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開」點亮司法公開的新媒體之光

「司法公开」点亮司法公开的新媒体之光

從山東省各級法院的審判法庭到億萬群眾的指尖掌心,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山東高法”帶領山東全省法院新媒體搭建起了溝通法院與群眾、民意與司法的橋樑。

近年來,山東法院積極運用新媒體手段回應公眾期待,提升司法透明度與公信力。目前,山東高院已入駐微博、微信、今日頭條、澎湃問政等10多個主流新媒體平臺,總粉絲數240餘萬,年閱讀量超過4億,成為在全國叫得響的政法新媒體品牌。

大案要案微博直播 打造精彩法治公開課

“比追美劇都激動人心!”“太精彩了!抓緊更新啊!”“點了外賣,守在這裡等更新!”一條條評論出現在於歡案微博直播評論區。2017年5月27日,“@山東高法”微博全程直播於歡案二審庭審,吸引了全國數千萬網友追看熱議。

從早上8點到晚上23點,15個小時“@山東高法”微博持續不斷釋放庭審信息,於歡案的案件細節被一一還原,整個過程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律政大劇,網友們直呼過癮。網友“@奔向那一片炙熱的大海”評論道:“辛苦了,這個工作強度真的不是蓋的,本次審判帶來的全民普法必然是共和國法制史上濃重的一筆。”大眾網總編輯朱德泉在微博下評論道:“山東高院拿出了‘圖文+視頻’的可視化直播,體現了透明司法滿滿的善意和誠意。唯有公開,才能將輿論衝突轉變為司法與公眾的互信互動,從而形成一堂普法釋法的網絡公開課。”

據不完全統計,於歡案庭審期間,“@山東高法”發佈微博134條,轉發評論超過15萬,總閱讀量超過2億。全國30多家主流媒體和200多家知名自媒體發佈報道,對法院主動利用微博庭審直播表示肯定和讚賞。知名自媒體“長安劍”發表文章稱:“通過公開的庭審,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這就是法治公開課的意義。”知名自媒體“俠客島”評論道:“公開的釋理說法、及時的文書公開、全面的庭審直播,讓於歡案的二審以透明的方式走入民眾的視線之內。這種開放自信的司法心態,值得稱道。”

微博庭審直播一直是山東法院司法公開屢試不爽的“法寶”。在薄熙來案二審、聶樹斌案複查、平度縱火案二審、徐玉玉被電信詐騙致死案等多起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大案要案審理中,山東法院都主動利用新媒體,披露案件審判信息,回應群眾期待。事實證明,這樣的做法不僅打消了公眾對“暗箱操作”的擔憂,使社會輿論趨向客觀理性,更增進了司法與公眾互信,讓人民群眾從內心認可並支持司法機關依法作出的裁判,最終實現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推進法治建設不斷前進。

3年多來,“@山東高法”新媒體通過微博、微信和頭條號等回覆網友留言、解答諮詢、反饋意見建議2萬餘條次。

整合三級法院新媒體 打造新媒體航母矩陣

“真是開眼了,沒見過欠錢不還還這麼囂張的!”一網民在“@山東高法”直播頻道下評論道。

為進一步營造強大執行聲勢,5月17日,山東高院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執行局聯合舉辦了第一期“決戰執行難”全媒體直播活動,對濟南、淄博、德州三地市4家法院的一批執行案件,實行強制執行、宣佈拘留等有關執行活動現場直播。“@山東高法”作為主會場,率全省三級法院150餘家新媒體平臺進行聯合直播,吸引了1800餘萬名網友在線觀看。

在濟南市歷城區某小學附近一處超市裡,法官對長期躲避執行的高某夫婦二人進行強制執行。高某情緒激動,拒絕履行義務,甚至口出惡言,執行法官當場對高某夫婦實施強制措施,帶回法院作進一步處理。

“絕對不能便宜了這些囂張的‘老賴’!”“這麼厲害就該讓法警治治她!”網友紛紛評論道。

山東法院的新媒體建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自2009年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人民法院開通了全國政法系統的第一家微博以來,山東各地法院一直在積極搭建新媒體平臺,“@濟南中院”“@菏澤中院”等已成長為全國知名政法品牌。目前,在山東高院的統籌協調下,山東省、市、縣區三級法院已全部開通了微博、微信,入駐今日頭條、企鵝號、澎湃問政、網易號、一點號,矩陣間融合聯動能力顯著增強,輿論引導和輿情處置能力不斷提升。在人民網輿情檢測室提供的“全國政法新媒體排行榜”中,山東法院系統新媒體佔據了“半壁江山”。山東法院新媒體矩陣的建立,為共同開展法治宣傳、協同引導輿情、提供便民服務等工作提供了強大的平臺支撐。

“政法新媒體的矩陣塑造需要從增強內容質量、提升服務品質和創建品牌價值三方面著力,在典型案件宣傳、主題活動推廣、重大輿情引導上實現上下聯動,同頻共振,形成山東法院的新媒體效應。”山東高院副院長段大偉說。

加強宣傳隊伍建設

打造強有力的新媒體團隊

傅德慧是“@山東高法”新媒體工作的負責人,石慧、王金山是新媒體工作人員,他們以對這份工作非同尋常的摯愛,堅持365天不間斷維護,從增加新媒體原創作品數量到內容形式的創新,從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到與網友溝通等,付出了常人無法付出的艱辛和勞動。

幾年的實踐讓傅德慧感覺到,網友的需求在悄悄變化:“公眾對司法信息的需求呈現多樣化,我們不僅要向當事人公開,還要向社會公眾公開;公眾不僅要求知悉裁判結果,還期待了解裁判理由和依據;公眾的身份也從被動旁觀型向主動參與型轉變,希望親身感受和參與司法活動過程。”

上午9點是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新媒體工作室的例會時間,3名新媒體小編聚在一起,討論當天要發佈的內容。對於“@濟南中院”來說,受網民歡迎的好作品,是編輯們不斷交流、碰撞出來的。新媒體內容必須保證每天“新鮮製作”,這也是對編輯團隊新聞嗅覺和原創能力的考驗。

要打造有影響力的新媒體品牌,必須要組建一支強有力的採編團隊。今年,山東高院專門印發了《關於統籌整合全省各方面力量切實提升法院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意見》,要求將加強法院新聞輿論工作作為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內容,主要領導親自抓,補充人員力量,加強基礎裝備,提高新聞宣傳工作能力;加大對法院幹警的新聞輿論培訓工作,強化新聞輿論意識,加強和改進新媒體工作;著重提升新媒體團隊的原創能力,注重挖掘典型案例、典型事蹟和典型人物,以微視頻、微動漫、H5、音樂短劇等形式呈現給廣大網民,打造令人耳目一新的法院宣傳特色產品。

“我們將不斷深化對網絡傳播規律的科學認識,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提高新聞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全省法院工作實現新發展、開創新局面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9月3日,山東高院院長張甲天在黨組擴大會議上如是說。

記者:鄭紅軍 通訊員:袁粼

本文載於10月22日人民法院報頭版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