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精心服務

精準服務

精細服務

精確服務

————魯勁松項目團隊承建豆各莊渠西地塊定向安置房配套市政工程的“四精服務”探索與實踐

本文作者 沈健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朝陽區豆各莊渠西地塊定向安置房項目配套市政工程項目經理魯勁松

去年以來,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在北京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攻城略地,不斷有新起色,新作為,首次打入北京市綠化隔離地區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的“北京綠化隔離區域市政工程建設市場”,承接了朝陽區豆各莊渠西地塊定向安置房項目配套市政工程。

該項目包括豆各莊西路、通惠灌渠西路、豆各莊南路、豆各莊路共四條道路,全長3224 米,主要施工內容為雨水、汙水、給水、中水、電力和道路工程。中標價約1.3億元。合同工期自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為打通豆各莊地區東五環、京沈高速等主要幹道的連接交通,改善該地區交通微循環,提高局部道路通行能力,集散交通並且服務道路兩側小區,發揮重要作用。首先受益的是剛剛建成入住的豆各莊青荷裡的南風園、青荷裡晨風園等三個保障房小區,該小區用於定向安置東城區搬遷過來的居民,是朝陽區又一處大型搬遷戶安置小區,有安置保障房8000多套。

含有三個院區的該定向安置房小區,屬於朝陽區的豆各莊渠西地塊。由於自2016年以來陸續建成新入住,相對滯後的市政配套設施的建設,給剛剛入住居民的出行、生活等帶來極大不便。北京市綠化隔離地區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分政府分憂,急居民所急,時不我待,以最強力的措施,最快的速度,部署了朝陽區豆各莊渠西地塊定向安置房項目配套市政工程的規劃與建設事宜。

北京市綠化隔離地區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是北京市又一家從事市政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國有公司,負責北京市綠化隔離地區的市政道路的投資建設發展板塊,為政府的保障房、安置房小區提供配套的市政項目投資建設服務。由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朝陽區綜合投資公司、北京海淀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北京豐臺區綜合投資公司、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城鄉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九家股東共同發起設立,成立於2001年12月。

市政工程施工,是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的主業經營業務板塊,一直以來,北京市公聯公路聯絡線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承攬北京市的市政工程項目與高速公路和快速路項目的主要業主單位。擔負朝陽區豆各莊渠西地塊定向安置房項目配套市政工程,是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首次打入北京市的又一市政工程的大業主市場。

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十分看好北京市綠化隔離地區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這一新業主市場的發展美好前景,責成魯勁松率領項目團隊,在該項目投標前期進行跟蹤並代表公司做標,最終成功中標了該項目的施工任務。在項目中標後,要求魯勁松率領項目團隊,以服務為本,把項目幹好,提供滿意的服務, 打出信譽,打出形象,打出品牌,獲得北京市綠化隔離地區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的認可,為打開該業主單位新的市場,並形成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走好堅實的第一步,奠定好堅實的基礎。

不辱使命,勇於擔當。魯勁松帶領項目團隊擔負豆各莊渠西地塊定向安置房的配套市政工程項目後,以服務立足,靠服務取勝,把服務好業主單位和服務好小區居民,作為服務的中心任務,緊扣服務來謀劃與開展工作,切實通過踐行“精心、 精準、精細 、精確”的“四精服務”標準,實現對業主的履約,幹出讓小區居民滿意的放心工程、幸福工程。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魯勁松在施工平面圖前介紹相關情況

“精心服務”為本

自覺樹立和強化服務意識,是搞好服務的基礎。

魯勁松項目團隊在承接豆各莊渠西地塊定向安置房的配套市政工程後,第一抓思想認識到位。

認清該工程是一項服務小區住戶的民生工程,對於該地區交通條件的改善,該地區小區居民的出行,有著重要的作用。認清擔負該工程的施工,不折不扣的完成項目施工的履約,滿足小區居民的出行需要,就是項目團隊工作的目標與任務、就是提供服務的使命和責任。

教育和引導項目團隊全體成員和勞務隊全體施工人員,擺正心態和位置,突出服務職能,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強化服務觀念,自覺肩負起項目建設服務的使命和責任 。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項目基地大院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項目基地大院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項目基地大院

“精準服務”為的

業主的履約目標和小區居民的需要,就是服務的方向和目標。

項目進場後,魯勁松帶領項目團隊,努力讓“精心服務”的內心和認識,外化於實實在在的行動。

工程早日開工,早日建成投入使用,確保的進度和質量,是業主和小區居民的初心。

魯勁松帶領項目團隊,在工程中標後以最快的速度進場,開始施工前準備和實現開工。

合理、科學的施工方案,是落實施工部署的先決條件。

魯勁松帶領項目團隊與業主、設計等部門,多次溝通協調,項目內部多次召開施工專題研討會,不斷優化施工方案,排出切合實際的施工計劃,把工期往前趕。

工程沿線有司法、消防等多處制約施工的處所、建築要拆遷,魯勁松帶領項目團隊協助業主單位,積極作為,主動出擊,做好溝通協調,求得理解和支持,同時,以施工促拆遷,儘快形成大幹的局面。

豆各莊西路長1094米、雨水工程長1039米,汙水工程890米;通惠灌渠西路長1117米、雨水工程長1101米,沒有汙水工程;豆各莊南路長520米,雨水工程 長627米,汙水工程長548米;豆各莊路長495米,雨水工程長466米,汙水工程 432米。四條道路工程累計長3226米,雨水工程3233米,汙水工程1870米,再生水管線累計3231米,給水工程累計1576米,電力管線累計3366米。

工程於2018年5月進場開工,據該項目部的6月份施工簡報披露的施工進度顯示,到6月底,除豆各莊西路外,其它3條道路工程相繼開工建設。其中, 豆各莊路道路施工完成200米,雨水工程施工完成273米,汙水工程正進行W2豎井的施工,再生水工程完成273米,電力工程正進行22號、23號兩座豎井的施工,電信施工完成900米;通惠灌渠西路工程完成雨水工程施工500米,再生水工程開始施工,電力工程施工完成了四座檢查井;豆各莊南路的YB17雨水出口開始了施工。據魯勁松經理介紹,到7月底,豆各莊路道路施工完成了一半,直徑為700毫米的排水管道施工完成了一半,長1000米的暗挖隧道施工正全力掘進。共部署了雨水、汙水、電力三支專業施工隊伍,各負其責,展開施工競賽。累計完成施工產值1200萬元。

豆各莊渠西地塊定向安置房項目配套市政工程,環抱這豆各莊渠西地塊定向安置房小區而規劃建設,在小區外圍的南北走向、小區中部的南北走向和小區的南側、北側的東西走向,呈現三縱兩橫的規劃格局。道路紅線寬度為30米,城市次幹道標準設計,道路下面是小區配套的雨水、汙水、再生水、給水、電力等市政生活設施,地下配套的市政管線的施工,是整個工程施工的難點。

為精準服務小區居民,魯勁松率領項目團隊進場後,認真聽取小區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對於施工的部署,既落實好業主單位的合同要求及建議、意見,又通過走訪該小區居民,瞭解居民最迫切想解決的問題和建議,及時、準確把脈居民的心聲,獲取提供好服務的訴求的第一手資料 ,求得服務更加精準和有的放矢。

該物業小區建有一聯繫這著住戶業主代表的微信群,對於小區物業管理的建議、意見,往往第一時間在微信群裡反映。項目部相關人員主動入群,及時瞭解動態和訴求。

小區居民希望小區不再像2017年剛入住時,在雨季遭淹,出行不便。因為,去年夏季,大雨暴雨後,由於該安置小區的雨水排水系統還沒有建設,積水最深處達到了40—50釐米,小區大門處都淹進去了。魯勁松率領項目團隊進場後,如果按照正常的施工安排,雨季前不可能把雨水排水管線做起來,等夏季一入汛,還可能積水遇淹。於是,項目部未雨綢繆, 在今年汛期之前,先期建設了一趟臨時排水管線,設了幾臺水泵,一到雨天,全力展開積水排水搶險工作,讓今年夏季的小區居民,不再遇淹出不了門、進不了院。

小區居民希望施工對小區出行的干擾和影響,給降到最低。魯勁松率領項目團隊,從優化施工方案入手,文明施工,規範施工,建起了規範的施工圍檔,醒目的施工導行或安全警示標識。

一般市政道路施工把圍擋圍起來,連成一片展開施工。 魯勁松項目團隊考慮到這樣常規部署施工的話,小區居民住在南北兩頭的還好說,住中間位置的出行,不是從南頭,就是北頭,非常不方便,要繞行,於是在施工圍擋搭設時,從道路中斷位置開了口子,設置了人行通道。在施工部署上,不是全線施工開花,而是從南北兩段往中間推進,保持施工區中斷位置的人行通道保持更長時間的投入使用。

小區居民過去出行的道路屬於臨時性道路,劃歸到了道路施工紅線裡,魯勁松項目團隊進場初期,先是考慮居民的出行不能夠受施工影響,先期建設和拓寬了臨時路。

小區居民的停車原來比較亂,就停在道路的沿線。道路施工後,搭設起封閉的圍擋,為解決居民的停車問題,魯勁松項目團隊進場後,先搶出大約200米長的路段,完成水穩層以下的施工,鋪設上水穩材料的這一路段 ,先作為臨時停車場,讓居民方便停車,等到道路全線鋪上水穩鋪設最後的油麵時,再調整給予新的停車區域,完成這一先期鋪設水穩路段的油麵。

小區居民關心的問題,就是魯勁松項目團隊服務的目標與靶向。

及時瞭解、掌握了小區居民的服務所需,魯勁松項目團隊的服務猶如找到了靶心,使得服務投射更精準,更受歡迎,很好的詮釋了業主單位的建設服務理念。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項目經理魯勁松在項目辦公院區內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項目經理魯勁松與書記韓運峰在項目基地宣傳櫥窗前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建設臨時停車場方便小區居民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工程規範搭設的施工圍擋

“精細服務”為策

精心服務是“本”,精準服務是“的”。

魯勁松項目團隊感到,要想得到業主單位和小區居民所要的最終服務效果和滿意的結果,還必須有好的服務策略和手段,好精細的服務方法和過程。

搞好項目自身管理,是搞好對業主履約和服務好業主單位的基礎。

內部項目管理水平高低,決定了項目履約水平服務水平的高低。魯勁松項目團隊內強管理,強健體魄,努力提升搞好服務的能力。

從抓項目精細管理入手,突出項目管理的規範化、制度化、程序化的“三化”建設。

材料成本是項目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材料管理水平是項目管理水平的關鍵。

魯勁松項目團隊,在材料管理上,主材的採購管理嚴格執行集團公司的集中採購與陽光管控辦法,同時,針對集團公司沒有涉及到的小料管理這一塊,緊密結合項目實際,在原有的項目小型材料、輔助材料的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修訂,並嚴格執行。

規定,該項目的所有小料的採購、使用,都嚴格執行《項目小料管理制度》。由項目生產副經理對小料的用料提出計劃。由經營副經理對材料採購價格負責。由材料人員負責採購。所有小料的採購,都遵循“尋價、比價、採購”的全環節管理制度。項目印製了項目材料申請單,誰使用,誰申請,具體到申請人、使用材料的品名與規格、數量、哪天材料到場等等詳細的信息,每個環節都有責任人,各司其職,都可以追溯到具體責任人。

這對防範“不起眼”的小料管理的無序,引發“跑、冒、滴、漏”問題的發生,起到了很好的預防作用。按照此規範執行,該項目團隊的小料採購成本,比網絡上顯示的市場價至少降低了20%。

同時,項目團隊創新管理方法,從勞務用工上,建立了一支10人組成的文明施工小分隊,負責項目建設的零星用工和文明施工維護服務。

該文明施工小分隊由項目部直接管理和派工,與往常文明施工維護由勞務隊派工相比,減少了此項勞務用工的勞務費支出,且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的維護服務的責任更明確,服務更直接,服務質量更高。

項目文明施工小分隊,擔負著項目上工地文明施工維護,比如,清掃路面、清洗圍擋、插彩旗、道路導行等施工的配合工作和兼管基地建設、工地警衛值班等。春節前,佔地5000平方米的項目辦公生活基地的大臨設施建設,辦公用房的搭設、房屋內鋪地、吊頂、裝修,院區的道路硬化、綠地建設等,由項目部直管的文明施工小分隊全權負責,勞務費只花了13萬元,比外包給專業勞務單位,減少勞務費開支約10萬元。

小區居民需要一個不揚塵的整潔美好的環境,魯勁松項目團隊自購了一臺造價僅三萬餘元的充電式小型電瓶灑水車,每天在施工區域不間隙的灑水,防止揚塵的產生。項目部全員滿負荷工作,一人身兼數職。項目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作為兼職司機駕駛電瓶灑水車,發現哪裡需要灑水,就立即開著電瓶灑水車把水灑到哪裡。

當 道路施工全面鋪開後,施工戰線拉長,充電式小型電瓶灑水車不能滿足灑水需要,項目部還在道路兩側安裝了水管,建成噴淋系統,隨時噴灑,保持路面不揚塵。

管理的創新化、服務的精細化,帶來施工現場的環境整潔化、施工進度與綜合管理效益的高效化。僅自購小型電瓶式小型灑水車一項,比租用常規灑水車每年可節省租賃費計10多萬元。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18年高考季,項目部懸掛標語祝福小區學子金榜題名

20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項目部施工範圍裸露土方實現滿眼綠網的全覆蓋防施工揚塵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項目部施工安全、環保、消防大檢查經常化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為儘量減少因施工對百姓出行影響,豆各莊路北段率先進行水穩基層施工,方便居民出行

“精確服務”為魂

最終的服務,是落實在對業主履約、讓居民滿意的服務結果上。

對照業主單位和小區居民希望和渴求的施工服務目標、願景,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實現,是不是沒有打折扣,成為魯勁松項目團隊進場施工以來,一直考慮的問題,追求的目標。

工程施工以來,良好的施工局面,逐步形成,但不少困難和挑戰,依然擺在魯勁松項目團隊面前。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是上。

魯勁松感到,服務無止境,樹立必勝的信心,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 科學部署好施工,全力推進施工的開展,是不變的服務追求和目標。最終,按照業主要求履約,建設交付一項優質的工程,為豆各莊地區交通環境、交通條件的改善,為居民的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便捷,也為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站穩北京市綠化隔離地區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這一新業主市場,樹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拿到通行證與入場券,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也值得。

服務是美麗的!

服務永遠在路上!

魯勁松率領項目團隊,提供最好的、最精準、最精確的服務的初心,必然能夠實現!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首創集團、綠基公司、磐石監理各方領導蒞臨豆各莊項目的通惠灌渠西路現場調研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項目管理團隊戶外拓展活動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豆各莊南路河道出水口YB17抓緊搶修保小區汛期安全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自購小型電瓶式小型灑水車一年可節約常規灑水車租賃費10多萬元

新聞延伸:

奮鬥不止,成就昨日的輝煌

魯勁松:吹響服務百姓新的“集結號”

魯勁松近照

魯勁松項目團隊,是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原地下分公司基礎上組建建立的一支項目團隊。

現任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副總經理馬效義,是這支項目團隊的原任項目經理,該項目成立後承建的第一個項目是中關村生命園市政道路工程。

該項目團隊在馬效義帶領下,先後在北京南站北廣場、天安門廣場改造、長安街大修改造、四惠交通樞紐及中關村軟件園系列項目施工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該項目團隊有著能打硬仗、善打勝仗的歷史和傳統,尤以科學管理、精細化管理著稱。2011年始,魯勁松擔任項目執行經理和項目經理以來,項目團隊老領導馬效義的精細化管理理念和做法,得到進一步落實和發展, 服務好業主,幹好項目,是這支項目團隊建設的核心價值觀,為業主單位提供“精心、 精準、精細 、精確” 的“四精服務”,是這支項目團隊的管理特色和文化傳承。

1980年5月出生於湖北天門的魯勁松,2004年7月畢業於南京工業大學工程造價專業,參加工作後,分別在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的技術員、預算員、經營主管、經營副經理、執行經理、項目經理等崗位上歷練和不斷成長,先後參加了安徽馬蕪(馬鞍山—蕪湖)高速公路路面第二標段、中關村國際生命醫療園市政工程生命園路、八達嶺輔線昌平山區段大修、八達嶺輔路大修、111國道2標、北京南站北廣場、中關村軟件園二期(西擴)項目、中關村軟件園二期西區市政、高科能源大興第一供熱廠熱力外線、中關村軟件園二期市政加鋪、豆各莊安置房配套市政等10多個工程項目的施工。

參加工作以來的14年施工一線的艱苦歷練,讓魯勁松在業務專業上、思想上,不斷進步,逐步成長為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的優秀項目管理經營人才、綜合管理人才,先後取得了中級經濟師、中級工程師職稱和一級建造師資質,還在2010年7月光榮的加入了黨組織。

作風務實質樸,學習認真肯鑽,工作勤奮擔當……

魯勁松在參加工作後的14年中,深得身邊同事、上級領導和與他打過交道、認識他與瞭解他的人的一致好評。在不同的崗位上,魯勁松履行了應盡的責任,收穫了豐碩的工作成果。

幹技術崗位,是他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的 “實習課堂”,雖然時間不長,只是短短的7個月,但他讓理論與實踐很快融會貫通,找到了人生理想、職業夢想與實踐相結合的最佳切入點、結合點,為後來的事業成長打開了眼界和希望之門。

幹經營,前後6年時間,幾乎一年一個臺階,從預算、逐步成長為經營主管、經營副經理,均圓滿完成所在集團公司下達的各項經濟指標,還培養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項目經營業務能手、骨幹。

幹項目執行經理、項目經理,群策群力,管理科學,規範精細,均做到項目施工進度、質量等履約,圓滿完成各項經營指標。凡是完成結算的項目,做到了都有獎勵兌現,項目員工人人都拿到兌現款,且兌現額佔到了兌現當年的年度總收入的40-50%左右。交抵押金的,拿到的兌現獎是抵押金的1-2倍,沒有交抵押金的,也根據工作考核,人人有份,追求項目全員的共同富裕。

承建項目的過程,就是一個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的過程。承建昌平七馬路大修工程項目時,道路面層首次採用泡沫瀝青混凝土冷再生施工工藝,當時,全北京及北京周邊冷再生加工設備僅二臺,其中的一臺在唐山,設備十分緊俏,魯勁松於是主動出擊,搶佔先機,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時間預付定金,和廠家簽訂了設備服務合同,為道路施工過了“設備關”;接下來,馬不停蹄尋找合適的場地,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瀝青站的建站和投產。建站過程中,魯勁松和項目團隊,首次接觸這種設備,面對的是全新的課題,學中幹,幹中學,對施工組織、施工方案等多次展開討論,近於完美。建站過程中,遭遇種種阻止和干預,魯勁松帶領項目團隊沉著應戰,合理合規的解決一個個問題,使得問題逐一化解 。施工期間,仍然面對著極其繁雜的矛盾和干擾,魯勁松胸有成竹,指揮若定,有條不紊的展開工作,全身心撲在工作上,雖然工地距離他家只有半小時車程,但十天半月難以抽時間回家一次。瀝青站選址地處一處偏遠的荒地上,建站過程中,異常艱苦,在魯勁松的模範作用引領下,大家沒有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瀝青站的及時建成與投產,為該工程最終僅用45天順利完成施工任務,奠定了基礎。

還在該項目處於收尾階段時,魯勁松率領項目團隊又承接了中關村軟件園二期(西擴)項目50公頃市政工程項目。建項目,樹形象。嚴格按照北京市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按照城建集團CIS標準,高起點策劃,標準化建設和佈置項目的大門、圍擋、宣傳標識等設施,項目的作業區、辦公區、生活區功能分區清晰,生活區內宿舍、食堂、衛生間、淋浴房、籃球場、會議室等配套設施齊全, 現場生活區建有富有園林特色的草坪、花木,成為眾口一詞的“花園式”工地。在軟件園區域樹立了形象,站穩了市場。

項目形象是項目作風和戰鬥力的直接反映。

魯勁松帶領項目團隊在施工中,更是攻堅克難,作風頑強,勇攀高峰,面對22家入園施工企業的同臺競爭,開始階段乃至過程中的很長一段時間,遇到不少制約,關係協調的工作量很大,魯勁松帶領項目團隊,不卑不亢的開展工作,按規矩辦事,真誠待人,言而有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一流的項目管理與施工業績,逐步贏得了各方面的理解與支持,出色的完成了任務。接著,又陸續承建中關村軟件園二期西區市政工程、中關村軟件園二期市政加鋪工程,在軟件園一干就是6年,被項目業主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克峰譽為“一支真能打硬仗的隊伍”。

“企業以營利為本”,是魯勁松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多年從事過經營工作的魯勁松,在擔任項目執行經理、項目經理後,把項目經營、項目效益放在項目管理的核心位置。

大處作眼,小處作手;講規範 ,講制度管理,講程序,追責任,這“一大一小”與“三講一追”,是魯勁松抓項目經營管理的“秘密武器”。

針對項目施工中容易出現的司空見慣的一些人力、材料的浪費問題,魯勁松潛心鑽研施工成本控制的最佳方案,主持和參與編寫了項目部的《項目部小型材料管理辦法》,把集團公司的制度,結合實際,更好的得到遵循和落實。

該辦法突出了集團公司項目經營管理流程、成本分析會等制度貫徹的“剛性”,通過制定的項目管理流程,便於落實和操作;突出了全過程控制的制度安排,每個環節,明確了責任人;突出了項目經營管理的核心內容、重點內容和關鍵環節,明確了物資管理是項目成本費用控制的重中之重;突出了公開陽光的管理理念和操作辦法與操作流程的精細化,規定,從材料採購入手,對所需主要材料的採購,均公開式陽光招標,對料源、運距、單價等情況先期進行市場調查,接著,進入比價比質採購的程序,由採購小組召開專門會議確定最佳供貨商,然後與供應商簽訂採購合同,最大限度地節約工程材料成本,防止、杜絕跑、冒、滴、漏的現象發生。

魯勁松抓項目經營,把項目成本控制的抓手,重點落實在了項目材料採購價格控制這一層次。並把科這一層次的成本控制延伸到項目現場材料管理使用環節,建立了現場生產人員、材料發放人員責任人制度,合理領用和使用材料。同時,把優化施工方案,作為降低成本、提高項目管理效益的基礎,對於每個項目都要用幾種方案進行對比,確定最佳方案,以獲得最佳的“管理效益”。

魯勁松有著多年從事項目經營業務工作的經驗,他還把項目成本的控制體現到項目管理的每一個層次、每一個環節和全過程,通過對項目施工中,工程的合理安排,施工效率的提高,杜絕返工活,杜絕安全質量事故,調動每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團隊的智慧和力量,追求項目綜合管理效益的不斷提升和提高。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競爭力,管理得人心。

魯勁松入職14年來,愛崗敬業,不斷成長。入職之初,在經過短暫7個月的實習後,分配到馬效義為經理的管理團隊工作,一干就是13年多。這個項目團隊,是一個人員穩定,凝聚力強的團隊,幹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在這個項目團隊,先後參與了10多個項目的施工, 不管是從事經營管理也好,還是擔任項目執行經理或項目經理也罷,都很好履約,實現了業主的各項施工目標要求,且經營效果可控,無一虧損,是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經營效果不錯的項目之一。

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魯勁松走上了項目執行經理崗位,擔負了中關村軟件園二期(西擴)項目50公頃項目的施工,2013年9月到2017年10月,魯勁松走上項目經理崗位,分別承建了中關村軟件園二期西區市政工程、高科能源大興第一供熱廠熱力外線工程、中關村軟件園二期市政加鋪工程項目,累計上交利潤2000多萬元。

2017年10月,魯勁松的事業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代表北京城建道橋建設集團首次打入新業主市場,承接了位於朝陽區的豆各莊渠西定向安置房配套市政工程,魯勁松項目團隊能打硬仗、善打勝仗的作風,“精心、 精準、精細 、精確” 的“四精服務”理念和行動,將在北京市綠化隔離地區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得到更好傳承和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