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遊戲的誕生旨在暴露資本主義與財主壟斷的弊端

這款遊戲的誕生旨在暴露資本主義與財主壟斷的弊端

這款遊戲在當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時期成為了人們的精神食糧。

地產大亨

前幾天我在諮詢中提到了Aniplex聯合Quatro A工作室推出了一款東方Project主題的手遊《東方炮彈圖》。

這是一款通過擲骰子在“幻想鄉”棋盤上進行移動冒險的遊戲,在感嘆“車萬要火了”的同時,我不禁想起了童年時期曾經玩過的一個系列遊戲《大富翁》。

這款遊戲的誕生旨在暴露資本主義與財主壟斷的弊端

《大富翁4》依然是我覺得系列中相當有意思的一款作品

“大富翁”這個名字是已經進過本土化改良的,遊戲的原意為“Monopoly”意為“壟斷”,而臺灣翻譯成了另一個我們曾經也用過的名詞“地產大亨”。

《大富翁》遊戲起初是桌上游戲的一種,關於遊戲的發明者,曾經還有過一個小插曲,查爾斯·達洛(Charles Darrow)是一名來自費城的加熱器銷售。

1929年,一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讓查爾斯失去了自己的工作,變得閒散的他發現一種棋盤遊戲(大富翁之前的大富翁)在孩子們之間非常流行。

特別是遊戲中購買和出售財產的元素非常吸引他,於是他與兒子和妻子商量之後,決定推出自己的遊戲版本,命名為“壟斷”,也就是後來的《大富翁》。

查爾斯選擇了在柔軟的油布上畫下了各種房產的設計,由妻子和兒子製作了契約卡和機會卡和美化工作。

一些像“Go”的大紅色箭頭,“黑色機車”,“Water Works”上的水龍頭和“Electric Company”上的燈泡以及“機會”格上的問號,均為查爾斯請的設計師進行設計的。

這款遊戲的誕生旨在暴露資本主義與財主壟斷的弊端

初版“壟斷”和查爾斯達洛

1934年,查爾斯設計的《壟斷》開始使用紙板進行批量印刷,並將白色的長盒版本的副本賣給了費城的Wanamaker百貨商店。

次年,查爾斯又與美國的玩具製造商Parker Brothers達成共識,Parker Brothers收購了查爾斯在1935年獲得的關於遊戲的專利,《壟斷》開始了大規模的發售。

製造商每週都會製作20,000套遊戲,遊戲成為了當時美國最為暢銷的桌上游戲,也讓查爾斯成為了史上第一位百萬富翁遊戲設計師。

這款遊戲的誕生旨在暴露資本主義與財主壟斷的弊端

查爾斯固然對遊戲起到了巨大的推廣作用,儘管有說法查爾斯為遊戲的發明者,但是經過考證,在《大富翁》出現

大約1903年,伊麗莎白·馬姬(Elizabeth Magie)為自己發明的桌上游戲《The Landlord's Game(地主遊戲)》申請了專利。

潛在目的其實是向大眾教育大財主壟斷的弊端,並向當時的財主作出抗議,伊麗莎白深刻的理解了租金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而很多人難以理解其背後的邏輯。

於是她便想出了將這個現象表現在遊戲上的方法,直觀的可以讓世人看到現實中存在的問題,1904年1月,她獲得了該遊戲的專利。

與後來的《壟斷》不同,伊麗莎白的《地主遊戲》最先是在學術圈中被推廣了開來,在遊戲開始發行不久後,斯科特·尼爾林開始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用《地主遊戲》作為教學工具。

這個遊戲也在學生中傳了開來,不少學生還製作出了包含了自己想法的棋盤,其中斯科特的學生雷克斯福德·特格韋爾,(後來是羅斯福總統的智囊團之一)

他將《地主遊戲》帶到了哥倫比亞大學作為教學工具,隨著遊戲在學術圈的快速擴散,麻省理工學院(MIT)、普林斯頓大學和史密斯學院等著名學府也均開始使用《地主遊戲》。

查爾斯、伊麗莎白和Parker Brothers三者後來因版權問題之間爆發了商業競爭這個我就不細說了,如今遊戲的版權方是著名的玩具製造商“孩之寶”(Parker Brothers的母公司)。

這款遊戲的誕生旨在暴露資本主義與財主壟斷的弊端

分別為1904授予伊麗莎白棋盤遊戲第一版專利提交的第一頁(左)1935授予查爾斯的Monopoly的

1935年12月,Parker Brothers講遊戲的副本發送了給位於英國的Waddington Games的創始人維克多·溫斯頓(Victor Watson)。

維克多利用週末的時候與兒子一起體驗了《壟斷》,並且反響非常好,當即就與大西洋彼岸的Parker Brothers打了一通電話。

(感謝偉大的塞勒斯菲爾德成功了打通了兩塊大陸之間的聯繫)

Waddington Games獲得了《壟斷》在歐洲以及英聯邦地區的發行權,並且推出了針對各國“本地化”調整過的版本。

《壟斷》在英國和法國表現出了非常好的勢頭,但正值“二戰”這個敏感的時期,德語版的《壟斷》以柏林為特色。

但因為遊戲中的“猶太投機性格”和部分地點具有現實的隱射而遭到了納粹的“譴責”,遊戲從此消失,直到1953年,才再次出現再版。

同樣,在意大利,在“法西斯主義”的干涉下,遊戲的設定和規則同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符合當地法律。

這款遊戲的誕生旨在暴露資本主義與財主壟斷的弊端

英國版本的海報與各國版本的包裝,其中大西洋城版、英國版和法國版影響力較大。

中國的道路與信息化

1965年,由英國John Waddington Limited於香港推出全球第一款中文版的《壟斷》,中文名稱為“財源廣進”。

《財源廣進》由香港A.F Tompson & Son LTD承印遊戲及包裝,於香港由安亞印務製造,當年遊戲售價為$17.5元一套,屬於昂貴的桌上游戲。

遊戲棋子使用傳統Monopoly膠質移動標記,並以香港地坊及街道名稱作為遊戲地皮。當年中文版Monopoly在香港製造到70年代,每年產量約5,000,於百貨公司售賣。

而現存於世上之第一代中文版本Monopoly“財源廣進”已經非常難找,很多華人根本從未見過此版本。

香港版依據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的地方命名。2010年香港景點版其中22格物業由網民投票選出,最高票數便能成為最高價值的物業。

這款遊戲的誕生旨在暴露資本主義與財主壟斷的弊端

香港曾發行過五個版本的《壟斷》,分別是石澳版(1973)、山頂版(1995)、太平山版(2000)、

而當時由臺灣紙盤遊戲製造商“亞灣文具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臺灣版本更是做出了符合“臺灣1960年代的政治經濟氛圍”的改動。

不過既然提到了臺灣,那就不得不出一下臺灣的電腦遊戲廠商大宇資訊將這個經典的遊戲搬到了電腦上,也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童年的回憶。

《大富翁》系列就是由大宇製作,也就是那個製作了《仙劍奇俠傳》的大宇,目前為止推出了約12部作品,其中9部位正篇作品,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大富翁》1-9。

遊戲融入了大量的中華特色,地點的設定,人物與音樂都非常地體現中國風,少了不少對於現實的映射,但增強了不少趣味性。

《大富翁》系列至今能喚起我們回憶的依然大宇塑造的一個個鮮活的遊戲人物,《大富翁2》成功塑造了出外打拼農家子弟─阿土仔,後來成為了阿土伯。

出生於鄉下,家境貧寒,但很勤奮,獨自到城裡闖蕩,希望成就一番大事業等設定在那個年代顯得真實也能讓不少人為之動容。

這款遊戲的誕生旨在暴露資本主義與財主壟斷的弊端

阿土伯的夢想是希望有一天能夠實現小時候的夢想:開一間大農場,裡面種有很多的水果、花卉,還有許多小動物

除了阿土伯之外還有孫小美、錢夫人、沙隆巴斯等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設定背景的角色,他們有著鮮明的個性,有著獨立的語言風格,也讓《大富翁》玩出了角色扮演的感覺。

遊戲在第三代開始,從單純的休閒遊戲開始轉向策略性,道具系統和點券系統的的引入,開始考驗玩家如何運用這種道具,也直接影響了財富獲取的速度。

大量不同功能的卡片和神仙的加入也讓遊戲變的更有趣味性和不確定性,後來的新作又加入其他國家的元素以及不同風格的地圖。

《大富翁4》中如2.5D的全地圖角色視角設計、即時性市場買賣、角色語音系統、樂透開獎機制皆在此後各代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而延續。

不過大部分玩家認為本系列也是在4代開始遇到了瓶頸,當然也因為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仙劍之父”的姚壯憲在2009年4月號《大眾軟件》雜誌中接受採訪時表示,

由於單機遊戲市場萎縮以及玩法沒有突破,《大富翁8》之後大富翁系列遊戲將停止開發,不再推出續作,大富翁系列遊戲就此終結。

這款遊戲的誕生旨在暴露資本主義與財主壟斷的弊端

《大富翁8》為系列最後一款端遊。

結語

《大富翁》的遊戲系列雖然已經成為絕響,但不可否認這個經典的遊戲模式曾經風靡了全球近70多年。

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壟斷》曾經一次次地豐富了當時人們的精神世界,到了千禧年電子遊戲的大力發展,《大富翁》也跟上了時代的步伐,為當時的玩家們帶來的全新的體驗。

《大富翁》電子遊戲的興起,給了玩家對於原本《壟斷》給人帶來的截然不同的感受,由此還引申出了以《大富翁》為靈感的遊戲。

這款遊戲的誕生旨在暴露資本主義與財主壟斷的弊端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同樣優秀的以三國為主題的《富甲天下》系列。

不管怎樣,與朋友一起玩《大富翁》的時光總是快樂的,就算在如今各式各樣桌遊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大富翁》的玩法依然不會褪色,這可能就是所謂的“經典”吧。

這款遊戲的誕生旨在暴露資本主義與財主壟斷的弊端


這款遊戲的誕生旨在暴露資本主義與財主壟斷的弊端

歡迎關注本號,雲玩家hotspot將持續帶來各類有趣的遊戲資訊和科普類原創內容,喜歡就支持訂閱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