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全球投資不差錢,如今卻說半年虧損40億,滴滴錢去哪兒了?

在虧損的狀態下,滴滴加大在全球的投資,業界認為這將有助於提升滴滴估值。


7日,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發內部信,信中稱,滴滴絕不是一家黑心企業,也絕不是一家賺錢高於一切的企業。利潤絕不是滴滴最關注的目標,滴滴會堅持低毛利運營,把收入更多投入安全和體驗。信中稱,“6年來我們還沒有實現過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體淨虧損超過40億人民幣。”

程維表示,滴滴絕不是一家黑心企業,也絕不是一家賺錢高於一切的企業,請大家相信滴滴永遠不會為利潤放棄安全。公司目前正在配合聯合安全大檢查,已升級成立安全指揮部,程維任組長,滴滴總裁柳青任副組長。

由於競爭激烈,網約車行業總體毛利較低,盈利困難,半路殺出的美團已經按下了暫停鍵。美團近日更新的招股書中顯示,2018年前4個月,在已開展業務的南京和上海,司機成本達到9.76億元,主要為激勵補貼。美團稱目前正在評估網約車可能給平臺帶來的協同價值,基於目前的市場情況,預期不會進一步拓展此項目。

之前全球投資不差錢,如今卻說半年虧損40億,滴滴錢去哪兒了?

乘客司機反應滴滴抽成過高導致雙方成本大幅上升


程維也早做好了繼續虧損的心理準備。2017年12月程維接受《財經》採訪時表示:“美國網約車大概是36%的利潤,在中國遠沒有這麼多,而且今天我們並沒有在中國市場把賺錢當成目標,很多錢最後又返給車主和乘客或者投入長期發展當中了,滴滴會長期保持很低的毛利。”

在虧損的狀態下,滴滴謹慎開展新業務,但同時加大在全球的投資,業界認為這將有助於提升滴滴估值。目前滴滴已經開展了快車、專車、豪華車、順風車、公交、小巴、代駕、共享單車、汽車加油、維修、外賣及小額貸款服務。在國外,收購巴西本地移動出行服務商99,投資Grab、Lyft、Ola、Uber、Taxify、Careem等出行公司。

之前全球投資不差錢,如今卻說半年虧損40億,滴滴錢去哪兒了?


盈利也是滴滴不得不考慮的問題。2018年6月,滴滴宣佈專業品牌獨立,有分析認為滴滴希望藉此做大專車細分市場從而實現盈利目標。8月,滴滴宣佈拆分汽車服務平臺並組建獨立公司,也是看中這一市場萬億規模的空間,希望獨立融資,帶來獨立增長點,即使發展不好,也不影響主營業務上市。

另外,近兩年來有用戶反映滴滴打車費用變高,程維在近日接受吳曉波頻道《十年二十人》節目採訪時提到這一問題,解釋這是補貼大戰的後遺症,“因為你並沒有真正創造用戶價值,你並沒有因為技術的進步、效率的提高使得車費便宜,而是靠補了五塊錢的便宜,而這個便宜產生了錯覺,那自然你把這個好處拿掉,以後大家就會覺得你貴了,但實際上中國的出行價格是全球最便宜的。”

以下為滴滴內部信全文:


之前全球投資不差錢,如今卻說半年虧損40億,滴滴錢去哪兒了?


眾志成城 All in安全

全體小桔人:

樂清事件發生十多天了。我想大家和我一樣,沉浸在對生命逝去的沉痛中。滴滴也陷入了質疑的風暴。我很自責。一切問題都是管理者的問題,事件首要責任在我,責無旁貸。

下線順風車,深夜停服,上線一系列安全措施,內部取消增長目標,迎接多部委大檢查……高速發展的滴滴踩了一腳急剎車。那天,我在辦公區裡遇到一位不認識的年輕同事。他走過來擁抱了我一下,說了句加油。心裡熱乎乎的,很感動。大家最近一定也很煎熬,我給大家寫下這封信,讓我們隔空擁抱。

這些天,我和大家一樣帶著痛在傾聽公眾和主管部門的批評、建議,內心也在反思,我們躲不過幾個錐心的問題:滴滴到底有沒有價值觀,是不是一家只顧利益,漠視安全、逃避責任的黑心企業?滴滴到底有沒有這個能力,能不能保護用戶的安全出行?互聯網出行到底是不是一個應該存在的行業?

痛定思痛,問題在我們自己身上。好勝心蓋過了初心,狂奔的發展模式早已種下隱患。內部體系提升跟不上規模擴張,就像靈魂跟不上腳步。互聯網第一次開始大規模組織運送生命,被賦予時代機遇的我們還沒有真正理解肩上的責任和挑戰,缺乏敬畏。我們的安全指標體系存在著盲點,過分關注億英里事故率、亡人率和衝突率等宏觀指標;對重大惡性個案的防控體系還不健全。犯罪分子乘虛而入,給用戶帶來無可挽回的傷害,而滴滴也付出了沉重代價。

但是,親愛的同學們,痛過之後,我們是不是要徹底否定互聯網出行這一份事業?我們是不是已經徹底喪失信心,放棄夢想,喪失了改正錯誤的能力?

我的內心是堅定的。讓出行更美好,是我們創業出發的原點,也是每個小桔人加入公司的初心。今天的挑戰正是我們要繼續奮鬥的方向。

我們在探索一條沒人走過的路。儘管有人質疑互聯網出行的安全性,但我們還是看到了遠低於傳統出租車行業的發案率,看到了100%的破案率。從出租車打車軟件起步,我們陸續上線了大數據風險預判模型、人臉識別、一鍵報警、緊急聯繫人、號碼保護、行程分享、行程錄音、線上線下司機培訓等安全功能和保障措施。每天,有2700萬次司乘通話得到號碼保護;有超過40萬人分享行程,給親友報平安。每天,客服同學們處理210萬次諮詢和投訴的進線中,包括1萬多次緊急求助;每天,准入審核平臺將4萬多不合格的申請擋在門檻之外。2017年,平臺事故發生率降低了21%,後座安全帶使用率從2.5%提升到10%。大家過去所做的努力都是有價值的。

滴滴絕不是一家黑心企業,也絕不是一家賺錢高於一切的企業。6年來我們還沒有實現過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體淨虧損超過40億人民幣。我們出行業務對應GMV的平均Take Rate約為16%,絕大部分返還給了司機和乘客,公司整體對應GMV的毛利率只有1.6%。上半年,包括司機高峰期補貼、接單和服務獎勵、乘客優惠等在內的總補貼返還金額超過117億人民幣。利潤絕不是滴滴最關注的目標。作為承擔億萬次交通出行服務的平臺,我們會堅持低毛利運營,把收入更多投入安全和體驗。

我們仍然承載著億萬用戶的信任。每天都有乘客進線為好的服務表達感謝,最艱難的時刻很多司機為我們送來鼓勵,每個大區都珍藏著用戶和警方送來的錦旗。正是為了不愧對他們,我們不能輕言放棄,我們必須加倍努力。

全體小桔人,請大家跟我一起,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放下浮躁,投入安全,徹底補課。我們更需要從文化上把安全第一融入血液。需要我們夜以繼日,守護生命,我們才能心安。需要大家相信我們永遠不會為利潤放棄安全,用戶和社會才會心安。

新業態才剛剛起步,我們堅信,融合傳統交通行業的安全管理經驗,加上互聯網的透明和大數據技術,一定會讓出行更安全。行勝於言,讓我們用行動贏回用戶的信任,重建社會對移動出行的信心。

滴滴要旗幟鮮明地做一家社會化企業。我們將把平臺規則和定價機制向公眾和監管機構公開,更開放透明地與公眾和監管部門、各界專家進行溝通,更虛心誠懇地向外界學習,聽取批評建議,更快推動網約車合規進程,與全社會共建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社會化出行平臺。

現在,我們正積極配合多部委的聯合安全大檢查,準備更加深入持久的安全攻堅戰。公司現已升級成立安全指揮部。我任組長,柳青任副組長。各戰線核心幹部都動員和投入進來:

CTO線調動力量,全面升級安全產品運營體系,最大化降低安全隱患;客服體系投入攻堅戰役,保證建立快速反應機制,處置到位;各業務線協同,迅速推進網約車合規方案設計與落實;安全事務部加強對全局安全體系的專業化建設和監督,全力推動警企聯動合作;其他各部門,在各自戰線上共同努力,建設完善公司安全體系。

爭分奪秒,傾盡全力。眾志成城,All in 安全。

危難關頭,要向每一位堅定的小桔人和你們的家人說一聲感謝。

我愛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