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彝族美女,是王小丫发小,比王小丫早到央视却未能走红

沙玛阿果与王小丫同出生在四川大凉山,沙玛阿果是四川大凉山彝族的后代,姓沙玛,因家里人都亲昵地称她的名字阿果,后来就这样叫开了。王小丫的父亲一直在四川的大凉山工作,曾任《凉山日报》总编辑。

她是彝族美女,是王小丫发小,比王小丫早到央视却未能走红

童年时代她们是最好的姐妹、伙伴和朋友。说来是巧合也是缘分,当时在她们的家乡拍摄电影《奴隶的女儿》,小阿果被选入饰演一个角色,而电影编剧正是王小丫的父亲,她们就此相识。加之俩人的家也相隔不远,从此,她们一起玩耍,一起歌唱,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她是彝族美女,是王小丫发小,比王小丫早到央视却未能走红

阿果中学毕业后考上西南民族大学,毕业后到重庆市话剧团当了演员。在1989年到1992年的三年时间里演了许多影视剧。1992年,成都成立了有线电视台,喜欢“触电”的阿果就去试了一下,没想到这一试还被录用了。在那里她主持一个叫《影视博览》的节目,从此正式成了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1994年,阿果调入中央电视台。

她是彝族美女,是王小丫发小,比王小丫早到央视却未能走红

而那时王小丫还在四川一家报社当记者,王小丫中学毕业后进入四川大学学习经济学专业,1990年大学毕业后在《四川改革时报》报社当记者。1996年,在央视主持《半边天》的阿果已经对在北京站稳脚跟,她鼓励王小丫到北京发展。因为当时报纸经营不景气,加之王小丫觉得需要一次自我的“充电”,于是王小丫辞去记者工作进入北京广播学院研修电视文学。1997年,王小丫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一个叫“供求热线”的节目实习。

她是彝族美女,是王小丫发小,比王小丫早到央视却未能走红

1998年,央视经济节目改版,王小丫被调入《经济半小时》栏目做主持人。同年,在全国经济节目优秀主持人评比中,作为实习主持人的她凭借《经济半小时》获得第一名。王小丫令央视领导刮目相看,由此成为中央电视台正式主持人。自此,两个好朋友、好闺蜜成为了央视的同事。王小丫一直在财经频道,主持的节目如《开心辞典》《央视财经评论》《回家吃饭》等等,特别是《开心辞典》让王小丫一炮而红。

她是彝族美女,是王小丫发小,比王小丫早到央视却未能走红

而阿果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半边天》作为 央视唯一的女性节目虽一时捧红了诸多主持人诸如:张越、曹颖,也包括阿果。可是在2002年,也就是开播八年后停播了,阿果于是调入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在西部频道工作两年后又在在法律频道《心理访谈》做主持人。随着节目的变动,阿果也渐渐被熟悉她的观众遗忘。王小丫和阿果在工作中合作很少,但是只要有和家乡凉山有关的节目,她们都会一同出现为家乡捧场。

她是彝族美女,是王小丫发小,比王小丫早到央视却未能走红

王小丫主持生活服务类节目《回家吃饭》伊始,阿果前去做客,一同回忆乡愁往事,还一同做凉山酸菜汤。

她是彝族美女,是王小丫发小,比王小丫早到央视却未能走红

不过不管红与不红,有这样的好友一直陪伴在身边也是一种幸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