何以被這般追捧?


提起讀古詩詞,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讀古詩詞有用嗎?”


電影《死亡詩社》裡說:


“我們讀詩寫詩,並不是因為它們好玩,而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


沒錯,醫學、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


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更有網友神回覆:


同樣是看到浩瀚的大海,受詩詞薰陶的孩子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其他孩子只會來一句:“大海好美啊。”


同樣是向心儀之人表白,受詩詞薰陶的人會說:“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而你就只會說:“那個誰,我喜歡你。”


同樣是難過了不開心了,受詩詞薰陶的人會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而你只會蹦出一句:“老子心好痛!”


......


不捨《詩詞大會》5收官:課本里枯燥的古詩詞,何以被這般追捧?


誠然,古詩詞的學習不會立竿見影,它不能讓你第一時間收穫實打實的好處。但那些讀過的詩詞、見過的世面,一定會在潛移默化中,幻化為你的骨和血,成為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養料。


你看蘇軾,他幾度被貶,被後人調侃“不是走在貶謫之地,就是走在去往貶謫之地的路上”;母親、妻兒相繼離世,人生實慘是不是?但即便如此,蘇軾還是涅槃重生了,靠的是什麼?靠的正是詩詞的陪伴。


得意時,為你錦上添花;失意時,替你排憂解難。我想,這也是詩詞生成已久卻歷代闡幾度被貶釋不斷、魅力常新的根本原因。


不捨《詩詞大會》5收官:課本里枯燥的古詩詞,何以被這般追捧?

李白賞月


三、每一首古詩詞,都對應一個鮮活的靈魂


學習古詩詞的好處固然不勝枚舉,但古人的語言太晦澀難懂,沒有一定的文學基礎根本看不懂怎麼辦?我估計相當一部分人都有這樣的困擾吧,尤其對於那些理解能力還不是太強的孩子們。


猶記得,《詩詞大會》另一嘉賓蒙曼老師也談起過,自己之所以會愛上詩詞,跟小時候父親引導她讀唐詩有關係,更跟她讀過的以故事的形式“串聯”起來的古詩詞書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不過她的詩詞啟蒙不是來源於什麼專業知識,而是從閱讀一個個故事、瞭解一個個詩人開始的。


正是考慮到了現代人的閱讀習慣,以及故事這種形式的普適性,王立群老師在《王立群妙品古詩詞》中不吝分享了很多有趣的詩詞故事,用一個個真真切切的故事將“難啃”的古詩詞串燒起來,記住一個故事就約等於記住一首詩,贊得很!


不捨《詩詞大會》5收官:課本里枯燥的古詩詞,何以被這般追捧?

《王立群妙品古詩詞》內頁


你比如孟郊的《遊子吟》,王立群老師講到,孟郊為什麼要寫這首詩?因為母親對他太重要了,幼年喪父,是母親把他養大;科考落榜,是母親鼓勵他;中年喪妻,是母親安慰他;晚年喪子,還是母親陪伴他。


直到母親也離開人世,孟郊哭得那叫一個撕心裂肺,所以他一邊擦淚一邊回憶,寫下了家喻戶曉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以此歌頌母愛。


再比如李白的《上李邕》,這李邕是誰?李白又為何要這首詩?


原來啊,這李白是出了名的狂人,囂張得很,這不,另一狂人、詩詞圈有頭有臉的李邕看不慣啊,第一次見面就沒給晚輩李白好臉色。李白咽不下這口氣,於是作詩一首嗆李邕:“宣父尤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意在喊話李邕:不要小瞧年輕人,後生可畏你不知道嗎!


不捨《詩詞大會》5收官:課本里枯燥的古詩詞,何以被這般追捧?


怎麼樣?經王立群老師這麼一講解,是不是詩詞瞬間都“活”了過來,哪裡還晦澀,哪裡還難懂?


雖然古人的生活離我們非常遙遠,但只要打開《王立群妙品古詩》,跟隨王立群老師的步伐,我們便不難透過歷史的卷軸,窺探到這些或“狂”、或“痴”、或“慘”的鮮活靈魂。


在這裡,曹操會感慨“寶寶心裡苦”、李白會嘚瑟“好嗨啊,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高潮”、杜甫見到李白,是“迷弟圓了追星夢”......如此深入淺出的流行語言解說下,那些本里原本枯燥的詩詞和詩人,也逐漸變得立體、生動、有血有肉。


想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愛上古詩詞?想讓自己多些涵養、少些粗鄙?想讓生活多些精緻、少些粗糙?想讓生命多些厚重、少些單薄?快把《王立群妙品古詩詞》帶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