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達百世都在雙11限重漲價,這家快遞卻從中看到商機

通達百世都在雙11限重漲價,這家快遞卻從中看到商機

在通達百世旺季調價、限重分流的時候,德邦快遞以掠食者身份大舉殺入大件市場。這步棋,你怎麼看?


還有三天就是“雙11”。

對各家快遞來講,經歷了前面九年的洗禮和種種考驗,恐怕早就已經習以為常、波瀾不驚。即便如此,在備戰的思想上仍然不敢有絲毫鬆懈。

該做的,還是要做,而且是一絲不苟的做好,做紮實。

對抗18.7億包裹的價格策略

昨天(11月7日),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連作棟與網友進行在線訪談,期間表示:

結合今年以來行業發展情況和歷年經驗,2018年業務旺季最高峰將出現在“雙11”期間,初步預計這段時間(11月11日至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快)件業務量將超過18.7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5%。統籌考慮旺季電商業務量和快遞企業承受能力,預計最高日處理量可能達到4.1億件,比去年增長23.9%,是二季度以來日常處理量(1.3億件)的3.1倍;“雙11”期間日均處理量達3.1億件,接近日常處理量的2.4倍。

想說的是,“3倍於常態”的日處理量僅僅是國家郵政局預測的行業數據。具體到各家快遞,尤其是頭部企業,不論接單量,還是處理量,都要遠高於這個數字。

今年“雙11”,有望出現日處理快件量過億的真正巨無霸級企業。請注意,是處理量,而非接單量。

這樣的時刻無疑是值得期待和紀念的,但對快遞公司來講,也已經是極限挑戰。

當“雙11”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和國家標籤,這種應對挑戰的壓力更大。

為了應對18.7億件包裹的洪峰考驗,除了傳統的備戰舉措,如加人、加車、加場地,科技保障、流程優化,以及第三方業態和力量有效補充之外,今年“雙11”到來之前,電商快件最為集中的幾家企業(三通一達和百世)不約而同的祭出了價格這個最有效的經濟槓桿和限重策略。

通達百世都在雙11限重漲價,這家快遞卻從中看到商機
通達百世都在雙11限重漲價,這家快遞卻從中看到商機

▲雙11前夕,中通、圓通相繼在官網發調價通知,申通、韻達和百世則在內部發了調價通知。其中申通還出臺了完整的旺季費用政策,涉及末端派費、出港費、大貨泡貨費、中轉費等方面的費用調整(圖片來源:物流一圖)

參考往年的經驗,今年“雙11”也啟用了限重這一策略來平衡業務高峰期時的全網快件流量和流向。以圓通和申通為例——

圓通從11月9日開始,對相應城市和線路進行了重量限制調整,核心城市限制大貨,11月9日到25日到達上海、北京、深圳的限重10kg;到達天津、廣州、青島、杭州、廈門、南京、武漢的限重20kg;其他所有區域限重30kg。

申通除對高公斤段進行漲價外,還明確規定了11月11-16日和11月17-20日分別禁發30kg和50kg的貨物。

通達百世都在雙11限重漲價,這家快遞卻從中看到商機
通達百世都在雙11限重漲價,這家快遞卻從中看到商機

值得欣慰的是,幾大快遞公司以經濟槓桿為核心旺季價格調整機制,也得到了管理部門的認可。

昨天國家郵政局邊副司長的在線訪談,在回答網友的提問時,他明確表示:

為了穩定末端網絡和激勵旺季的品質服務,部分企業針對末端建立了派費激勵機制,有的還對臨時客戶採取適當提價,或者對倉儲環節單獨收費,這些均有望扭轉“旺季虧本”局面,實現成本覆蓋,對於穩定末端網絡和激勵旺季品質服務起到了積極作用。

自此,我們基本可以認定,“調價+限重”將成為部分快遞公司未來應對“雙11”和旺季業務高峰的常態機制。

這當然是一個進步。

問題是:三通一達和百世等快遞公司分流出去的“大件快遞”,誰來承接?

通達百世都在雙11限重漲價,這家快遞卻從中看到商機

反其道而行的掠食者

被幾大快遞限重和分流的大貨可不是雞肋。恰恰相反,這是一個“大”到超出你想象的蛋糕。

以2017年“雙11”為例,天貓平臺交易額TOP50的商家中,盛產“大貨和重貨”的商家就達到了15家。他們分別是:海爾、夏普、林氏木業、美的、全友家居、格力、顧家家居、戴森、科沃斯、海信電視、方太、創維、小天鵝、喜臨門、西門子家電。

這份名單傳遞的信息已經再明顯不過。

該出手絕不手軟。嗅覺靈敏、具備零擔基因的德邦快遞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在今天官宣了這樣一條消息——

“雙11”期間,德邦快遞上至60kg大件快遞不限收!

這對電器、家居、廚具等電商大賣家來講,在其他主流快遞都限重的情況,無異於一場及時雨。

據瞭解,為了“撿這個大漏”,早在今年7月,德邦快遞就開始從人力、物力、運力、操作模式等方面全面提升自身大件快遞服務能力。

兩個多月前,德邦快遞又最早成立了“雙11”項目組,打響備戰第一槍。項目組組長德邦快遞輪值CEO崔維剛表示:今年雖然是更名後德邦快遞的首個“雙11”,但經歷了四個年頭的“雙11”洗禮,再加上二十多年的零擔經驗積累,德邦快遞已經形成了一套科學管理辦法。

言外之意,德邦快遞不僅僅是來撿漏,而是掠食。

資料顯示,德邦快遞早就與菜鳥、京東、網易等平臺達成直接合作。其中天貓國際的保稅國內配送業務,超過90%的大件交由德邦承運。菜鳥倉配業務大於8KG,超過80%的業務也是由德邦承運。

另據德邦快遞公開的數據,其明星產品組合——“3KG-30KG的3.60特惠件+30-60KG的3.60特重件”自7月份推出以來,首月超目標完成任務,完成比324%。截止目前,上線僅第4個月,10月份收入仍以月環比27%~30%的增速增長。預計“雙11”收入份額將佔整體份額的10%。

“雙11”期間德邦大件快遞單日峰值預計超過330萬單,這相當於2500萬件小件的體量。單日2500萬單的體量已經是可以比肩順豐、通達和百世等頭部快遞的“第一梯隊”水平。

願望和目標總是美好的。

需要提醒的是,以“掠食者”身份殺進大件市場的德邦快遞,“雙11”物流快遞大作戰中的對手同樣不容小覷:大包裹的深耕者優速,家居物流的高手日日順、蘇寧,包括中通快運、韻達快運、順豐重貨(快運)等快遞巨頭以及安能物流等後起之秀…個個實力不俗。

德邦快遞能否突襲成功,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