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曾经有个“学霸村”出过40多位举人、秀才


罗源曾经有个“学霸村”出过40多位举人、秀才

罗源县西兰乡洋坪村,是名副其实的古代“学霸村”——在科举时代哺育了40多位举人、秀才。

在日趋城镇化的当下,那些距离县城偏远、山路崎岖的村庄,普遍遭逢常住人口日渐稀少的境遇。千年文脉,面临赓续难题。

可喜的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洋坪村在探索以文脉复兴带动乡村振兴——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打造龙头项目,积极挖掘文化遗产,培育以文化体验为特色、具有竞争优势的旅游产业,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罗源曾经有个“学霸村”出过40多位举人、秀才


罗源曾经有个“学霸村”出过40多位举人、秀才

复兴千年文脉,打造龙头项目

大山深处的洋坪村,也曾文化鼎盛——虽人口稀少,却曾在科举时代走出40多位举人、秀才。依托千年文脉,洋坪村打造出自己的龙头项目。

从村中一个神圣的小建筑——惜字炉,到村东明代祖屋门前赫然挺立的石碣旗杆,再到各座古厝厅堂高悬的“修身齐家”“耕读传家”等牌匾,以及村民们津津乐道的旧时“文举武举”,乃至村口新建的“耕读传家”的书卷造型雕塑、“百善孝为先”的文化墙,都让洋坪散发出浓郁的“重教”乡风。

去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落户洋坪村、投资1000万元的罗源县柔谦国学堂经典教育培训学校举行开学仪式,并且从当年寒假起陆续开设周末经典教育亲子体验班、周末传统文化师资培训班等课程,吹响了文化旅游产业启动的号角。

“洋坪村文化积淀深厚,还曾有过私塾,与我们的国学堂项目十分吻合,所以选址这里。”柔谦国学堂项目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还准备投资2000万元,在洋坪村创办文礼经典小学及开发洋坪村文化休闲旅游产品。


罗源曾经有个“学霸村”出过40多位举人、秀才


罗源曾经有个“学霸村”出过40多位举人、秀才


罗源曾经有个“学霸村”出过40多位举人、秀才


罗源曾经有个“学霸村”出过40多位举人、秀才


挖掘文化遗产,丰富旅游业态

仅靠龙头项目一枝独秀,远远不够。以龙头为引领,充分挖掘“学霸村”文化遗产,探索已经开始。

10月1日,柔谦国学讲坛暨洋坪明清文化古镇旅游体验活动在洋坪村举行,游客们在参加国学道德讲坛、国学画展、私塾体验等活动的同时,还被村里一座座古朴的明清古建筑深深吸引。

“用好洋坪村的明清古建筑,能增加文化旅游的体验元素,让游客充分感受洋坪村的文化魅力。”洋坪村党支部书记萧雪雪说。

目前,洋坪村共有16座明清古建筑,一座座黛瓦青砖、白墙挑檐的古厝映衬在山水间,格外秀美。“16座古厝就像一颗颗珍珠,通过小桥流水、中心公园、休闲长廊等配套工程串在一起,让洋坪村获得‘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誉。”萧雪雪说,这将成为洋坪村的文化旅游名片。

试想一下,大山怀中,碧水东流,一座座古色生香的明清古建筑,在蓝天下勾勒出庄重的线条,国学诵读的琅琅书声,在石头小路间飘荡……这是不是让人难以忘却的洋坪古村?


罗源曾经有个“学霸村”出过40多位举人、秀才



罗源曾经有个“学霸村”出过40多位举人、秀才


延伸产业链条,带动群众参与

在文化复兴引领乡村振兴的探索中,能否激发当地群众的参与热情,至关重要。目前,洋坪“学霸村”正在大力拓展文化旅游产业链,增加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并从中受益的机会。

这里的群众,正在擦亮“明清建筑博物馆”金字招牌。“近几年村民自发捐款,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依次对全村16座古厝实施了修缮。”萧雪雪介绍说,仅有114户、354人的洋坪村,仅村民自发捐出的古厝修缮款就达800多万元。此外,每座古厝都安排了德高望重的楼长,专门负责文化遗产的保护。

“16座古厝有16位楼长,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加强宣传保护古厝、募集资金修缮古厝。”村民萧永洋说,以前古民居遭遇过火灾或古物失窃事件,于是楼长“出招”,柴火全由房前撤到屋后,各自入库存放;找出掉落的雕花、被遗忘的牌匾,以便修复;加强日常巡逻,防止窃贼。“楼长的工作很繁琐,好在乡亲们的保护意识都很强,积极支持工作。” 担任楼长的萧永洋深有感触地说。

未来,洋坪村将加大力度建设明清文化古镇,村里计划成立产业发展合作社,一方面让村民通过老宅入股等方式获得财产性收入,同时也准备发展特色小吃街等新业态,增加就业岗位。


罗源曾经有个“学霸村”出过40多位举人、秀才


罗源曾经有个“学霸村”出过40多位举人、秀才


罗源曾经有个“学霸村”出过40多位举人、秀才


罗源曾经有个“学霸村”出过40多位举人、秀才



(文章内容摘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