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20問世、美國有又慌了 補齊我國三唯一體核打擊能力


奸20運20的陸續亮相,解放軍航空兵進駐,代表著全球一流水準的二零時代,傳說中的轟20,仍然猶抱琵琶半遮面,關係下一代的轟炸機的消息並不是很多。

官方消息也不多,空軍上將馬曉天那句話,有也不能說,

央視的某部紀錄片中旁唸到的新型遠程戰略轟炸機的研發,取得重大進展並存檔。甚至有的電視臺對網友宣稱轟20已經進行了地面測,第一時間鋪天蓋地的風鈴花邊新聞,

真的馬上就要一飛沖天了一般,對此小編認為轟20取得了重大進展不假,但說首飛或服役為時尚早吧,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有兩個選項,首先我們在此之前從未成功研製過最大起飛重量在一百噸以上的大型作戰飛機。

180噸的最大起飛重量的話,毫無疑問,對於沒有太多相關經驗的中國軍工科研單位而言,是一個難度很大的考驗,有人可能要說了運20不是進展挺快的嘛。殊不知運20是有外方顧問協助的,

我們可以在某些關鍵步驟得到點撥,而獲利,推動飛機和運營都不是一回事,兩者技術難度和研究所需要的經驗及技術,可以說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常規佈局的運輸及全球到處都有,可縱觀全球,飛翼式飛機只有B2,技術難度大,要不然美國人腦子進水,否則也得不到一丁點援助.也沒有相關技術分析,我們只能自己一步一步摸索,作為人類有史以來最非主流的機動部佈局,其中的垂尾,難度較大。

就讓它的隱身性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水準,甚至已遠超第五代戰鬥機,當然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影響,這種空中基本型和規格的大飛機,在空中正常飛行的,他就相當考驗飛控設計了,這絕非靠情懷或者激情就能搞定的東西,時間和資金的大量投入是必要的前提,必須急需航空工業歷史豐厚的美國,花了22年時間才逐步完成定型,後期所投入的資金成本更是不得了。為我國航空工業底子比較薄,大型飛翼式飛機的設計經驗就基本是空白,


其實我門也有後發優勢條件,轟20可運用現在的黑科技,保守估計,或許需要到2020年之後才能看到原型機,軍強了國強,國強了人民才有美好明天。你說呢!祖國強大了世界像中國看齊,小編想說在也不學英語了,讓世界人民學漢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