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華陰曾出了一個名動天下的人……

華陰名士王宏撰

三百年前,華陰曾出了一個名動天下的人……

在華陰市華嶽大道南段小漲村的村口附近佇立著一尊青銅雕像,雕像人物身著長袍,打著蝴蝶結的腰帶上繫著一個長長的圓形吊穗,長辮及腰,眉如臥蠶,鬚髯飄飄,右手背後,左手捧著一本厚厚的書卷,神情專注,作沉思狀,此何許人也?

看旁邊題石,銘曰:“王宏撰,清(1622——1702),陝西華陰人,關中著名學者,擅長古文,著作《山志》《砥齋集》等,參與《陝西通志》。”寥寥數語的簡介,道出其非凡的學識和才能,不由得引起了我的好奇。

三百多年以前,在華陰的土地上竟然有這麼一位飽學之士,研學問,立著述,不禁令人肅然起敬。為此,筆者通過查詢有關資料,發現王宏撰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多才多能,一生成就斐然,遂對王宏撰的生平事蹟進行了蒐集整理,以此銘記。

三百年前,華陰曾出了一個名動天下的人……

一、講學著述雲臺觀,矢志共建朱子祠

據華陰縣誌記載,王宏撰(1622~1702年)字文修,一字無異,號山史,更號待庵,自書天山老人,曾被清廷徵聘而不仕,故人又稱王徵君,明末監生(國子監肄業)。明末“復社”成員。

王宏撰祖籍華陰,排行第五,其父王之良任南京兵部侍郎,幼年隨父在南京讀書。其聰明好學,儀表端莊,文筆不凡,曾手抄《左傳》、《史記》、《漢書》及歷代詩詞等。

明末農民起義時,朝廷混亂,崇禎十五年(1642)年,其父病故,順治七年(1650),也就是在王宏撰28歲那年,他家遭遇搶劫,便與其兄王宏嘉侍奉祖母、母親迴歸故里,在故居潛村(今廟前村)居住數十年。期間,於華山雲臺觀講學。其潛心治學,能詩善文,擅長古文,韻味精深。

他治學有方,主張研究學問要平心靜氣,評書論人均應求實,對自己最尊崇的人也不應掩飾其過失,對自己所反對的人,也不應抹煞其長處。王宏撰講學治學名重一時,好與鴻博之士往來,與當時關中著名學者“關中三李”李顳、李因篤、李楷齊名,他們多有往來,時人稱為“四夫子”。

在雲臺觀講學期間,他在土地臺側面築室,先稱“讀易廬”,後又改名“待庵”。潛心鑽研易學,並在寂寥中嘔心瀝血,著書立說,完成了《周易圖說》、《周易筮術》、《華山志》、《待庵日札》、《待庵記》等著作,在華陰的文化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在這裡說到王宏撰,不能不提一個人,那就是顧炎武。

顧炎武(1613——1682),江蘇崑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學者。顧炎武少年時,加入了明末江南士大夫政治集團——復社。他積極主張改良政治,以謀挽救明王朝,又參加了崑山、嘉定一帶人民的抗清起義。失敗後,他十謁明陵,遍遊華山,所到之處,訪問風俗,蒐集資料,尤致力於邊防和地理的研究。墾荒種地,訪尋同道,力圖復興, 他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復興繁榮的吶喊,對後世影響深遠。

康熙二年(1663),顧炎武在山西結識了關中名士李因篤(富平人),便來陝西,一踏入華陰就感慨地說:“華陰綰轂山河之口,雖足不出戶,能見天下之人,聞天下事。有驚入山守險,不過十里之遙。若志在四方,一出關門,以有建築之便。”

顧炎武因抗清失敗,於康熙十二年(1673)從山東再次來到華陰,經過考察研究,認識到華陰不但地理優越,且有“復社”戰友和王宏撰等人,於是決定寓居於此。

由於王宏撰與顧炎武同為反清復明的“復社”成員,有共同的政治主張,志趣相投,他們共同講學於華陰雲臺觀,二人談經論典,朝夕不離,在“復社”、治學方面推心置腹,深入切磋,成為聲氣相求、志同道合的摯友。

清政府為了消滅漢人的反清思想,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儒,徵聘王宏撰與顧炎武至京城赴博學鴻儒科(推薦應考),顧炎武拒絕,王宏撰被迫去亰,到京後,借“養病”於昊天寺,以病辭考。當時,很多達官顯貴紛紛向他索求文章,名士王士禎、汪琬、施潤章等至他住地拜訪,與之相交為友。

顧炎武為復明奔波一生,晚年隱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 年)九月,顧炎武又一次進關,居華陰潛村(今廟前村)王宏撰家,在潛村居住期間,廣交關中通儒,以講學和研究學術為掩護,為了講學,拿出自己打算購置土地的全部資金與王宏撰在雲臺觀創建朱子祠。朱子雖未到過這裡,因為陝西當時已淪為金朝統治之地。 但朱子確在南宋淳熙年間受過主管雲臺之命,並且自稱是“雲臺真逸”、“ 雲臺外史”。

修建朱子祠旨在“國家尊經重道,必以朱子為師”,“ 關中多事之秋”,“即以舉曠典、振儒風為己任”;“五嶽之懷,留連斯士”。他們雖然老了,但仍然念念不忘復明,對清初的統治極為不滿,決心以興朱子祠、辦講堂、來振儒風。

顧炎武為祠中殿題聯:“慨聲教之未加,一統神州,有待百年之治;賭威儀之如在,重開聖學,無慚三代之英。”

朱子祠建成後顧炎武就移居祠中,講學半年後,因王宏撰遊學江淮,他便去了山西。後在回華陰途中騎馬墜地跌傷,傷重而亡,其弟子扶柩南歸,葬於崑山,華陰潛村東南遺冢,是王宏撰對顧炎武遺物所埋的“衣冠冢”。

王宏撰與顧炎武在華山雲臺觀傳道講學,共建朱子祠,治學氣氛濃厚,成就輝煌,名噪八方,鴻儒頻頻往來造訪,真可謂開闢了一個劃時代的治學先河,為今天的雲臺觀歷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二、精於金石書法繪畫的博學大家

王宏撰博學多才,在詩文、《周易》研究諸方面均有成就,當時學人對其有“博學君子”之稱。

王宏撰一生不僅研於學問,而且是著名的金石書法家、金石書畫收藏鑑賞家。其一生酷嗜金石、書法和繪畫,勤於書法創作,仿王羲之,兼學顏真卿和米芾,與傅山、孫承澤、周亮工等“金陵八家”、吳門畫派後裔等一流書畫家來往密切,切磋藝術,在明末清初的金石書畫圈中影響很大。

華山是一座文化名山,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不少遺蹟,王宏撰和顧炎武將華山石刻收編成冊,並辨析真偽,他還著有金石書畫專著《砥齋題跋》,其所著《待庵日札》《北行日札》、《西歸日札》等著述,也保存了不少金石書畫的研究成果和藝術史料。

在關中曾撰書了許多碑誌。顧炎武贊其勤學不倦,著作有《砥齋集》12卷、《周易筮述》8卷(陝西廵物採進本)、《正學偶見述》1卷、《山志》6卷、《易圖象集》等著述。撰書《漢前將軍關壯繆侯祠碑》(此碑厡於磑峪鄉沙村學校,後毀),人稱“三絕碑”。

三、傳承弘揚理學思想的學者

作為明末清初關中士大夫“聲氣領袖”,王宏撰同時還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的理學學者、古文家。他隱居於華山腳下茅屋中讀書,潛心研究程朱理學和張載的關學理論,他個人也有一定的理學思想,當時獲得其著作的學人,就稱其“粹天人性命之學,紹濂雒關閩之緒”。

王宏撰在理學方面就理氣關係而言,他認為”理氣本一”,反對“理能生氣”說。其“格物”論方面堅持朱子“即物窮理”說,反對“格去物慾”說。

王宏撰是明清之際關學學人中即堅持朱子又修正朱子的學者之一。他在理學、史學、易學研究和詩古文詞創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得到了顧炎武、傅山等友人的高度讚許。

王宏撰的理學思想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閃耀著璀璨的光芒,對後來的中國哲學研究有極大的思想學術價值。

四、關注社會民生的學者

王宏撰作為一位資深學者,不僅研學著述講學,而且還身體力行,深入社會生活,瞭解關注社會民生,體現了學者的責任擔當。

康熙十七年(1678),他曾北遊延安,寫下了《延安屯田議》一文,主張讓綏延一帶的駐軍實行屯田,開墾荒地,種植糧食,既可補充軍餉之不足,又可解決民食之短缺。

他在另一篇文章《延安紡織議》中說,延安的布匹價格高出西安數倍,百姓生活貧困,國家稅收日益減少,是因為當地農婦不會紡織。

他主張官府向延安一帶的百姓發紡織機具,招聘關中的紡織能手去傳授技術,幫助延安發展紡織業。

詩文添彩的王宏撰

王宏撰在嚴謹的治學著述之餘,也有對生活的詩意情懷,抒發了其對生活的感悟以及內心世界豐富的情感,作為一位詩人,寫了不少詩文佳作,其詩情畫意中折射出深邃的理學思想,為他的博學人生增添了一道亮麗的光彩。

現欣賞其幾首詩作:

《抵潛村舊居》

猶是向山路,依然流水材。

荒墟遺敗灶,宿莽翳頹垣。

不見桑麻長,何知雨露存。

遲徊拜家慶,灑淚到黃昏。

少陵悲道路,元亮即園田。

涼月四松下,疏風五柳前。

心蘇靈武事,詩記義熙年。

希跡懷之子,餘生枕石眠。

《留別白門友人》

春花落盡鳥空啼,

春水東流人向西。

有夢常依桃葉渡,

寄書應到碧雲溪。

《春興》

海雲遙接赤城霞,

春滿平原百萬家。

珍重曉來風起處,

莫教吹落玉蘭花。

晴和天氣看花來,

踏遍山阿與水隈。

可信春風愜幽興,

紅紅白白一齊開。

一壺春酒正堪攜,

雲滿前山花滿溪。

日暮醉眠芳草地,

數聲啼鳥過橋西。

杏樹成林花不同,

開時分有淺深紅。

嬌容應自誇三妙,

結子還須讓海東。

三妙海東皆杏名。

王宏撰一生無意仕途,博學多才,畢生致力於研學論著,顧炎武贊其勤學不倦。後應賈漢復的聘請,參與纂修《陝西通志》。但在清初主要“以文章名”,從而使得王宏撰其他方面的才華,多為文名所掩。

清初散文大家汪琬對宏撰譽為“得司遷遺意”,贊其文章為:“馳騁今古,總有依據,非苟作者。”《關學續編》甚至稱其“以文章博雅,名動天下”。

順治初年,他遊歷江南,結交名士。與顧炎武共建朱子祠之後不久,他再次漫遊江南,歷時10年,因年老有病迴歸故鄉。康熙四十一年(1702)宏撰病故於獨鶴亭(仙姑觀前),終年81歲。

華陰南依巍巍華山,北臨滔滔渭水,自古以來,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東漢時期清廉奉公的“四知先生”楊震,文學家楊修,隋文帝楊堅等都史載千秋,光耀後世。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在歷史的雲煙中萬事皆化為塵埃,紅塵滾滾,滄海橫流,學者王宏撰也曾經是華陰乃至關中大地上的風流人物,他是華陰的驕傲,歷史不會忘記,我們也不會忘記,三百多年以前,華陰曾經有一個人,他叫王宏撰!

三百年前,華陰曾出了一個名動天下的人……

作者:賀宜芳,教師,藍田縣人,現在華陰市岳廟高級中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