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葬墓前捧把土 「爸爸,我來接您回家」

合葬墓前捧把土 “爸爸,我來接您回家”

▲田興華在上甘嶺烈士陵園掃墓。受訪者供圖

合葬墓前捧把土 “爸爸,我來接您回家”

▲田興華在朝鮮。 受訪者供圖

10月25日,本報刊登了志願軍烈士遺孤田興華去朝鮮平壤尋父的故事(詳見本報10月25日A05 版)。11月2日早晨,田興華老人回到長沙家中,手中捧著從父親墳頭帶回的泥土,久久不願放下。他告訴記者,這次行程很順利,找到了埋葬父親的陵墓,唯一的遺憾是合葬墓前並沒有刻上父親的名字。他還會再次赴朝,希望父親的名字能夠刻在上甘嶺志願軍烈士陵園二號墓碑上。

訪朝的6天裡,包括田興華在內的志願軍老戰士及後代、記者40人代表團,參加了志願軍赴朝參戰68週年祭拜活動,訪問了江東、九峰裡、上甘嶺志願軍烈士陵園等地。田興華作為代表之一,還參加了朝方領導和中國退伍軍人部境外烈士管理處駐朝工作組的會議及招待盛宴。

■記者 石芳宇

失落

“英名牆”上,沒找到父親的名字

10月24日,包括田興華在內的志願軍老戰士及後代訪朝代表團到達平壤。到達時已夜色茫茫,但站在那片無數志願軍將士用青春熱血澆灌、金達萊花盛開的國土上,田興華壓抑不住心潮澎湃。

10月25日上午,代表團來到距離平壤市區40多公里的江東郡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參加該陵園的竣工儀式和志願軍赴朝參戰68週年祭拜活動。田興華說,國內有六七個代表團前來朝鮮祭拜志願軍英烈。

江東志願軍烈士陵園前,全新的大理石牌坊巍然矗立,牌坊中央是白底金字中朝雙語“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牌坊兩側分別鐫刻著中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8個大字。

沿著大理石階梯拾級而上,一塊寫有“永垂不朽”的紀念碑十分醒目,正如一名英武的戰士筆直地佇立著,保護身後四座合葬墓的戰友遺骨。這裡共安葬烈士1383人,其中有名烈士1189人、無名烈士194人。一道“英名牆”刻有志願軍烈士的姓名。

儀式莊嚴肅穆,大家手拿鮮花向烈士默哀。“踏上父輩當年浴血奮戰的土地,我萬分感慨。”田興華說,到父親墓前跪拜先人、告慰忠魂,是他這一生最大的心願。

在自由祭拜的時間裡,因沒有在“英名牆”的烈士名錄中找到父親的名字,失望和難過讓他不禁失聲痛哭。“作為軍人,我從來沒在任何困難面前掉過眼淚,只有為我的父親。如果這次再找不到父親的安葬地,我會遺憾終身。”

苦尋

為找線索,家中已存幾百萬字資料

田興華告訴記者,國內前來朝鮮祭拜志願軍英烈的代表團中有將帥的後代,更多還是那些志願軍普通官兵的後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戰鬥英雄的事蹟如數家珍。

田興華所在的代表團裡,湖南代表還有彭成規烈士的兩個外孫,他們是替母親來尋找外公的。在他們的U盤裡有許許多多資料:親人遺物的照片、與親人有關的戰役情況、親人戰友回憶的文字記錄。田興華家中還存有幾百萬字的抗美援朝資料。這些英烈後代都曾多方尋覓,哪怕得到一絲線索,都會詳細記錄下來。這一次赴朝,對他們來說是希望最大的一次。

在陵園三號墓前,來自安徽蚌埠的王可道一家在刻有“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之墓”的墓碑前長跪不起。他的父親王克勤烈士就長眠於此。

跪拜之後,王可道與家人一起繞墳一圈,緩緩灑下他們帶來的家鄉白酒,又從墳堆上抓了兩把土放進一個塑料袋裡,說要帶回老家,見土思人,差可告慰。他們今年10月上旬才得到父親被安葬在平壤江東郡的確切消息。

“我的父親是英雄,是最可愛的人,但我們卻連一個墓碑、一個燒香磕頭的地方都沒有。”田興華說,自己在軍隊做宣傳,後來轉業到湖南省檔案局,卻不曾找到過父親的名字,“還有一些戰士上戰場時甚至還沒結婚,連兒女都沒有。”看著王可道一家人哭成一片,一遍遍呼喊著“爸爸”,田興華再次流下了淚水。“我們大部分人此生未見過父親,甚至從來沒有開口喊過‘爸爸’。”

激動

合葬墓前,捧回一些泥土

深秋的朝鮮,氣溫已經極低。10月28日,天空更是下起了大雪,然而這卻不能掩蓋田興華激動的心情,因為這一天,他們要去九峰裡和上甘嶺志願軍烈士陵園。到達平壤後,他得知父親所在的平康陵園墓已經搬遷到上甘嶺烈士陵園二號墓區,所以在上甘嶺找到父親的希望很大。

這天清晨6點,代表團一行就出發了。一路上路況並不好,路幅很窄,全程是泥沙路,車子一路顛簸。因為沒有橋,車子要從河中趟過去,各個關卡的檢查也十分嚴格。這一程讓田興華記憶猶新。

在九峰裡烈士陵園埋葬著13000位志願軍烈士,大家稍作休息就出發前往上甘嶺烈士陵園。據瞭解,二號墓區從平康遷來,離上甘嶺烈士陵園600米左右,佔地約2畝,在一片農田中央。

天氣嚴寒,到達時已是晚上7點。二號墓區共埋葬五千餘位烈士,卻沒有立烈士集體碑,有十幾個合葬墓,每個墓埋葬300人-500人不等。夜幕下,大家只能靠手電筒微弱的光挨個尋找,十分艱難。而每座墓前僅刻有十幾個人的名字,有些字因為是朝鮮語音譯的,並不準確。

來自河北滄州的杜衛正找到了他伯父杜月朝的名字,而遺憾的是田興華並沒有找到父親的名字。因為兩位烈士在同一個師,又是同一天同一地點犧牲,田興華只能從那座墓前用手挖回一些泥土。

深夜12點,大家才回到賓館。而那一夜,田興華心情複雜,無法入眠。

心願

想寫一本書,紀念普通的志願軍

回到中國後,田興華夫婦從丹東馬不停蹄地趕往瀋陽志願軍烈士陵園。在17萬烈士英模牆上尋找到父親的名字後,他把父親的遺物攤開,嚎啕大哭。這是他唯一能夠祭拜父親的地方。

“在朝鮮我沒有找到父親的名字,很遺憾,但是我還會再去,想辦法在上甘嶺志願軍烈士陵園二號墓的集體碑上刻上父親的名字,這樣我才安心。”

田興華說,回老家要請全村人到家裡搞一個儀式,將父親墳前的泥土與母親合葬在一起,了卻母親的心願。

“今年我71歲了,有生之年我還有一個願望,想在80歲前寫完一本30萬字的書並出版,留給我的後代,紀念父親以及像父親一樣普通的志願軍戰士們。”

記者手記

那些沒等到的答案

上個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志願軍先後跨過鴨綠江,投身於抗美援朝的戰場。在歷史的浪潮中,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像田興華這樣的普通家庭也因此染上了民族大義的色彩。

一場戰役,讓父輩犧牲於異國他鄉,從此再無音訊。他們有的從未見過生父,甚至沒有一張照片可以寄託思念。有朝一日,能在親人墳前獻花掃墓,是他們最大的心願。但這卻讓他們很多人交付了一輩子。寄出的信一封又一封,翻過的資料一本又一本,年華在失望與希望的交織中流逝。幾十年過去,已是三代人的時間,有的人卻遲遲等不到一個確定的答案。“父親,您在哪?我來接您回家。”是發自內心的渴望與呼喊。

他們有一部分人曾踏上去往朝鮮的列車,帶回親人墓前的一抔泥土,送回家鄉的土地,讓遊離他鄉半個多世紀的英魂落葉歸根。也有些人一直在苦苦尋找和等待。

在向最可愛的人致敬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他們背後這數以萬計普通家庭的付出和悲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