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真正可怕的是,我們對美的認知標準千篇一律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暑假開學後,不少同學都發現:呦,自己的同學也跟自己一樣,變樣了。

這不是開玩笑。整形的勢頭,如今早已經從娛樂圈、網紅界,刮到了校園。

前幾年,還是大學生和準社會人趁暑假扎堆做整形,如今,就連高中生們也開始迫不及待了。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過度關注外表,對自己的顏值產生焦慮,使得當今社會加入整形隊伍的人越來越多,年齡也越來越小,有的家長甚至主動帶孩子去做整形,理由是“為孩子未來找工作和找對象提前準備”。

長得不夠美,人生就會落後於別人了嗎?究竟美麗該如何定義?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微整形——一項必做的“暑假作業”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最近這幾年,每到9月開學時,學生趁暑假做整形的新聞都會如約出現。

不同於以往的是,以前網友調侃“大學是座整形院”,而今暑假整形的大軍中,高中生成了最搶眼的新生力量。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近日媒體的一則新聞,更是驚爆眼球:

“我們班一共32個人,以前是單眼皮的女生,現在幾乎全都割了雙眼皮,有幾個男生也去割了,現在班裡單眼皮只剩下七八個人。”成都高二學生小曾說,今年暑假,她也終於去割了雙眼皮,“完成了一個心願”。

和以上高二學弟學妹相比,更多的高三畢業生選擇在高考後悠長的假期裡做整形。畢業旅行和學駕照已不是最重要的了,他們期待的是以新面貌開始自己一段新的人生歷程。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和以上事件相呼應的,是這樣一種現象——在中國,

為了變得漂亮去“挨刀”的人不僅越來越多,而且年紀越來越小。

國外媒體報道,和美國相比,在中國整形的人要年輕得多,一半以上不到25歲。去年在中國接受整容手術的800多萬人中,80%都是30歲以下,且大多為學生。

國內各大城市的整形醫院,更是在每年的暑假迎來各自的高峰期。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拿杭州整形醫院來說,在暑假期間,這裡每天要做幾十甚至上百例整形手術,其中80% 都是學生。而且近些年,高中畢業生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大概能佔學生群體的 50%。

這裡的醫生表示,學生群體整形,大部分做的是眼鼻手術,近些年來,男孩子來做整形的也越來越多,他們主要做的也都是眼鼻綜合整形。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在成都的一家醫院裡,不少學生是家長帶著來做整容手術的。美容科門診室外的走廊,家長和孩子在討論具體的整容項目。整個暑假,這裡的整容手術比平時增加了40%。

“我孩子上半年期末考試成績好,我打算讓她把鼻子墊高一點,更好看。”一位正在門診室外等待的家長說,她孩子雖然只有16歲,但是,“美麗是一種早期投資,要趁早”。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帶著“新面貌”進入大學的孩子,還有更多理由繼續美下去。前幾天,鄭州一所大學的一個女生,最近就跟自己的母親要6000塊錢要去整形,她的理由是,希望自己在大學畢業後,能借助容貌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可憐這位靠蹬三輪車養活殘疾的丈夫、供子女讀書,勉力維持一家生計的母親,怕影響孩子的未來,思慮再三還是咬牙去借了錢,給自己閨女 “提升個人形象”。

蹬三輪的母親借錢給女兒去做整形,雖然讓人心酸,可相比起來還不算差。有的女大學生為整形去借“整形貸”甚至裸貸,那就是悲劇了。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去年就有媒體報道,蘇州一個女孩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漂亮,去網貸平臺上“裸貸”了8萬塊去做整形。結果沒能力還錢,偷了室友的財物。

這還不是個案,為了當“網紅主播”賺大錢,被坑去做“麗人貸”“整形貸”的女孩,更是數不勝數。

從好萊塢傳來的“美人制造”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那麼,整形之風,究竟緣何盛起?

其實,自從人類有了審美意識,對美的追求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雖然不少人認為整容手術是現代現象,可它的歷史卻比大多數人想象得長。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只不過,整形最初是為了救死扶傷。無論是從中國宋代就有的“義眼術”(指安裝假眼),還是兩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拯救被戰火毀容的傷員,整形手術自誕生,便一直扮演著“救死扶傷”和幫助毀容者心理重建的醫療角色。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直到這股風,刮進了名利場,整形開始成了一種投資。

好萊塢的明星和金主們發現,外貌和身材也是一種“財富”,當美貌可以修改時,更多的明星選擇改變自己的容貌和身材,迎合大眾對她們外在形象的要求。

在上世紀20年代,美國的摩登女郎還沒流行豐乳肥臀,可是到了50年代,人們開始喜歡身材性感的金髮女郎形象,這讓像夢露一樣的女星,開始精細雕琢自己的容貌和身材,迎合大眾的口味。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明星如此,平民自然跟風,隨著整容技術的發展,以及整容的普及,普通大眾也愛上了整容術。早在2014年,全球每年就有2000萬例整形外科手術。如今,每250名美國女性中就有一名接受過隆胸手術,在巴西、韓國,有超過一半的女性選擇整形手術。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上世紀50年代,大胸逐漸成為了流行趨勢。圖為索菲亞·羅蘭(左)與好萊塢女性女星傑恩·曼斯菲爾德。圖源:People Magazine

在韓國的一些整形醫院,會有對整形患者的問卷調查,最常見的問題是“手術成功後最想做什麼?”答案有“尋找另一半”、“找工作”或是“上傳一張未經PS的照片”。

這些回答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實際上,如今的整形現狀與上世紀的好萊塢並無太大區別。

韓國的父親,會把整形手術作為給自己女兒18歲的成人禮禮物,希望整形能讓女兒提高未來成功的機會。中國的父母,如今也會這麼做。前不久,正在四川上大二的女學生,做完了眼皮、鼻子和下巴的三次整形。雖然她的母親為此花了5萬塊,但對女兒的新容貌,這位媽媽顯得頗為滿意,還把女兒的照片在朋友圈裡分享。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英國《泰晤士報》上個月也發表文章稱,整形已經超越“蘋果三件套”,成了越來越多中國家長送給將上大學子女的禮物。

中國某整形手術App發佈的報告顯示,接受整形手術的中國人,正以6倍於全球均值的速度增長,而且幾乎所有“患者”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

韓國人都沒聽過的“韓式整容”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如此飛速增長的整容需求,造成了整形行業的亂象。

一方面是整形的人太多,一方面是正規科班出身的整形醫生短缺,已導致使用偽劣藥品和無證診所迅速激增。而整形行業的亂相,並不侷限於此。

2012年,因爆出隆胸硅膠破裂率過高的醜聞,讓一度曾是全球第三大硅膠植入物生產商的法國PIP公司破產。這家公司生產的隆胸假體中文名叫“貝麗”,產品曾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全球知名的品牌尚且如此,小型美容機構和非法整形“作坊”裡用的藥械,就更觸目驚心。

假冒玻尿酸、肉毒素,在市面上氾濫成災。銷售一隻這樣的玻尿酸、肉毒素,獲利都能在千元以上。之前有媒體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獲得99份涉及“整形”及“假藥”的裁判文書,其中96起是生產或銷售假藥案。

假的不光是藥品,連“專家”也可能是假的。託好萊塢和日韓影視劇的功勞,10年前中國的整形產業就已經超過了24億美元,國內整形市場雖然最早由歐美和日本醫生開拓,可所謂的“韓式整形”卻一枝獨秀。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民國時期,中國的影星們就成了整形的“吃螃蟹者”

不少國內美容整形機構,都稱自家有韓國來的整形醫生,宣稱自己請來的醫生是韓國最頂尖的,什麼“韓國整容教父”、“韓國鼻王”。其實,來中國走穴的所謂大腕,在韓國不過是三四流的醫生,這是國內整形醫療界公開的秘密。

就連所謂的“韓式整形”這個詞,也是中國人自己發明出來忽悠自己人用的。中國美容與整形醫師協會副會長江華,在一次和韓國整形醫生談及“韓式整形”時,對方就一臉懵逼地說,在韓國從來沒有“韓式整形”的說法,也沒有統一的標準。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而一些非法整形機構裡拿錢買證的“專家”,更是給整形患者帶來了極大的風險。之前媒體屢屢報道,沒有任何醫學常識的人,花上一兩萬塊錢,只要一個星期時間,就能拿到一張韓國整形資格證書,搖身一變成了整形醫生。而他們割雙眼皮的技術,竟然是拿雞腿練出來的。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各種新的套路也充斥整形行業。近日,鄭州一家整形醫院的高管向記者爆料稱:如今網上眾多整形APP上的成功案例,很多是整容機構自己的員工假裝患者,編出來的。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在一個“切開雙眼皮”的日記模板中,其內容以“整容者”的自述與自拍為主。在其自述中,該整容者說明了自己切雙眼皮的原因,並記錄了切雙眼皮後的各種情況,但最多的還是說醫院專業、人員熱情等,而同一個“成功的整容案例”,會在不同的時間段被上傳至不同的整形軟件上。

良莠不齊的市場,帶來的是諸多整容失敗甚至是因此喪命的悲劇。2010年“超女”王貝,在武漢一家整形醫院做手術時意外死亡,當時引起極大的輿論關注。而整形手術的意外和整形失敗變“毀容”的種種案例,也讓“微整形”成了“危整形”。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整形之後“萬事大吉”?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除了以上提到的種種風險,還有一個隱性的因素,一直被人們忽略。那就是,整形會上癮,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

那些幸運整形成功的人,除了要面對不斷繼續維持的問題,還會面對對自己外貌強迫性批判的心理問題。

就拿微整形“神器”玻尿酸來說,雖然它能填充面部還能去皺抗衰老,可注射玻尿酸整形並非永久性的,效果大概能維持4~6個月,而且隨著年齡越大保持時間也會越來越短。想要保持微整的好效果,那就不斷的打針吧。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香港媒體曾形容王祖賢的臉是整形的“膠面”

除了技術上的原因需要維持之外,做了整形的人,更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不夠完美的地方。好比割了個歐式雙眼皮,但跟自己亞洲人長相不搭,為了更協調,就要去把鼻子墊高、讓臉型變得瘦長、五官立體,才能夠搭配這雙歐式的大雙眼皮。

第一次整形後,人們就會陷入發現缺點,繼而整形調整的無限循環之中。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這種過度在意自己的外貌甚至可能導致疾病。比如一種叫做“軀體變形障礙”的心理疾病,患者會把自己的外形缺陷放大,並陷入焦慮和強迫行為的泥潭。他們往往會強迫性整容、強迫性以第三視角觀察自己的外表和舉止,以及強迫性懷疑他人注視自己等不適應行為。

大連一個女孩在一次相親之後,得知自己心儀的男生嫌她眼睛小開始,就踏上了漫漫整形路。從那之後,她似乎患上了強迫症——越來越在意容貌。她甚至會在相親時旁敲側擊地問對方, “他們說我哪裡不好看,我就會去整形。”她說,有時對方可能只是開玩笑,但卻讓她苦惱不已。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可是,通過整容改善外表,就能驅散這種苦惱嗎?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即使在接受整容手術之後,絕大多數患者的焦慮症狀也依然無法得到緩解,甚至反而加重。

誰在定義“美麗標準”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其實,讓整形者“生病”的,恰恰是這個社會。

地鐵的廣告牌、雜誌封面、電視裡、銀幕上,到處都在宣揚“美”的標準和因為美麗而提升的附加值。而這些美人,卻總是讓人感覺似曾相識。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韓國小姐選美,20強選手“撞臉”,被戲稱為髮型大賽

1924年,《紐約每日鏡報》在一則廣告中提出了一個聽起來有些冒犯的問題:“誰是紐約最醜的女孩?”廣告中承諾,會有一名整形外科醫生讓這位不幸的贏家“變成美人”。

從整形外科手術由彌補毀容患者的缺陷變成一門製造“美麗”的生意開始,這個行業就一直在引導人們的審美觀。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外貌協會”,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客源和滾滾而來的財富。

現在影視劇偏愛小鮮肉和網紅名利雙收,哪個背後沒有資本的影子在操縱呢?對於資本來說,流量為王,而用顏值吸引關注,是最容易走的捷徑了。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大眾也被洗腦,產生了“顏值即正義”的錯覺。據最近一份問卷調查顯示:62%的人有整形的意願,其中49.5%是“想變得更美”,38.5%是因為“形象好更好找工作和找對象”,而76.7%則是因為“身邊有同齡的朋友或同學進行了整形”。

其實,追求漂亮是人的天性,整形也無可厚非,因為每個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真正可怕的是對美的認知標準千篇一律,是價值觀的單一,片面認為美貌是生活、愛情和事業唯一重要的“通行證”,而其實以上無論是哪一樣,都需要付出一番心血去經營,哪能只靠著美貌就有捷徑可走了呢?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這兩天,很多媒體都在報道一個“最美麗的新娘”。這個正在度蜜月的護士,在旅行途中遭遇一起車禍,她從起火的客車裡搶出一個個乘客,又用自己的醫護專業技能搶救傷員,親手救下了4個人的生命。

這個顏值不低的女孩,被網友一致讚美心靈和容貌一樣美麗,而那個遛狗不栓繩,反而毆打孕婦的小網紅,即便擁有一副精雕細琢的“美麗”面容,也並沒有獲得“顏值即正義”的赦免。


你所謂的“韓式整容”,連韓國人都沒聽說過


可見,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裡,美麗的標準,從來不是唯一的。

一味去迎合“顏值就是生產力”的“主流”價值觀,只會最終栽在過度重視相貌的大坑裡,失了自信,也失了徒手拼出一番天地的內在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