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鎏金雙龍耳鑲玉觀音尊

鎏金工藝源遠流長,也稱火鍛金,是古代金屬器物的鑲金方法。有著悠久歷史和獨特的工藝技巧,是我國古代技術的光輝成就之一。隨著鎏金工藝的傳入和發展,出現了大量的鎏金藝術品,其中鎏金工藝以其絢麗的紋飾,優美的造型,寶光四射的魅力,在給人們藝術享受的同時,還起到撫慰心靈的作用。其做法是把金和水銀合成的金汞劑,塗在銅器表層,加熱使水銀蒸發,使金牢固地附在銅器表面不脫落的技術。鎏金是中國一項傳統的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勞動中總結創造的工藝。

銀鎏金雙龍耳鑲玉觀音尊


中國的鎏金技術文化,自戰國以來即大放光彩,尤以兩漢最為普遍,時至清代,由於清初盛世,誕生了一大批銀鎏金工藝品,其製作精細,造型典雅。此銀鎏金雙龍耳鑲玉觀音尊重219.4g,口徑5.1cm,高7cm。使用鎏金、鑲玉、鍛接等技藝。圓口,長直頸,橢圓腹,底圈足。頸部飾以雙龍形耳,雙龍大口開展,威武霸氣,並在頸面裝飾觀音紋飾,祥和寧靜,形成強烈反差。腹則以雙獅裝飾,口銜一環,其玉質瑩綠,溫潤細膩。經專家鑑定,為清代精美作品,值得珍藏。

銀鎏金雙龍耳鑲玉觀音尊


縱觀清代金銀器,不僅種類繁多,而且紋飾極為豐富。無論器型還是紋飾,都具有明顯的藝術風格。然而鎏金器流傳至今極為稀罕,主要原因是歷代以來戰亂損毀,再加上器物中有金成份,很多盜墓賊不知鎏金的藝術價值,就按重量賣給打金匠。所存世明顯稀缺。此銀鎏金雙龍耳鑲玉觀音尊保存完好,光彩奪目,實乃珍藏珍品。

銀鎏金雙龍耳鑲玉觀音尊


銀鎏金雙龍耳鑲玉觀音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