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这件宫女跪坐双手执灯状的鎏金青铜灯,造型优美、结构精巧,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因上面刻有「长信尚浴」字样,故名「长信宫灯」。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她眉目纤细,端正秀丽,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头上梳髻,类似今日的盘头;发上覆巾帼,也就是头上戴的头巾。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左手握持灯座下,右手宽袖罩住灯罩,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身穿交领的内衣,外罩交领右衽长袍,衣襟由右侧向后掩卷,腰间束带,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双膝着地,跣足,足尖抵地以撑全身。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此灯结构颇为复杂,全器由宫女的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灯罩等众多部件组成,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但是设计十分科学,灯罩由内外两片弧形板组成,可开闭,灯盘可转动,用以调节光照的方向与亮度的高低。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宫女右臂高举,袖口形成灯的顶部,整个右臂起着烟道的作用,这样,烛火的烟炱可以附着灯腔之内以保持室内的清洁。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长信宫灯的灯座、灯盘、灯罩板及宫女的右臂和衣角处刻有铭文9处,共65字,分多次刻成。内容包括灯的重量、容量、铸造时间和所有者等。据灯上的铭文,此灯的所有者几经变化,最后到了窦绾的手中,成为她过世后的陪葬品。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灯上的「阳信家」字样有六处,应是指的汉武帝的姐姐阳信长公主家,据推测阳信长公主将此灯献给了窦太后。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上部灯座底部周边铭文上的「长信尚浴」中,长信指的就是窦太后所居的长信宫。窦太后是文帝之妻,景帝之母,武帝的皇祖母,具有很大的权势。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内者」为少府官名,归长信宫尚浴府使用。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长信宫灯出于窦绾之墓,因此,窦绾可能与窦太后有亲属关系,由窦太后赐予她。当然,中山靖王刘胜为汉武帝的庶出兄长,也不排除是刘胜从其他渠道获得这件珍贵非常的铜灯。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在汉代的众多灯具中,长信宫灯是最复杂、最精巧、最优美,同时将环境保护与整体造型设计完美融合在一起的稀世艺术珍品,是国家明令禁止出国展出的第一批六十四件国宝级文物之一!

两千年前集精美与环保于一身的鎏金铜灯被国家明令不准出国展出

注: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