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不能明智

大B是個江湖中人,肩上紋著好長一條龍。

隨著年紀日長,最近不大搞的動生猛海鮮、吃喝嫖賭了,竟然讀起了書。

讀的蔣介石、戴笠。

一張嘴就是中正如何如何,雨農如何如何,讓人聽得一愣。

尤其這位哥能化腐朽為神奇,將自己出來混的經驗與書本上的故事互相印證,講出一套一套的道理,更是讓人聽得一愣一愣。

比如他說,老蔣能弄成大事,就在於他年輕時是個混子,三教九流都精通,青幫洪門都熟絡,所以蘿蔔大棒都耍的好。戴笠亦復如是。

讀史不能明智

我看他眼神中淡定又帶著篤定,確實是想認真聊聊這個事的意思。

於是就問他:當年江浙小混混起碼上百萬,上海青幫弟子數以十萬計,論江湖地位,論勢力大小,論頭腦手段,論心狠手辣,蔣、戴都是不起眼的角色。為什麼他們倆混出來了?

大B哥眨眨眼,沉默。臉色是給你兩分鐘,繼續逼逼。

我說,人們讀歷史,往往是倒果為因。

大B哥雙手環抱於胸前,問:啥意思?

我說,老蔣成功了,所以我們將他的人生從後往前推,推斷出他長時間當過混混,這種經歷可能對他的成功具有巨大推動作用;

M先生成功了,所以我們將他的人生從後往前推,推斷出當農民、胸懷大志、愛讀書、意志堅定就可能成為一代偉人;

馬雲成功了,所以我們將他的人生從後往前推,推斷出復讀兩年、師範專業、流利英語、敏銳好奇心、能噴能忽悠就可能成為首富。

只是,與老蔣同時代同區域的混混百萬計,M先生時代倔強如鐵的湖南農民一抓一大把,和馬雲相似經歷的雞血人才滿地都是。有幾個人做成了他們的事?

我們假設老蔣年少時是百裡挑一的傑出人物,那麼當時有一萬個混混和老蔣能力相似。老蔣去日本上軍校、遇到孫中山、出任黃埔軍校校長、搞定江浙財閥、迎娶宋家三小姐、中原大戰險勝、高層鬥爭意外勝出、抗日戰爭爆發、西安事變等等每一次大事件,都是一次躍龍門。

每躍一次,有多少人要被刷下來?

每一次跳躍,有誰有絕對信心一定跳過?

為什麼是他每一次都成功著陸?

讀史不能明智

大B哥臉色一變,問,為什麼是他?

我說,我們認識這個世界,往往把它歸納成一個簡單的因果關係。比如你認為老蔣當過混混,導致他具備當總裁的能力;有人認為他當過黃埔校長,所以拿下軍政大權;有人……

這些都是其中的一個因,無數個因聚集在一起,結出了蔣中正這個果。這些因緣中有一個細節變動,整個結果都有可能產生變化。

那麼,為什麼老蔣能匯聚起這些因緣?

因為因緣要看三世,前世,現世,未來世。

老蔣前世種下了無數個因,這輩子結出了這個果。

讀歷史,就是讀人,讀事。

我們觀察身邊的張三李四王二麻子,也是在讀歷史。

我們看到張三賣古董發了財,李四開煤礦敗了家,就能得出結論:古董生意能幹,煤礦生意不能幹嗎?

武大郎如果讀過《水滸傳》,就能得出結論:燒餅行業不能幹,鄰居不能有姓王的媒婆嗎?這就能避免他們夫妻關係的破滅嗎?

讀史不能明智

歷史記載的是大人物、大事件。

本質上還是大張三、大李四、大武大郎,在風雲際會的時候,如何選擇,如何做事。只是他們比我們常人更聰明、更高明,所遇的事更復雜更急迫。

從片面的人、事經驗中推導出的簡單的因果邏輯並不是真相,並不能開啟我們的智慧。

讀史就是讀人、事,能讓我們看到一些經驗,但並不能開啟智慧,甚至很容易帶給我們錯誤的認知。

只有當你掌握人、事背後的因緣聚散的規律時,才算讀史明智。

大B哥聽完後點了點頭,說,屁,你們年輕人懂個毛。我跟你說,說一千道一萬,江湖經驗最重要。想當年我在菜園街,一把西瓜刀,從南砍到了北,從北砍到了南……看到我開的大奔了沒有?……你看看我身上這刀疤……你懂個屁……

讀史不能明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