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未來30年,人們一天可能只需要工作3-4個小時,你怎麼看?


馬雲:未來30年,人們一天可能只需要工作3-4個小時,你怎麼看?

今年4月25日,馬雲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大隈講堂中提到:

“無論你喜不喜歡它,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都在發展。20年後,很多工作都會被機械和機器人替代,人工智能會讓機器變成和人一樣,技術正在改變世界。製造業不再創造就業機會,服務業將創造所有的工作崗位。未來30年之後,人們一天可能只要工作三四個小時,一週只要工作4天。”

馬雲意識和觀點,常常讓吃瓜群眾一時很難理解。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馬雲的眼界,讓他擁有了超前的思維。那麼今天我們又該如何來看待“未來30年,一天只需要工作3-4個小時”?小編表示:希望這一天在有生之年快點到來!

正如馬雲所說:未來30年,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內容。

比如:重複性且技術含量較低的工種。因為就在去年9月,世界第一家全智能工廠在東莞誕生,已經取代了3萬勞動力。再比方速加網的智能平臺和數字化工廠,相比傳統機械加工,物聯網和大數據的利用讓產能分配更加合理,同時平臺化的管理,提高了溝通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的投入。

人工智能和機械的廣泛運用,也會讓人們動手乾重體力活的機會越來越少,勞動效率提升了,人就會有更多的時間來休息。或許我們可以瞭解一下,美洲和東北的農場主他們農業生產過程中,機械作業的程度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機械的高效率,會讓人們有大量的時間節約出來。最近國內外各大企業,都在研究自動駕駛汽車。那麼未來代駕,司機等職業的就業人數會不會減少呢?

當然也有人覺得:中國製造業還處於一個比較落後的水平,30年的時間對我們來說太短了。

關於這個話題,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