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詐騙大潮來襲 請接招!

“双十一”诈骗大潮来袭 请接招!

伴隨著“雙十一”網購狂歡盛典的臨近

多家網絡電商平臺陸續開展

“搶紅包、付定金”等促銷活動

大大刺激了網友的消費慾望

與此同時

一些不法分子也瞄準了這一時機

...

警方結合以往雙十一前後通訊網絡詐騙案件的發案情況,分析以下幾類網購交易類詐騙案件很可能多發,請廣大市民引起重視,謹防上當。

“双十一”诈骗大潮来袭 请接招!

案件類型

“双十一”诈骗大潮来袭 请接招!

(一)“快遞爆倉、訂單延遲、缺貨斷貨、包裹丟失”

由於11月11日當天交易量巨大,網絡系統容易出現延遲現象,不法分子以“快遞爆倉、訂單延遲、缺貨斷貨、包裹丟失”等理由假稱受害人的訂單需要退款、或者換一種支付方式,繼而誘騙受害人通過掃二維碼、直接支付寶轉賬、微信轉賬的方式付款,或是登陸釣魚網站輸入銀行卡號、密碼、手機驗證碼等轉賬。

典型案例:2017年11月14日,市民吳某在家中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為淘寶客服,稱“雙十一”發貨量太大,導致吳某購買的貨物斷貨了,需要幫吳某辦理退款手續,後吳某點擊對方發來的一條網址鏈接,並填寫自己的銀行卡賬戶、密碼及身份證號碼,後發現銀行賬戶被扣款6000餘元。

(二)“商品質量不合格可退款”

此類案件多發生在購物後3-5天,不法分子冒充網店客服,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受害人電話號碼、收貨地址等購物信息,後以商品質量不合格,可以幫受害人雙倍退款為名,騙受害人到網絡小額貸款軟件申請貸款,並將銀行卡信息、驗證碼等告知,從而轉賬詐騙。

典型案例:近日,市民趙女士接到一個電話,對方以趙女士近日在網上購買的褲子質量不合格,可以雙倍退款為由,要求趙女士下載小米貸款APP,以需要實名認證為由要趙女士在軟件商貸款1萬元,並將收到的銀行轉賬驗證碼發給對方,後趙女士發現自己銀行卡賬戶上被轉走1萬元;之後趙女士並未收到所謂“退款理賠”,便再次詢問對方,對方假稱要換種方式,通過QQ充值也能退款,於是趙女士又按照對方指示,向對方提供的兩個QQ號碼分別充值1萬元,對方繼續讓趙女士下載百度貸款APP,後趙女士發覺被騙。

(三)“預售、優惠鏈接、內部返現”為名的木馬病毒

不法分子以“預售、優惠鏈接、限時搶購”等多種藉口為誘餌,向受害人群發短信,內容附上一條含有木馬病毒的網址鏈接,騙受害人點擊鏈接“領取優惠”。如果受害人點擊鏈接,木馬病毒就會植入手機竊取用戶綁定銀行卡、通訊錄、支付寶等信息。

(四)以“兼職刷信譽”為名詐騙求職者

網店信譽、寶貝評價素來是眾多網友購買物品時的首要參照指標,為此許多網店為了攢人氣、提高信譽不惜花錢僱人以虛假交易的方式作出好評,由於網絡虛擬交易無需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些不法分子瞄準這一漏洞,打著“兼職刷信譽”的旗號騙受害人多次支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此類詐騙手段出現案值增大的趨勢,犯罪分子以完成多重任務、查不到訂單需要重新刷等各種理由騙受害人通過支付寶、微信等多種途徑止付。

典型案例:2017年10月23日,市民朱某在家中收到一短消息:“您好,時間 不限,每天在線2-3小時即可。底新(50-80)適合學生,寶媽,上班族QQ:331*****07”,朱某對方QQ好友後,對方稱可以提供網店刷單提成,向朱某發佈三單共9次任務,又以訂單凍結等理由共騙受害人通過京東商城微信支付、微信充值卡、支付寶支付等共轉賬49筆,損失價值54000餘元。

(五)以“誤操作為代理商”為由詐騙會員

市反詐騙中心監測到近日此類手段有多發趨勢,犯罪分子自稱是京東商城、天貓客服等知名電商平臺工作人員,以對受害人的賬戶誤操作為代理商、需配合銀行解除每月扣款為由騙受害人匯款轉賬。

典型案例:2018年10月18日,王某在家中接到電話,不法分子冒充京東商城工作人員謊稱誤將受害人的會員信息在京東商城操作成為代理商,並稱可以幫王某轉農業銀行客服取消代理商綁定,後又冒充銀行工作人員騙取王某信任後,要求其通過手機銀行進行資金驗證,後發現被騙轉賬6萬餘元。

(六)以“網店押金”為名詐騙賣家

針對網店新手賣家,不法分子冒充網站客服與受害人聯繫,稱其新開店鋪需繳納押金、保證金等,取得事主信任後要求事主登陸釣魚網站或是直接匯款。

典型案例:2017年10月15日,市民陳某用手機上網想開網店,有一自稱是淘寶客服稱可以幫其辦理業務,需要先交押金,後對方通過支付寶掃二維碼支付給對方1000元,後對方稱還需交假一賠三服務項目費,遂發現上當受騙。

“双十一”诈骗大潮来袭 请接招!

警方提醒:雙十一 冷靜買!

“双十一”诈骗大潮来袭 请接招!

1、注意支付安全。由於各種網商的平臺支付方式不同,消費者要做到在熟悉各種支付功能的基礎上再進行支付。如果在網絡購物時突然發生不能交易的問題,最好先中斷支付,撥打官方客服電話進行核實後再操作。對於支付寶、微信直接對個人賬號轉賬,掃二維碼付款、手機銀行或網絡銀行轉賬“驗資”一定要慎之又慎,來歷不明的網絡鏈接不要輕易點擊,大多數情況下騙子都是通過以上繞過平臺支付的途徑來實施詐騙犯罪。

2、一定要注意甄別賣家。由於網絡賣家沒有固定地址和固定電話,所以不要輕易交易,特別是對於當下比較流行的微商、公眾號店鋪等要加以甄別。同時在交易時一定要通過電商平臺提供的聯繫平臺跟賣家進行溝通,以及保存好聊天記錄,不要輕易聽信對方更換為諸如QQ、微信等聯繫平臺,不要點擊對方發來的網址鏈接。

3、網購時要保護好自己的網銀。網銀或支付寶裡不要存太多錢,設置的密碼級別要高,最好取消免密支付功能,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支付漏洞。銀行卡密碼、手機收到的驗證碼信息不要告訴任何人,一旦發現被騙要立即報案,保留網絡聊天記錄和圖片,便於警方收集線索。

4、網購大宗商品時一定要謹慎。比如汽車等大件消費品,消費者一定要事先到實體店詳細瞭解所要購買的汽車,有具體意向後,可通過網絡購買。購買過程中更要看清楚條款,包括車輛型號、取車地點、交付時間等相關責任義務。

最後,

祝您購物愉快~~

“双十一”诈骗大潮来袭 请接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