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存在色差的原因!

紅木傢俱的色差,原因主要在用料和選料的環節:

1、紅木新料與老料混用的色差

有些紅木工廠在選料的時候,把樹齡相差較大的兩塊木材(如下圖)用在一個面上,這個時候樹齡比較長的老料和樹齡比較短的新料就會產生明顯的色差。

2、紅木邊材與心材混用的色差

一般來說,同一根紅木上,靠近樹心的部分顏色比較深、靠近樹皮的部分顏色比較淺(如下圖),這個時候如果把邊材(甚至白皮)與心材混用,也會產生明顯的色差。

紅木傢俱存在色差的原因!

一方面,色差是木材天然美的標誌;另一方面,傢俱可視面過於明顯的色差也是手藝不過關的證據,因為通過細心的選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明顯色差的產生。現在很多紅木工廠,過於“依賴”後期油漆的彌補與造假,在選料環節上已經失去應有的標準。

實木的天然屬性決定了實木傢俱必然會存在一些色差,同樹種的木材因為生長環境、氣候、地理地質條件、光照、生長時間的不同,木材會呈現出不同的色澤與紋理。實木傢俱色差出現的一些常見的原因。

樹木不同部位之間存在色差

木材因生長的時間差異會導致樹梢和樹根部分的取材顏色深淺不一,樹根作為樹木吸收養分的主要部位,色素沉積較多,因而顏色較深;而高高在上的樹梢,色素沉積較少,自然顏色較淺;處於中間部分的樹幹,顏色也是比樹根淺,比樹梢深。看下圖,較粗的靠近樹根,顏色較深;較細的靠近樹梢,顏色較淺,如果實木傢俱在隨機拼接組合中,有不同部位的取材,有色差就是一定的了。

樹木邊材與心材的色差

樹木的邊材是指靠近樹皮,具有輸送和貯藏營養物質的功能部分,其特點是材色較淺,水分較多,容易蛀蟲、腐朽,是原木中材質較差的部位。心材是樹木中已不含生活細胞的中心部分,其貯藏物質已不存在或轉化為心材物質,顏色通常較深,無輸導樹液與貯藏營養物質的功能,是對整株植物起到支持作用的部分。

紅木傢俱存在色差的原因!

在實木傢俱中,品質好的高端的實木傢俱一般不會選擇邊材部分,而是選擇去掉表皮和邊材的中心材,這樣的實木傢俱耐力好、穩定,並且木紋均勻美觀。

紅木傢俱存在色差的原因!

加工方法不同導致的色差

原木的加工方法不同,獲得的表面紋理是不一樣的。通常經過切割,可以獲得三種切面,即徑切面、橫切面與弦切面。橫切面是指與樹幹主軸相垂直的切面,即樹幹的端面,可用來觀察各種軸向分子的橫斷面和木射線的寬度,它是識別木材最重要的一個切面。徑切面是指順著樹幹軸向,通過髓心與年輪垂直的縱切面,在橫切面上看,凡是平行木射線的縱切面都稱徑切面,在這個切面上的木射線都呈斷續條狀與年輪相垂直。弦切面是順著木材紋理,不通過髓,而與年輪相切的切面,這個切面的木射線呈現細線狀或紡錘形,V年輪構成花紋。

紅木傢俱存在色差的原因!

在生產過程中,把板面與樹幹同心圓切線之間夾角在45-90度之間的稱為徑切板,夾角在0-45度之間的稱為弦切板。由此可見,加工方法不同而造成的不同木紋的實木板件拼在一起,視覺上必定會出現色差。高端實木傢俱在加工的過程中都會選擇順紋的徑切方式拼接,這樣也會很大程度減少實木傢俱的色差。

安裝因素導致的色差

由於原木資源的生長週期都較長,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成材期,所以即使木料有色差,一般木匠也不會隨意浪費。木工師傅在安裝的過程中會將相似或相近顏色放在一起,或者把色差大的木料藏到隱蔽的位置。

紅木傢俱存在色差的原因!

面漆吸收程度不同引起的色差

每一顆樹的生長環境不同,本身的結構也會有所差異,會出現不同的色澤和紋路,當木材拼接在一起後,在刷面漆的時候,會因為木材的吸附程度不一而導致的一些色差。

紅木傢俱存在色差的原因!

綜合以上幾點來看,實木傢俱包括紅木傢俱,存在一定的色差是合理的,也是實木本身自然屬性的一種表現,但實木的色差可以通過後期的工藝來改善與適度控制,如果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的色差就屬於實木傢俱製作品質的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