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领域头部IP悉数亮相中国IP展 擘画中国文化产业升级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品质革命渐次展开,娱乐、通信、教育、医疗保健、旅游等“幸福产业”出现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在文化娱乐产业,在“文化自信、文化消费的激发”与“文化供给水平不高”新矛盾碰撞的火花下,社会上涌现出了很多优质文化IP,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全面增强大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9月20-25日,由中国版权协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联合北京国际设计周、洛可可·洛客共同策划的中国文化IP及创新设计展(简称中国IP展)在全国农业展览馆盛大开幕。作为国内首个基于“文化IP”的交流平台,本届展会以“一起定义 中国IP”为主题,吸引了如故宫文创、阅文集团、爱奇艺、沐光时代等来自文博、文学、艺术、设计、动漫、影视各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头部IP参展。

各领域头部IP悉数亮相中国IP展 擘画中国文化产业升级

IP助力文化升级

根据工信部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泛娱乐产业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泛娱乐核心产业产值约为5484亿元,同比增长32%,预计占数字经济的比重将会超过1/5,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白皮书》指出,IP在泛娱乐产业融合过程中扮演了“桥梁”和“中枢”的重要角色,在后续泛娱乐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信息消费与实体消费同步升级的大潮中,IP将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进一步结合,形成“IP+产业”的新模式,成为产业品牌升级、文化升级的新风口。

《中国新消费投融资研究报告》也同时指出,以“千禧一代”为代名词的“90后”、“00后”逐步成长为个性化、圈层化消费的主力军。“IP”逐步取代“性价比”作为新的消费入口。

各领域头部IP悉数亮相中国IP展 擘画中国文化产业升级

9月21日在中国文化IP及创新设计展(以下简称中国IP展)开展首日,作为其特色活动,2018中国文化IP发展高峰论坛以“优秀内容创作、赋能运营传播”为主题,云集了中国文化界的学者、专家和知名企业家,围绕文化IP在多个专题领域进行了研究、实践和案例分享,共同探讨文化IP最核心的竞争力,以及如何赋能新时代的运营传播。

对此,展会主办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董事、总经理陈彦认为,IP具有强文化属性、强延展性以及与商业结合点丰富的特性。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IP涌现,且在各个领域有沉淀,越来越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以及文化消费热情被极大激发。另一方面,中国IP的文化力、设计力、运营力等方面还具有非常大的开发潜力。中国是文化大国,IP是文化传播的关键。“中国IP展致力于打造具有强文化属性的优秀IP发现、发展和发扬的平台,展示中国文博、文学、艺术、设计、动漫、影视、时尚生活等领域优质IP的成长风貌与活力。”

多个头部IP聚首

在展会现场,故宫文创、花开敦煌、颐和园、保利文创、阅文集团、掌阅集团、阿狸、吾皇、爱奇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沐光时代等50余家知名文化IP及相关机构也悉数亮相,以不凡的文化碰撞、潮流的原创设计、有温度的符号记忆,共同揭开了中国IP升级发展新篇章。

各领域头部IP悉数亮相中国IP展 擘画中国文化产业升级

如今耳熟能详的故宫文创,就是一个丰富而珍贵的知识产权宝库。通过深度挖掘丰富的明清皇家文化元素,故宫文创将故宫的建筑、故宫的文物、故宫的历史故事,通过符合当代人喜欢的时尚表达,受到了各个年龄段观众的欢迎,创造了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佳绩;拥有《中国有嘻哈》、《偶像练习生》、《河神》等多部爆款IP的爱奇艺,也通过打通线上+线下IP全产业链,构建了一个围绕影视娱乐的泛娱乐业务群。

各领域头部IP悉数亮相中国IP展 擘画中国文化产业升级

除了这些拥有多年IP开发经验的行业“老大哥”外,如沐光时代(The Better Life)等新晋“小鲜肉”也表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尽管成立刚刚一年时间,沐光时代旗下明星旅行视频IP《慢游全世界》开播三季以来,每一季均实现了破亿的播放量与话题关注度,成为了2018年旅游内容IP的年度新星;其出品的国内首档生活美学微综艺IP《SHU理生活》,与用户分享如何缓解压力,放下焦虑,多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节目内容及呈现形式都备受观众期待。

各领域头部IP悉数亮相中国IP展 擘画中国文化产业升级

各领域头部IP悉数亮相中国IP展 擘画中国文化产业升级

在沐光时代(The Better Life)创始人兼CEO葛威看来,“未来内容即营销,内容营销大时代正在到来。沐光时代致力于做精品内容,希望为新中产的品质生活以及平台、品牌方提供越来越多生活方式的优质内容IP。”

各领域头部IP悉数亮相中国IP展 擘画中国文化产业升级

行业普遍认为,近两年来,众多厂商都在通过跨界融合的手段来致力打造新的IP,无论是综艺节目、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在试图变成具有吸金能力的IP,但如何挖掘IP最大化的价值,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需求、到文化IP、再到文化产业,每一步都蕴藏着大学问、大胸怀、大智慧。我们现在正在探索内容营销进化过程中新技术和自动化工具的作用,比如尝试将电商与节目融合等,为中国IP产业升级贡献一份力量。”葛威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