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们不敢触碰的现实,《天朝渣男图鉴》帮你们说了

编剧们不敢触碰的现实,《天朝渣男图鉴》帮你们说了



根据音乐剧《芝加哥》中一曲《Cell Block Tango》改编翻唱的《天朝渣男图鉴》是真的火了。原博主徒有琴微博被删前转发已达2万多次,而后续接力的推文,被删前转发量更达到了惊人的7万多。转发的人,不乏谷大白话等知名大号。


编剧们不敢触碰的现实,《天朝渣男图鉴》帮你们说了


为什么是《天朝渣男图鉴》?《Cell Block Tango》一曲确实选得好,但照着翻译来唱,恐怕达不到现在这个流传度。前天漫不经心打开看的我,和许多人一样,是被歌词震惊了。

《Cell Block Tango》是六个女囚在监狱的自述。比起因老公无用、出轨等原因而动手杀夫的原版,《天朝渣男图鉴》无疑是高度浓缩了中国社会现实,强化了犯罪动机,六种方言更突出了故事的普适性,成为了《芝加哥》一剧最好的本地化宣传。

开头的 “胡同,萨克斯,龟儿子,哔哔,十四楼,妹儿睡着”是故事的关键词,中文版女囚们的杀人(或被入狱)原因五花八门:

胡同:东北话的老公背着她乱搞,用“胡同”做暗号点评厚厚一本子睡过的人;

萨克斯:上海话的老公家暴,用萨克斯打妻子;

龟儿子:四川话的老公不育,把领养的儿子淹死;

十四楼:广东话的古惑仔男友逃难前,藏毒栽赃女友;

哔哔:湖南话的网约车司机前男友频繁骚扰;

妹儿睡着:山东话的老公杀了女儿结阴亲。


编剧们不敢触碰的现实,《天朝渣男图鉴》帮你们说了



看完大家的反应基本是:

1、卧槽,本土化处理太成功了,与原版形成了奇妙的互文,主办方是不是可以省下百万宣发费了(不用说,这是戏剧宣传);

2、现实有故事说得那么夸张吗?(然后很快被打脸,现实有更可怕的版本)

3、太阴暗了,不是煽动人犯罪吗?(《芝加哥》演了那么多年咋人家没事?)

4、丑化男性形象。(这是特指又不是泛指,为啥总有人对号入座?只能说好的作品总能让人“仁者见仁,淫者见淫”。)


编剧们不敢触碰的现实,《天朝渣男图鉴》帮你们说了



整个视频本身就够现实魔幻了,里面的网约车故事由于带入了某“哔哔”公司,直接被该公司以侵犯名誉权举报了——这就更魔幻了,加速了众人转发热情,以至于《天朝渣男图鉴》和“滴滴举报”携手上热搜。举报侵权是您的权利,但这么迫不及待,总感觉有点做贼心虚啊。


编剧们不敢触碰的现实,《天朝渣男图鉴》帮你们说了



“哔哔”举报固有助攻神效,但两次的被删,也透露了一个无可奈何的事实——这年头太现实的作品,总免不了戳中谁敏感的神经线,遭遇下架的命运。

但文艺创作者们就该这样妥协了吗?不,我觉得,总有办法的。就像某导演所言:枷锁再多,也总有发挥的余地。我担心的是束缚之下,大家都忘了生活本身的样子。


编剧们不敢触碰的现实,《天朝渣男图鉴》帮你们说了

美帝职业剧《新闻编辑室》,我国《翻译官》情何以堪


文艺创作本身就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甚至于,它在为整个时代发言,浓缩着创作者对这个社会各种现象的思考,说出人们想说的话,唤醒人们内心的情感。

而现在的问题是,好些作品总给我一种空中楼阁的感觉。戏剧这块,原创太刻意强调先锋和自我,变成了小群体的自嗨;而国外戏中文版许多也是照搬,完全不做本土化的移植,你觉得每个人都能代入到十九世纪某国皇宫贵族的生活吗?(sorry那不是他们的日常,戏票比电影票贵,人家也得考量下值不值啊)


编剧们不敢触碰的现实,《天朝渣男图鉴》帮你们说了



热钱涌入的电视剧就更可怕了,这年头谁都可以当导演编剧,花钱就能请大导演跑去拍烂剧,现代剧全是品牌植入,故事讲不利索之余,人设都立不住——请问为啥月租两千的房子像豪宅,穷鬼女主穿的是驴牌?


编剧们不敢触碰的现实,《天朝渣男图鉴》帮你们说了

《创业时代》的创业狗加班熬夜都要上妆,烤串位置恰到好处还不蹭到脸,一点都不real


老实讲,真对生活留心的话,什么日常琐碎和生活事件都能变成作品,娄烨的《浮城谜事》还是根据天涯热帖改编的,六六的《蜗居》就是紧扣大家关注的买房开展,当年大热的《我爱我家》说的就是北京城几口人的家长里短,尚敬的《炊事班的故事》取材就是他熟悉的空军连队炊事班。


编剧们不敢触碰的现实,《天朝渣男图鉴》帮你们说了



那么话剧呢?缔造中国话剧票房神话的,是1978年直面历史问题、打破思想禁锢的《于无声处》。演出时万人空巷、当年近2700个剧团搬演了这部戏。编剧宗福先就是根据自身经历和时代背景写的剧本,唤醒了沉默的大多数。“这出戏被炒得这么热,并不是我们的戏编得有多好,演得有多精彩,而是我们的戏演在了一个重要的时刻。”


编剧们不敢触碰的现实,《天朝渣男图鉴》帮你们说了



而现在,不说全景图,能够描绘出这个时代的冰山一角的剧都不多。港真,我也并不指望所有编剧都能创作出《人民的名义》这样的大热剧,但你们都有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场景,“螺蛳壳里做道场”,海外留学打拼、自主创业、婆媳矛盾、办公室日常、同学室友的小确幸、新乡村建设……那么多的题材,只要是真诚真实,有自己的思想,我就不信没有人捧场。


编剧们不敢触碰的现实,《天朝渣男图鉴》帮你们说了

《小时代》是典型的空中楼阁剧,带着仰视和滤镜刻画某阶层,细节都经不起推敲


我们真的太缺这种简简单单,寻常生活里打动人的作品了,以至于当年一部仍有瑕疵的《欢乐颂》,都能引爆全民讨论。

而我最厌恶的,就是如“哔哔”公司般假装没事发生,继续歌舞升平。河流再清澈,底下还是有淤泥的,拿来养种莲藕就是了,何必把水抽干?

人生本来就不是完美的,为什么非要在作品中人为制造出完美?忘了老子那句话吗?“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转换下说法,假如天下人都只会跟着影视戏剧讲美和善了,那这个世界本身,该丑恶成什么样子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