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熬夜更可怕的是不吃早餐!嚇得我再也不敢不吃了……

一般來說,45-55歲是人生中的黃金年齡段,不過這個時期也是生命“高危期”

。這一時間段疾病容易爆發,也被醫生們稱為“人生的旅途沼澤地”,很多人都沒能熬過這段生命危險期!

比熬夜更可怕的是不吃早餐!嚇得我再也不敢不吃了……

為什麼45-55歲是生命危險期?

醫生們把人的一生分為成4段重要的時期,0-35歲、35-45歲、45-55歲、55-65歲,其中45-55歲是疾病的爆發時期,許多英年早逝的悲劇,大多發生在45-55歲。

0-35歲——身體健康期

為人生的最活躍期, 身體的組織器官從開始發育至完善,其各方面功能總的趨勢是積極上升的,所以稱健康期。

35-45歲——疾病形成期

人的生理功能從峰頂開始下滑,部分器官開始衰退,比如動脈硬化開始形成,糖尿病症狀開始顯現等,所以醫生稱這一時期為疾病的形成期。

45-55歲——生命高危期

為生命的高危期,大多數疾病在此階段暴發,

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多在此階段高發。一些英年早逝的悲劇,大多發生在45-55歲這個年齡段,故有專家稱之為人生旅途中的“沼澤地”。

55-65歲——安全過渡期

這一年齡段為安全過渡期,65歲以後如果沒有明顯器質性改變,晚年反倒是相對安全期。

比熬夜更可怕的是不吃早餐!嚇得我再也不敢不吃了……

不僅如此,45-55歲也是人一生中特殊的年齡段。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

一是工作擔子重,事業上不甘落後,經常加班,身體處於透支、亞健康狀態;

二是家庭負擔重、壓力大,上有老下有少,子女升學就業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都很大。

三是這個時期人際關係交往頻繁,社會應酬多,高血脂、高血糖、動脈硬化等許多病也接踵而來。

四是很多人自恃年富力強,忽視了自我健康,未能及時體檢,所以有些疾病一經查出已到晚期,失去了治療的機會。

度過危險期,這些別忽視!

第一波疾病:心臟病

心臟病是這一年齡段高發的疾病,冠心病、心梗、心絞痛等都屬於心臟病範疇。其中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更容易導致心臟問題!

常見症狀有:心悸、呼吸困難、發紺、咳嗽、咯血、胸痛、水腫、少尿等。

如果自己發現最近一段時間經常出現以上症狀最好及時就醫。

記得做這些檢查:除了常規體檢中的心電圖檢查外,還可以額外加入超聲心動圖、超聲多普勒血流圖檢查、實時心肌聲學造影等心臟檢查,都可以更準確、全面地檢查心臟。這些檢查價格也不貴,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體檢報告看什麼:體檢之後要留意醫生的診斷,如果醫生診斷出“心臟增大徵、異常心音、心律失常、脈搏異常等”,最好及時就醫,進行更準確全面的診斷。


比熬夜更可怕的是不吃早餐!嚇得我再也不敢不吃了……

第二波疾病:癌症

癌症也是這一年齡段高發的疾病,如肝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等。

常見症狀有:

1、腫塊:癌細胞惡性增殖所形成的,有些可用手在體表或深部觸摸到。甲狀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較淺部位觸摸到。

2、疼痛:腫瘤的膨脹性生長或破潰、感染等使末梢神經或神經幹受刺激或壓迫,可出現局部疼痛。

3、潰瘍:體表或胃腸道的腫瘤,若生長過快,可因供血不足出現組織壞死或因繼發感染而形成潰爛。

4、出血:癌組織侵犯血管或癌組織小血管破裂而產生。如肺癌患者可能咯血或痰中帶血;胃癌、食管癌、結腸癌則可能嘔血或便血,子宮頸癌可能有陰道流血。

5、梗阻:癌組織迅速生長而造成空腔臟器的梗阻。食管癌梗阻食管則吞嚥困難;膽道部位的癌可以阻塞膽總管而發生黃疸;膀胱癌阻塞尿道而出現排尿困難等。

比熬夜更可怕的是不吃早餐!嚇得我再也不敢不吃了……

記得做這些檢查:

1、常規檢查:

包括血、尿、糞常規檢查,比如腸癌可以在糞便中檢測出血。

2、腫瘤標誌物檢查:主要是用生化方法測定腫瘤細胞產生的腫瘤標誌物,可以作為輔助診斷,對療效判斷和隨訪具有一定價值。

3、X線檢查:包括透視與平片,可以在平片上出現特定的陰影;造影檢查,如上消化道造影可能發現食管癌、胃癌等;特殊X線顯影術,如鉬靶攝影用於乳腺癌的檢查。

4、CT檢查:CT檢查分辨率高,顯像清楚,可以在無症狀情況下發現某些特定器官的早期腫瘤,如肺癌的早期篩查等。

5、內鏡檢查:如胃鏡、結腸鏡、直腸鏡等,可以及早發現癌變信息。

除了常規檢查外,45-55歲人群最好再加上CT檢查、內鏡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查等。

體檢報告看什麼:

體檢之後如果發現血液異常、便血、CT檢查出現陰影、腫瘤標誌物異常等,都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下一步檢查,千萬不可大意。


比熬夜更可怕的是不吃早餐!嚇得我再也不敢不吃了……


第三波疾病:血栓

45-55歲很容易出現血栓、腦血栓、肺栓塞、心梗等,抽菸、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久坐不動等都是患血栓的高危因素。就像水管的水流速度慢,雜質容易沉積一樣。輕者出現肢體偏癱拄拐等,重者直接威脅生命。

常見症狀有:血栓雖然不像癌症那樣症狀比較明顯,但是依然會有一些異樣,比如,很多腿部靜脈血栓患者前期都會出現“腿疼”,腦血栓患者普遍反映會出現頭痛、偏頭痛等。

記得做這些檢查:

1、生化檢查:主要是查找血管病危險因素,如脂代謝紊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

2、血管造影檢查:可發現血管狹窄及閉塞部位,顯示動脈炎、動脈瘤和動靜脈畸形等。

3、多普勒檢查:可發現頸動脈及頸內動脈狹窄、動脈粥樣硬化斑或血栓形成。

4、動脈彩超:可發現局部的斑塊及狹窄。

這些檢查價格也基本在百元左右,建議這個年齡段的人群,體檢時最好選擇添加。

體檢報告看什麼:如果檢查結果出現血脂異常、主動脈狹窄、動脈粥樣硬化斑等,都需要特別留意,再進一步進行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