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资本寒冬“过冬”的唯一姿势

活下去!资本寒冬“过冬”的唯一姿势

如果最近经常参加创投圈的论坛,就会发现“资本寒冬”这个词又一次席卷而归。上一次集中出现还是在2015年底到2016年,之后虽然一直“延绵不断”,但也不算高频词。

根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股权投资市场呈现明显的募资难问题,尤其是对中小机构及新机构,募资总金额同比下滑55.8%;投资方面,共发生投资案例数量5,024起,涉及投资金额合计达到5,795.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0.7%;退出方面,退出案例数量达到889笔,同比下降50.4%。

一方面由于资管新规,去杠杆、控风险成为金融政策主基调,所以人民币基金募资难,出现了“钱荒”的局面。

易凯资本创始人兼CEO王冉6月份就表示,从现在起至少到2019年底,中国一级市场的募资环境都将比较险恶,这一波资金源寒冬才刚刚开始。

另一方面,从宏观经济来看,我国经济增速已经从快速增长期过渡到中慢速增长阶段,在未来一个阶段内均将处于经济的下行周期。而宏观经济关系投资的可持续性,在方向跟趋势上影响着投资的基础逻辑。对投资机构来说,会更关注能抗周期的领域,在投资决策上会更谨慎。

此外,虽然中美贸易战对一级市场特别是早期投资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在钱少又动荡的市场环境下,简单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不能在第一级就赚钱的项目,将愈加无法得到资本的青睐。而过去那种热钱撒向O2O、无人货架、共享经济等风口的现象也将一去不返,投资人会更加谨慎出手。徐小平坦言,今年真格基金的投资速度明显比往年要慢一些,而且项目估值确实回归理性了。

对于在投资界从业十多年的资深投资人来说,或许对这种寒冬现象已经见怪不怪。合力投资张敏表示,在投资生涯里,已经有过四五次冬天了,而凡是冬天成立的基金,回报率一定高于夏天,原因就是价值回归,便宜。但他认为,现在价值回归得还不够,真正冬天的那个“冷”还没到。“根据我的经验,这个冷是如果绝大多数所谓的优秀项目来找我们这些投资人,然后给你的估值是他上一轮估值一半的时候,那时候真正的冬天就到了。”

虽然资本寒冬波及面广,不过对于一些头部基金以及优质项目来说,还是可以完成募资跟融资。整个创投圈无论是资本方还是项目方,经过前几年的发展,鱼龙混杂的市场也到了要沉淀的时候了。

在这样的时代节点上,创业者如何调整自身的发展节奏,以此来适应资本寒冬和经济周期的大环境?以下小编收集了几位投资人对于资本寒冬和经济环境的看法,以及他们给创业者“过冬”的一些建议。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

埋头拉车非常重要,没有埋头拉车的定力,永远不可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但是,除了埋头拉车外,企业家必须抬头看路,必须了解宏观经济形势,必须了解整体市场的动向,这是必须要做的动作。

未来十几年里,精细化管理更为重要,企业家必须算好每一笔账,专注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利用市场上更多的整合机会,做强做大。建设一家百年老店,99%的精力是关注自己的产品,但剩下1%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要关注资本市场,学会和资本结合。

医疗健康行业,是所有大产业中抗周期性最强的,即使在欧美过去几十年当中,经济发展不那么顺利时,医疗行业的创新依然大量存在,许多情况下是反周期的,或者和经济周期性没有关联度。

中国的城镇化还在一个早期阶段,仍有更多与消费相关的长期增长需求,这一点恐怕在全世界都会被艳羡,这是我们在不确定性中看到的确定性。

达晨财智创始合伙人、总裁肖冰:

周期的考验这个时候开始来了,所以我认为大部分中国的民营企业这时候最高目标是三个字:活下去。

企业“活下去”的九大要素:

1、成为保守主义者。保守主义的力量是特别强大的,如果不是保守主义,你这个企业活不长久;

2、切忌多元化发展,特别是盲目的,不相关的多元化。应该聚焦你的主业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

3、把握扩张节奏。扩张一定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自己绷得很紧,一旦断了风险特别大;

4、不要当愤青。

5、科学管理。大家有这个机会一定要好好的补上管理这一课,通过科学管理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企业竞争力达到更强;

6、科技的创新。现在容易走的路都走完成了,未来要走真正的科技创新,这一条路我们必须要往前走;

7、品质主义和工匠精神。不要简单抱怨市场消费不足,各种外部的因素,更多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提升;

8、提倡和谐。经济下行的时候是各种社会矛盾相对比较尖锐的时候,尽量不要主动激化这些矛盾;

9、最后要关注的是身体状况。考虑好身体健康和工作的平衡,自己一定要做到长期健康的走下去,因为创业是马拉松。

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卫哲:

寒冬可不止这一年,明年上半年会更冷。长期来看,两年以后的中国经济会迎来白银时代。仅次于黄金时代的白银时代来了。一方面,贸易摩擦我认为会持续两年左右。另一方面,“95后”人群和二胎人群累积2-3年会从量变到质变,会产生新的消费动力。所以,大家要过两年的苦日子。

我跟大部分企业家说,宏观经济跟你没啥关系,除非你在你的细分行业领域达到30%以上份额,我原谅你会受宏观经济影响。只要企业不到30%的市场份额,那就不要给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理由。或者说,只为增长找理由,不为不增长找借口。

寒冬对很多企业来说,扩展份额就可以了,你原来才千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翻十倍才百分之一,中国市场增长只是放缓又没有萎缩,仍有足够的机会。企业要习惯做存量市场,存量市场为什么不能有增长呢?过冬的时候你总觉得会冻死,结果不是被冻死的,而是被吓死的。

教育不仅抗周期,甚至有点逆周期了——经济越不好,它变得越好。逻辑是,由于经济不好,就业压力大,所以成人会更多的投资自己。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

中国的互联网周期都很短,每三年都会看到一个寒冬期、泡沫期,资本寒冬我估计明年就会开始好转了。说实话,现在也不是特别冷。寒冬只是说公开市场,股价跌得比较厉害,一级市场还在秋天。

对早期投资来说,我们看惯了周期。过去15年,中国互联网已经经历了五六个寒冬,你去百度搜索一下“资本寒冬”大家喊过太多次了,我们无所谓了。每三四年就来一次。实际上,稍微冷的天气里做资本布局是非常好的。

公开市场和一级市场周期不大一样,公开市场可能十年一次,这个表现很会比较剧烈比较明显,一级市场周期实际上更短,波动也没那么大。

在这期间融资相对来说期望会要低一点。我一般提醒他们,融资速度要更快一些,以尽快拿到钱为标准,而不要去纠结估值。

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

资本寒冬确实来了,流动性好像突然就没有了。这种环境下,中国更需要创新。当下到底该如何创新创业?未来的创新创业,实际上是对人的需求的理解、对人性的洞察以及科技的实现的一个结果,这是真正值得去创业的方向。

1、科技创新。IP的流动是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其实就是产生IP,赚钱的速度不快也没关系,只要是国家需要的技术。

2、用户资产。能不能快速形成用户资产。在互联网未来几年,形成用户资产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微信互联网和区块链。

3、供应端的改革升级。这是未来十年中国创新的主旋律。供应端的改革升级带动交易端的改革升级,出现一些接地气、变现快的“现金奶牛”。

4、价值创造思维。创业者做的事情一定要产生价值,能对某一人群带去价值,要么让她生活得更好,要么让他生活得更方便,要么产品上一个台阶,体验更好。

华平投资的合伙人陈伟豪:

我觉得整个去杠杆的过程一定会对投资环境造成影响的,这里面包括两层含义:1)很多企业本身会遇到一些问题。2)资本在投资的过程中会更挑剔。

我觉得最好的企业始终是最好的企业,不要急于一时的波段,你看这些百年老店经历资本寒冬都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期了,哪怕像谷歌、亚马逊、IBM及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起起伏伏好几波,所以企业本身只要质地是好的,他不要太担心去吸引资本,只是说短期对公司的预期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的问题。

好的企业迈过资本寒冬不是什么问题,资本寒冬更针对的是腰部及以下的企业,这些企业可能确实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

但是反观从投资行业来说,我觉得其实是一个好事,像我们这种手里还有很多“子弹”的企业,正好是一个以更合理的估值去投资一些好企业的非常好的窗口期。

以前的这种烧钱换市场的行为,在未来几年不太会发生,大家会回到一个非常理性的,静心坐下来把事情做好的位置上来。你要把事情做好,把能力提高,把壁垒搭起来,不要去管外部的太多因素。

(以上部分资料来源于36氪、红杉汇、黑板洞察、亿欧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