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ID:kaishujianggushi)

我当过一段时间的全职奶爸,后来虽然回归了职场,但我依然很享受带娃这件事,一有时间就跟儿子打得火热。

也正因为如此,我成为了老婆朋友圈里「别人家的爸爸」。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不止一位妈妈曾经对她表示过羡慕嫉妒恨,还经常有人问她:「能不能让你老公教教我老公,让他也爱上带娃?」

因为这个原因,我开始留意周围家庭带孩子的模式,发现不爱带孩子的爸爸竟然比我想的还要多。

我还发现,妈妈们虽然都喜欢抱怨自家老公不带娃,但多数人却并不知道他们不爱带娃的真实原因。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如果问她们,她们往往会给出「老公太懒」「妈宝男」等笼统答案,却并不了解爸爸们的真实想法。

也许有人会说:「做得不好就是不好,原因重要吗?」

但作为一名注重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宝爸,我要说的是:「这真的非常重要!」

因为弄清楚原因你才能对症下药,直击问题的核心,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那么,通过我的观察,加上对朋友圈上百位爸爸的「采访」,基本搞清楚了「爸爸不爱带娃」的真正原因:

01

你行你上vs我不行我闪

不知道有多少爸爸曾经被妈妈们吐槽过猪队友,说他们干啥啥不行,关键时刻只会拖后腿。

妈妈们也许只是习惯性抱怨,或者反向激励。

但是你知道吗?「小心眼」的爸爸们是会当真的呢!

被骂的次数多了,他们会觉得:「反正干也是被说,不干也是被说,既然这样,我乐得清闲。你行你上,我不行我闪一边还不行吗?」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老婆有个好闺蜜叫桃子,她的老公大志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小心眼爸爸」。

两家聚餐的时候,桃子忙着给孩子喂水喂饭擦嘴擦手,一会儿大宝要去洗手间,一会儿二宝要服务员手里的气球,把桃子忙得满头大汗。

大志却坐在旁边纹丝不动,不是对着一盘螃蟹大快朵颐,就是抱着手机刷个不停。

老婆几次暗示大志帮把手,好让桃子歇口气,他却无动于衷。

见我三下五下喂饱了孩子,桃子没好气地抱怨道:

「我们家大志要是有你一半我就知足了!他呀,是干什么都不行。上次我让他喂个孩子,结果喂得到处都是,又花了我半个多小时擦地洗衣服,真是帮了还不如不帮!」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吃完饭,我和大志带着孩子们去游乐场,让两位太太逛会儿商场。大志一个人照看着两个孩子,还不忘给孩子喂水擦嘴。

「看不出嘛,你带起孩子来也蛮细心的,平时可以在桃子面前多表现一下嘛。」我跟大志打趣道。

「她呀,根本就是看我不顺眼。在她眼里,我就是个笨蛋,干什么都不行,月子里我帮忙换尿布说我换得不好,洗奶瓶说我洗不干净。她干得好就让她干呗,反正我这种猪队友就是干得越多,错得越多,怎么样都免不了被唠叨。」大志无奈地说。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其实,不少爸爸都有着跟大志差不多的心态,总被老婆嫌弃是猪队友,干什么都干不好,积极性都被打击没了,还不如当个甩手掌柜。

现实生活中,这种「小心眼」爸爸还真不少呢!

想让这类爸爸爱上带娃,一个原则就是精神上多鼓励,技术层面多指导,多给他们创造锻炼机会,批评的时候就事论事,对外多夸奖少批评,才能让他们真正爱上带娃。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02

99%的妈妈都用错了引导方式

没有人喜欢「丧偶式育儿」。

作为妈妈,当然都希望爸爸参与到育儿的过程当中,一方面为自己分担压力,另一方面对孩子的成长也大有裨益。

可是通过我的观察,当爸爸们没有如伴侣所愿主动带孩子和做家务的时候,很多妈妈都选择了抱怨。

还有许多妈妈会转发有关爸爸带娃的文章给老公看,希望他们因此感到羞愧,良心发现,然后主动发生改变。

但可悲的是,这种方式对大多数直男老公来说:

根本,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教育心理学家洪兰曾经说过,男女的大脑构造是不同的,其思维方式也有着天壤之别。

比如女士如果希望男士记得结婚纪念日,就会故意暗示对方,或者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转发一些「仪式感很重要」「没有纪念日的生活不值得一过」之类的文章给伴侣看,希望对方看到能受到启发,然后悄悄营造浪漫和惊喜。

但,这一招对直男(尤其是婚后的直男)根本无效。

对于男士来说,直接告诉他们「纪念日那天要准备好鲜花和礼物哦」才是最靠谱的办法。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在带娃这件事上,爸爸们也需要这样简单粗暴。

妈妈们天天转发《世界正在悄悄惩罚不带孩子的爸爸》《爸爸带娃和妈妈带娃的区别》,是很难让他们良心发现的,还不如直接转发带娃技术贴给他们,然后直接写个便签纸:

「今天晚上你需要帮娃洗脸洗脚刷牙,在7:20喂一次水,读沙发上的三本绘本。」

把要求具体化,才能方便爸爸们直接执行。

03

长辈是否过度参与

一位女同事经常在午饭时间吐槽老公从不带娃:「下班后除了看手机就是打游戏,不管你再怎么强调爸爸带娃的好处,他都充耳不闻,看得我牙痒痒,真想上去踢他一脚!」

女同事们都表示深有同感,也纷纷吐槽自家老公不作为。

我也随口问了一句:「那你家孩子都是谁看的呀?」

「我婆婆呗!孩子也喜欢奶奶,每天跟奶奶黏在一起,当爸爸的也乐得当甩手掌柜!」女同事恨恨地说。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怪不得。

有长辈担任主要育儿责任人,做爸爸的又放心又轻松,自然缺乏主动参与育儿活动的热情。

这时候要做的不是去斥责爸爸,而是夫妻两人联合起来,先与长辈进行沟通,让长辈在下班后主动退出,将育儿时间留给父母,然后才有可能进行亲子互动。

在真人秀节目《育儿大作战》中,一位爸爸总是处理不好和女儿之间的关系,被迫做起了甩手爸爸。

经过专家咨询,发现孩子的外公对育儿活动参与过多,以至于占据了爸爸和女儿的相处空间。

后来外公主动退出,爸爸和女儿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改变。

所以,对那些长辈过度参与的家庭来说,首先要摆正父母和长辈的位置。大人之间做好沟通,才能真正为爸爸育儿创造条件。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04

让爸爸尝尝带娃的甜头

在不久前的《奇葩说》中有这样一个辩题:「爸爸如果每周陪伴孩子低于12小时,就取消爸爸称号,你支持吗?」

该提议得到了不少妈妈的支持,但也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

规定了爸爸陪孩子的时间,孩子就能得到高质量的陪伴了吗?如果爸爸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来陪孩子,那么不仅爸爸痛苦,孩子也很难真正享受这段亲子时光。

这就好比上班。

单位如果规定「每周必须工作满60小时」却不规定工作质量,那么员工们很可能多数时间都在磨洋工,如果拿不出工作成果,那么这样的考核标准就是无意义的。

作为一名爸爸,我之所以喜欢陪伴孩子,是因为这件事真的带给了我许许多多的乐趣。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跟孩子玩耍的时候,我经常感觉到自己也回到了童年时代,巨大的工作压力也得到了释放。

而且孩子的一言一行都非常有趣,大人想不到的话他偏要说,想不到的事他偏要做,几乎每一天都能给我惊喜,常常让我觉得不虚此生。

我们同小区的一位爸爸,原本不怎么喜欢带孩子,但是他太太喜欢拉着他跟我家一起组织亲子游,周末一起去海边玩沙之类的,我们两边就比赛搭城堡、拍皮球之类。

他表现出色的时候,他的女儿就特别崇拜他。

这让他特别有成就感,也慢慢喜欢上了跟孩子一起玩。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在带孩子的过程中,用心的爸爸一定能收获很多东西,当他们教会了孩子一项技能,收获了孩子的友情和崇拜,那种甜蜜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

当他们尝到了带娃的甜头,学会了享受这个过程,到时候你不让他带娃都不愿意,妈妈们也只有在一边吃醋羡慕的份儿了。

我们家就是如此,由于我们父子互动得太甜蜜,引发了老婆的妒忌,说我们天天撒狗粮给她吃!

所以,爸爸们不是不愿意带娃,只是尚未尝到甜头而已。

妈妈们先要弄清他们不爱带娃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拔除障碍,正确引导和激励,多接触榜样,相信爸爸们总有爱上带娃的那一天。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男人不想带娃,还不就是懒!哼~~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作者:奶爸牧原,曾是全职奶爸一枚,深深体会到带娃之苦与乐。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2000万孩子听故事大全 ,爸妈的育儿宝典,转载已获授权。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为了方便大家能找到我,特意做了个小教程~

我研究了上百位爸爸,想弄清他们为啥不爱带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