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壓患者可放寬控制目標

最新研究數據顯示,我國18歲以上成年人高血壓患者達2.45億,其中不到一半的人知道自己患病,超過40%的人未得到治療,高血壓的控制率低於10%。“在高血壓就診人群中,大多數病人並不知道如何配合醫生控制好自己的血壓,降壓藥物的使用並不合理。”在10月8日世界高血壓日到來之際,東城中醫醫院心腦血管科專家侯丕華就高血壓的治療、用藥、飲食等問題進行專業解析。

血壓標準並非人人相同

侯丕華表示,高血壓患者的主要治療目標是降壓達標,最終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併發症發生和死亡的總體風險。目前,我國設定的血壓標準:一般高血壓患者應該控制在<140/90mmHg,若高血壓伴有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血壓應該控制在130/80mmHg,高血壓伴有腦卒中者,血壓控制在<140/90mmHg,而老年高血壓患者,要適當放寬血壓控制的目標,只要收縮壓<150mmHg即可。

侯丕華特別強調,對於合併有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和慢性腎臟病的高血壓病人,因已有了上述臟器的損害,血壓要控制的更嚴格,才能更有效的保護這些器官,使其功能的衰減得以控制或延緩;而高血壓合併腦卒中的病人,因有腦動脈硬化,若血壓控制在較低的水平,可能會導致腦供血不足,血壓<140/90mmHg即可。

中西醫結合控制血壓可標本兼治

在同樣的生活環境下,為什麼有的人患高血壓、有的人冠心病、哮喘、或者中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人體個體差異。”侯丕華稱,中醫非常強調個體化、整體論治,即根據個人的體質、陰陽氣血失衡等進行內部調整,而非僅僅針對血壓、血糖、血脂等治療。機體整體協調統一了,自身抗病能力提高了,即可恢復健康。

治療高血壓,西醫降壓藥靶點準確、效果可靠,必須嚴格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按時、規律用藥;改變體質、治療患病的根源,需要中醫專家四診合參、辨證論治,兩者不可偏廢。侯丕華表示,“若能有機合理的取長補短、中西醫結合,則標本兼治。”即使用西藥控制血壓達標,運用中藥減少、消除臨床症狀,增強體質,在控制好血壓的基礎上,減少西醫的副作用、保護心腦腎,提高生活質量,從而達到最佳療效,改善遠期預後。

小貼士:

  • 輕微血壓升高不急於服藥

輕微的、非持續性血壓升高的病人可以不必立即服用降壓藥物,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血壓穩定且正常,如低鹽低脂飲食、適當運動、保持情緒穩定、睡眠充足、戒菸限酒等,加以中藥調治,可以觀察1-3個月,檢測血壓變化,或許不用長年服用降壓藥物。

  • 運動有哪些注意事項

活動量因人而異,但要循序漸進的增加活動量,堅持也很重要;活動方式需要個體化,根據個人的喜好、環境條件等因素進行選擇,每日累計活動量達標即可,不拘泥形式;老年人避免劇烈活動。活動時要注意周圍環境氣候。

  • 高血壓要嚴格限鹽

鹽的攝入量與高血壓曾正相關,日均攝鹽量每增加1克,平均高壓上升2mmHg,低壓上升1.7mmHg。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攝鹽量應控制在6克以內,這裡的6克不僅指食鹽,還包括味精、醬油等含鹽調料和食品中的鹽量。可以用限鹽勺、瓶蓋來控制攝鹽量。

侯丕華 東城中醫醫院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院,曾任職於北京中日醫院,在日本東京北里研究所研修,任日本大學附屬光丘醫院客座教授。從事心腦血管疾病臨床研究工作30餘年,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血液系統疾病、高血脂症等心腦血管方面疑難雜症。

出診時間:週日上午

新京報記者 嶽清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