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佳萊:經銷商稱做到代理年收入上百萬元?

“低調”的佳萊:經銷商稱做到代理年收入上百萬元?

反傳防騙聯盟訊:2015年7月,佳萊拿到了直銷牌照,據媒體統計,當年直銷業績僅為1億元;但是到了2016年,其全球業績就達到了90億元,中國區業績為28億元。據直銷人爆料,2018年,佳萊的業績再次實現爆發式增長。

以《弟子規》、《了凡四訓》為企業文化,以進軍世界500強為目標,簽約李冰冰代言,在法國香榭麗舍大街設立旗艦店,在德國設立研發中心,在日本設廠……佳萊這一系列舉措顯得頗為“高調”。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國內市場上,佳萊卻特別“低調”。

那麼,“低調”的佳萊,是如何實現業績爆發式增長的?

佳萊的“低調”

“低調”的佳萊:經銷商稱做到代理年收入上百萬元?

據天眼查,佳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萊”)總部在廣州,法定代表人為熊銀河(熊峰),經營範圍包括養生學的研究開發及技術轉讓、機織服裝製造等,註冊於2010年7月5日,實繳資本8000萬元,由三方構成:但耀唐(監事)出資800萬元佔比10%,廣東喜喜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出資800萬元佔比10%,熊銀河(熊峰)出資6400萬元佔比80%。

佳萊經銷商提供的宣傳資料顯示:佳萊創辦人兼董事長為熊峰,另外還有兩名聯合創始人:但耀唐、李海元。據天眼查,但耀唐在深圳太東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擔任法人,另在多家公司擔任股東及高管;李海元為廣東省梅州人,他所經營的業務涉及金融投資、房地產開發、文化旅遊產業、菸草輔料等多個領域。

據公開資料顯示,佳萊於1999年加入中國大陸服裝行業,開設加工廠生產T恤衫;2008年9月,佳萊亞洲頻譜研發中心成立,並於同年10月進入馬來西亞市場;2009年3月1日,佳萊頻譜美體儀面市。

據悉,佳萊打造的是頻譜產品,經銷商稱之為“一種可以調理亞健康的穿在身上的理療儀”。按照佳萊經銷商的說法,其作用原理是:頻譜面料釋放頻譜能量,刺激人體組織細胞,產生共振,加速人體微循環,並可以提高溫度1.8°c,讓人體的酵素活力上升50%,從而起到使人健康(分解體內毒素、削除血液垃圾,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與美體(分解脂肪、遊移脂肪達到減肥效果,促進吸收、平衡吸收達到增肥效果)的功效。

“低調”的佳萊:經銷商稱做到代理年收入上百萬元?

佳萊經銷商稱,頻譜主要功能是調理亞健康與美體雕塑。可以調理亞健康,包括畏寒腰冷、宮寒痛經、手腳冰涼、肩頸痠痛、調失眠、通經絡、清宿便、排毒素、活化細胞、提高免疫力、增強細胞的修復與再生能力,具有強大的頻譜功能,源源不斷的釋放出頻譜能量,促進乳房、腸胃、子宮等部位的良性發展,有效改善人體亞健康狀態,同時具有豐胸、瘦腰、平腹、提臀、瘦腿之功效,幫助女性塑造出玲瓏有致的完美曲線。

直銷百科網注意到,申牌到拿牌,佳萊只用了11個月時間(官網顯示:2014年9月佳萊正式向國家商務部申請直銷牌照,2015年7月獲國家商務部頒發直銷經營許可)。

拿牌後,佳萊快速啟動市場,在直銷行業管理系統可見:其直銷區域的分支機構已擴展到了18個,服務器網點達118個。

一門“大生意 ”

“低調”的佳萊:經銷商稱做到代理年收入上百萬元?

佳萊市場的快速發展,也讓經銷商獲益匪淺。經銷商李某向直銷百科網透露,“在佳萊,我們做到代理的話,一年的收入好幾百萬元。我們都是很低調的運行,不需要去大張旗鼓地(宣傳)多麼的賺錢。我們市代賺千萬,總代賺好幾千萬、五千萬也一樣(不宣傳)。樹大招風,會遭人眼紅的。所以,(佳萊)低調運行是在保護所有的人。”如果真如李某所言:成為佳萊代理一年賺百萬,成為市代年賺千萬,總代年賺五千萬。如何實現?

直銷百科網注意到,在李某發來的《佳萊無風險創業平臺保障計劃》(以下簡稱《計劃》)的第一頁,有這麼一句話:從經商的角度,生意人的眼光看佳萊。後面還附有這樣一句話:先有商後有道——商道。

《計劃》顯示,這個“生意”有4萬元、16萬元、48萬元三種投資計劃,分別對應:消費體驗投資計劃、加盟商投資計劃、經銷商投資計劃。

第一種是消費體驗投資計劃,消費4萬元就可以成為佳萊的消費體驗者,可以獲得6萬元的高科技專利產品(vip健康包)以及10000元的積分(可換底褲,洗衣液),並可獲得佳萊公司產品的代言資格,如果分享3個vip健康包,佳萊獎勵廣告費4萬元。

第二種是加盟商投資計劃,投資16萬元可以成為佳萊的加盟商,可以獲得28萬元高科技產品,可以獲得佳萊公司啟動基金4萬元,獲得2個加盟商資格,獲得2個VIP健康包,分享出去回收8萬,實際上就相當於投資16萬元實際只要4萬元。

第三種是經銷商投資計劃,投資48萬元,成為佳萊的國際經銷商,可以獲得佳萊78萬元的高科技專利產品,獲得甲類啟動基金12萬元,獲得佳萊公司運作資金28350元,獲得6個VIP健康包,分享出去收回資金24萬元,獲得全球聯盟分紅資格一個(最高10萬),獲得相應的管理獎金(2835-10萬不等),可以擁有當地的招商權(15%-26%收益),經營的店或工作室有機會升級為佳萊的運營中心。算下來,投資48萬,實際只要9萬元。

“三三模式”

“低調”的佳萊:經銷商稱做到代理年收入上百萬元?

在佳萊經銷商的具體拓展業務中,他們普遍使用一種叫“三三複制”的商業模式。據經銷商王某介紹:“你只要找到3個人,市場就能起來,就不用再去發展人,只需要好好培養這3個人就行了。成為代理,月收入可高達十幾萬元,月收入上兩位數的人大有所在,最厲害的,月收入上百萬元。”

按照李某的說法,這個模式沒有雙軌、沒有對碰,“目前有個政策,加盟商投資計劃不用16萬元,只需要12萬元,相當於之前由公司返還的4萬元(啟動基金),不用再交給公司了。48萬元,實際只相當於投資了3個12萬元。”

李某把一個加盟商稱為“一單”。她說如果做事業,VIP升級加盟商非常的慢,最好按照經銷商級別來佈局投入,需要“三單”。另外,還有其他的佈局方式,“準代佈局9個單,這種的話,要面談,公司的高階要面談,看你是不是適合做9個單,畢竟是投資100多萬來運作。”

“其實,按照傳統生意來講,這個是非常好理解的,你投資幾十萬,開一家店。還有,每個人的運作模式不一樣,如果自己本身有一個美容店或者藥店,還可以把佳萊直接嫁接到自己的店裡,當做一個項目來經營。”

經營佳萊的董某表示,在去年,佳萊有8萬、16萬、32萬、40萬、104萬等多種優惠政策,並有很多的靈活處理技巧。比如,16萬可以分拆成4個4萬,可以有兩個點位,一週後公司還會返還4萬元現金,另外還有洗衣液、男女內衣褲等產品贈送。李某表示,為了搶佔市場,從去年開始,一直主推的是16萬元的經銷商投資計劃方案。

對於獎金制度,佳萊的經銷商經常提及的是佳萊特有的“同階管理獎”。

特有的“同階管理獎”

“低調”的佳萊:經銷商稱做到代理年收入上百萬元?

什麼是“同階管理獎”?

這個是按照不同的級別、代數來對應,講起來比較複雜,經營佳萊的張某說,“打個比方,假設一個公司有銷售員、經理、總監3個級別,老闆要獎勵這3個人年終獎,老闆獎勵銷售員1萬元,想到銷售員是經理和總監培養起來的,就同時會給經理和總監1萬;獎勵經理2萬元的時候,想到經理是總監培養起來的,同時又給了總監2萬元;而總監,老闆獎勵了3萬,算起來的話,銷售員、經理、總監三個級別,獎金分別拿到了1萬、3萬、6萬。與此類似,在佳萊,你的下級的級別上升的時候,按照同階管理獎,你也可以獲得非常可觀的收入,這也是你可以不用不斷去拉人頭的原因所在,這是佳萊獎金制度中最大的亮點。

就“同階管理獎”,張某強調,其實眾多直銷公司的獎金制度都有大大小小的各種漏洞,做到一定級別後,你扶持下面的人起來了,但是你並不能得到很多好處,而佳萊與眾不同的“同階管理獎”無疑是對“扶持”進行的重大鼓勵。經銷商李某告訴直銷百科網,佳萊旨在打造世界500強企業,旗下有很多板塊,並不通過直銷賺錢,只是通過直銷來打開市場,所以獎金撥出比高達90%,剩下的5%企業拿來做公益,只留5%拿來運營。“做過直銷的人都知道,一般直銷企業的撥出比達到50%-60%,就已經很高了,90%幾乎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從這一點上,就非常的吸引人,超越了其他直銷公司一大截。”李某說。

在佳萊官網,董事長熊峰的話,似乎印證了90%的撥出比的說法,“佳萊經營利潤的90%給合作伙伴,5%回饋社會,5%才留給佳萊作為發展,這就是我的經營哲學,我的佳萊夢。”

不過,另一名佳萊經銷商張某表示,剛進去的時候,肯定沒有那麼多,只有達到一定級別的人才能夠享受到90%的獎金撥出比。

市場中,不少人把佳萊當做“投資”項目來做。在“佳萊頻譜傳銷受害維權”QQ群中,就有人投資了48萬元的經銷商計劃。趙某就是其中一位。

“低調”的佳萊:經銷商稱做到代理年收入上百萬元?

本來,他在北方城市與老婆一起經營有一家公司。趙某說,近幾年,實業艱難。公司一年賺百萬,還特別的辛苦,她老婆在聽了佳萊這個“投資”項目以後,覺得很不錯,隨即投入48萬元加入。

趙某表示,覺得老婆“受騙”以後,為了弄懂佳萊這門“生意”的商業模式,他還親自去參加了兩次佳萊的“選商會”,他認為,按照《直銷管理條例》與《禁止傳銷條例》,佳萊就是拉人頭的模式。結合他老婆的佳萊經歷,趙某認為,佳萊號稱走的是“奢侈品路線”,其實瞄準的就是“有錢人”,打造所謂的“經營者聯盟”,很多人都把這個當做“生意”來投資,結果卻是很多人被騙,也只是自認“倒黴”,最終不了了之。

一名業內人士表示,佳萊由一家服裝企業起家,升級產品為穿在身上的“理療儀”,如今業績做得不俗,可謂是行業的一匹“黑馬”,“但是,佳萊的單子其實都挺大的,可謂是我們一直在說的‘大單模式’。顯而易見,他的業績來自於大單。”

該人士表示,從其官方公眾號的做法,可見佳萊的“低調”是刻意為之,把其稱之為“生意”,也有種“跳出直銷做直銷”的感覺,這一切都是源於其大單模式,“大單模式極容易引發外事風險,並不是長遠之道。”

佳萊的直銷之路,反傳防騙聯盟將繼續關注。

佳萊科技:拒絕執法,暴得大“名”

反傳防騙聯盟訊:在直銷企業中相對比較低調的廣州佳萊科技,突然高調了一回:5月22日,成都市工商局召集在蓉直銷企業,貫徹落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文件精神。提到直銷企業存在的問題時,“佳萊”在舉行直銷會議時不配合執法檢查,被公開點名。

“低調”的佳萊:經銷商稱做到代理年收入上百萬元?

一般而言,監管部門在公開會議場合,點名批評較為少見;即使有,能公開報道的更為少見。所以,也就難怪佳萊科技會因為一次點名而上了輿論榜。

公開點名

22日,成都市工商局召集在蓉直銷企業,貫徹落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直銷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簡稱8號文)、《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開展查處以直銷名義和股權激勵、資金盤、投資分紅等形式實施傳銷違法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簡稱9號文)時,向個別違規違法直銷企業及經銷商“打招呼”:從5月份到12月底,直銷企業及營銷人員,必須依法主動配合、接受執法檢查,對一些心存僥倖、違規違法,特別是9號文中所指四種違法情形,將依法堅決查處、絕不姑息、嚴懲不貸。

“低調”的佳萊:經銷商稱做到代理年收入上百萬元?

四川當地媒體《天府早報》的報道中提到,“安利、無限極、康寶萊、完美、三生、歐瑞蓮、權健、福能源、中脈、安然、安惠、克緹、羅麥、嘉康利、康美、金士力、新時代、天獅、美樂家、綠之韻、美羅國際、葆嬰、玫琳凱、雅芳等在蓉報備的直銷企業,參加了此次貫徹落實會議。”《新浪潮》記者觀察到,這份名單中,並沒有佳萊科技的名字。而從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系統看到,佳萊科技在四川省有分支機構佳萊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並且在成都市報備有5個營業網點。這次會議佳萊科技到底是沒有參會,還是報道中予以省略,不得而知。

據佳萊科技的工商信息顯示,公司成立於2010年。其經營範圍包括養生學的研究開發及技術轉讓;機織服裝製造;服飾製造;家用美容、保健電器具製造;其他傢俱製造;家居飾品批發;化妝品及衛生用品批發;化妝品製造;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清潔用品批發;肥皂及合成洗滌劑製造;紡織品及針織品零售;商品零售貿易(許可審批類商品除外);貨物進出口(專營專控商品除外);技術進出口;直銷;保健食品製造;醫療、外科及獸醫用器械製造。

“低調”的佳萊:經銷商稱做到代理年收入上百萬元?

名字沒有出現在開頭,卻出現在了結尾。報道說,“直銷市場穩步發展的同時,仍存在不少問題,違規現象仍有發生。

企業報備問題:少數企業仍存在瞞報,漏報現象。

經銷商管理:內部管理不善,執行監管部門的要求不到位。

直銷會議問題:部分企業存在會場擁擠混亂的現象,會議錄音錄像存在錄音不完整現象。

“佳萊”在舉行直銷會議時,不配合執法檢查。”

公開點名一家企業,在成都市工商局近幾年直銷會議中,應該是第一次。

2016年4月14日,成都市工商局召集在蓉直銷企業相關負責人,組織召開2016年度成都市直銷企業座談會。在對直銷企業去年一年來為成都市社會、經濟發展、帶動就業、精準扶貧等方面工作予以肯定的同時,該負責人也對直銷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毫不含糊:一是部分直銷企業在從業人員管理方面的問題,違規招募直銷員、直銷員培訓不規範、經銷商存在違規現象;二是一些直銷企業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誇大、虛假宣傳問題突出、退換貨難的問題仍存在、違規直銷問題較突出;三是直銷企業自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部分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規範,直銷企業盲目擴張和管理滯後給行業發展帶來隱患,直銷企業信息報備不真實,不準確,不及時。

問題點了不少,沒有點名。

2017年1月5日,成都市工商局根據各企業自評、平時工作、投訴舉報、監管檢查結果等進行綜合評議,安利、完美等26家直銷企業被評為A類,2家直銷企業被評為B類,3家直銷企業被評為C類,其它類4家。據瞭解,當時在成都報備的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數量已達到35家。

被評為C類或其他的到底是誰,也沒有點名。

所以,此次佳萊被成都工商局公開點名,就顯得格外突出。

拒絕檢查

那麼,企業能不能拒絕執法檢查呢?並非沒有可能。

《直銷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實施日常的監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採取下列措施進行現場檢查:(一)進入相關企業進行檢查;(二)要求相關企業提供有關文件、資料和證明材料;(三)詢問當事人、利害關係人和其他有關人員,並要求其提供有關材料;(四)查閱、複製、查封、扣押相關企業與直銷活動有關的材料和非法財物;(五)檢查有關人員的直銷培訓員證、直銷員證等證件。

該條款同時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前款規定進行現場檢查時,檢查人員不得少於2人,並應當出示合法證件;實施查封、扣押的,必須經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批准。”

也就是說,如果執法人員少於兩人,或者沒有出示合法證件,被檢查對象是可以拒絕的。

原天獅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直銷學概論》一書主編劉金章教授對此解釋認為,“出示證件是法治社會的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能因為是公權力機關,就直接進行檢查,出示證件是必要的,否則極易造成公權力濫用,而侵害私權利。”

除此之外,企業沒有任何理由拒絕執法檢查,否則可能就涉嫌妨礙公務。

《直銷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實施日常監督管理,發現有關企業有涉嫌違反本條例行為的,經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批准,可以責令其暫時停止有關的經營活動。

具體到佳萊此次“拒絕檢查”事件,報道中沒有詳細說明。有知情人士透露,是當地經銷商召開會議,但沒有報備。工商執法人員現場檢查,卻遭到拒絕,理由是“沒接到上級通知”。此說《新浪潮》記者沒有得到當事方確認。如果情形確實如此,那不僅僅是經銷商的問題,更有企業管理的問題。

報備管理

會議營銷是直企經營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手段。因為直銷的精髓就在於人際傳播,而會議是建立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最為便捷有效的手段。但會議也容易出現違規情形,比如現場宣揚暴富等,不利於形成正確的財富觀。所以,對直銷企業會議的管理,就成為市場監管部門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各地也紛紛出臺自己的會議報備管理辦法。

“低調”的佳萊:經銷商稱做到代理年收入上百萬元?

資料圖:會銷現場

按照“打造規則工商”的工作要求,自2010年下半年開始,瀋陽市工商局醞釀起草直銷企業會議報備管理辦法。經過反覆修改,市工商局《直銷企業會議報備管理規定》終於出臺,並於2011年1月1日起公佈實施。要求直銷企業舉辦人數超過50人的會議,應於舉辦前5個工作日向市工商局直銷監督管理處提交備案。會議報備材料需要加蓋企業公章,寫明會議舉辦的時間、地點、與會人員概況及人員總數,會議的主題、綱要,會議主講人的概況,報備負責人姓名及聯繫方式。要求會議地點不得在政府、軍隊、學校、醫院、居民社區以及私人住宅等場所進行。

煙臺市工商局於2016年6月22日出臺《直銷企業會議報備制度(試行)》,直銷企業應於召開會議7日前,到會議所在地轄區工商(市場監管)機關進行書面報備,或通過郵寄、傳真等形式提交報備材料。會議報備後變更時間、地點的,應及時通知會議所在地的轄區工商(市場監管)機關補正。直銷企業應對直銷會議內容應進行全程錄音、錄像,連同會議報備資料一併存檔備查。《辦法》規定:直銷企業會議舉辦地的轄區工商(市場監管)機關應根據直銷企業會議報備情況進行現場核查,並結合現場監管情況填寫《直銷企業會議現場監管記錄表》。

江西贛州市工商局要求所有直銷企業在贛州開展經營活動均必須在贛州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報備經銷商相關信息,開展各種50人以上的會議、培訓等活動均需提前10天報備;所有會議、培訓要按報備要求確保安全、合法,活動過程做好全程錄像,且視頻中要有開始、結束的年、月、日、時等時間標記,確保活動時間相符、內容記錄完整。2017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贛州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對各直銷企業組織的各種會議、培訓等活動進行了抽查,有的企業組織各種活動不報備且活動中進行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和有其它的違法行為,該市章貢區市場和質量監管局對此企業作出了罰款40萬元的處罰。

“低調”的佳萊:經銷商稱做到代理年收入上百萬元?

在放管服大背景下,監管部門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也在提高服務效能。在直銷企業會議報備管理方面,青島市工商局就推出了直銷企業會議備案監管系統(手機版),讓直銷企業實現了通過關注微信就可完成手機報備會議。“我們今年還出臺直銷企業函告制度,就是在年底,把在青島分支機構工作情況,以書面的形式告知所在企業。這樣,既可以讓企業瞭解真實情況,也有利於增加在當地負責人的緊迫感。不要覺得總部不知道,在當地出點啥事也無所謂。”在4月26日召開的直銷企業(青島)聯繫會議後,青島市工商局直銷處處長李濤告訴《新浪潮》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