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生:譜寫新時代水務發展新篇章

——訪市水務局黨組書記、移民辦主任張寶生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黨的十九大報告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把水利擺在九大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之首,對水利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市水務局黨組書記、移民辦主任張寶生如是說。

張寶生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紮實做好水利扶貧工作,加快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尤其是在推進綠色發展方面,提出要“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在建設生態文明方面,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著力抓好水生態修復”;在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方面,提出要“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等新理念和新要求。

“承德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肩負著為京津涵水源、阻沙源的重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務事業的發展。”張寶生表示,今後一個時期,全市水務系統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水源涵養功能區定位,圍繞新時代建設生態強市、魅力承德戰略目標,積極踐行新時期國家治水方針,明確水務“3666”治水興水管水工作思路,即認清我市“水資源承載能力還比較低、水生態環境還比較脆弱、 水利基礎設施還不完善”三個問題;持續實施“生態涵水、工程治水、管理節水、環保淨水、產業興水、借力保水”六水戰略;穩步推進“河長制、水權交易、水資源稅、農業水價、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水利放管服”六項改革;構建“水資源配置、防洪抗旱減災、城鄉用水保障、水生態保護、現代化水治理、水務產業發展”六大體系,解水之困,興水之利,走出一條具有承德特色的新時期水務發展之路。

張寶生說, 在下一步工作中,全市水務系統要做到“五個加強”——

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提升水利支撐能力。以規劃為引領,加強跑辦,爭取更多的水利項目和資金落地承德;統籌推進雙峰寺水庫、兩河綜合治理等“一帶三區”重點水利項目建設; 推進“一縣一庫”控制性工程、“五小水利”工程及水系連通工程建設,構建大中小微相結合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加快實施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築牢防洪抗旱屏障。

加強水資源管理,提升用水保障能力。強化“三條紅線”剛性約束,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推進水資源消耗和強度雙控行動,建設節水型社會;加大城鄉供水能力保障建設,進一步增強群眾獲得感。

加強水生態保護,提升水源涵養能力。以“四治四創”專項行動為抓手,全面實行河長制;積極推進《承德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 項目落地,大力實施河道治理等水生態修復工程,加快京津風沙源治理、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等項目建設,有效修復生態脆弱河流和區域水生態,助推水源涵養功能區建設。

加強水汙染治理,提升依法管水能力。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推進市區汙水處理項目建設,強化水功能區建管和岸線管控,優化入河排汙口布局,嚴控排汙總量,依法嚴打水事違法行為;加強水功能區水質監測,開展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工作,確保飲用水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

加強水務自身建設,提升幹事創業能力。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強化“四個自信”,認真落實從嚴管黨治黨要求,營造風清氣正的水務發展環境;樹立“以水養水”的市場化理念,做大做強水務集團;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堅持“有為有位”的用人導向,增強幹部幹事創業能力,不斷譜寫新時代承德水務發展新篇章。 和合承德網記者 關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