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後危機時代」的中投式應變 ——專訪中投公司董事長、執行長丁學東

全球“後危機時代”的中投式應變 ——專訪中投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丁學東

面對風險,全球的主權財富基金都在順勢而變,而中投的應變,是為了離自己的初衷更近一點。

財經決策第一號ENNweekly«長按可複製)

文/《財經國家週刊》記者 聶歐 實習生 烏蘭

“我們並非轉型,而是在堅守初衷,順勢而為。”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丁學東告訴《財經國家週刊》。

為了應對全球經濟頹勢,丁學東的腦子裡早已為中投構築了一幅攻守兼具、進退有度的多層次圖景,並努力在中投過去近九年的實踐基礎上聚精去糟。

事實上,自2015年1月成立新的子公司——中投海外直接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海外”)的那一刻起,中投就被市場解讀為一方面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一方面在“後金融危機時代”急求轉型。

此外,自2016年7月以來,中投高管層“新鮮血液”不斷:上海市原常務副市長屠光紹強力加盟,出任中投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隨後,又傳來中國證監會國際部原主任祁斌出任中投公司副總經理、中國人壽原副總裁白濤出任匯金公司總經理等消息。

從近期組織架構的變化到管理層的變化,到2015年業績增長受爭議導致市場傳出“轉型說”,不禁讓人心生疑問——這一截至2015年底總資產規模高達8100億美元的全球第二大主權財富基金,究竟在下一盤怎樣的棋局?

“我們既非簡單迎合政策,也非急轉彎。”專訪期間,丁學東並不急於澄清,而是對中投的戰略佈局娓娓道來——儘管當前全球經濟復甦疲弱、大宗商品市場低谷以及負利率政策等多方面陰影重重,但中投卻有條不紊地堅守了長期財務投資人的初衷,不但實現了成立以來累計年化國有資本增值率15.3%,還審慎應對了全球風險並積極探索業務拓展和治理革新,穩健推進境內外投資與管理,在公司治理和深化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中投公司也會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建設所帶來的新機遇,在沿線國家積極尋找商業化的投資項目。”

他對於中投的未來有兩大預期:一是兩年以後,中投總資產規模或將達到1萬億美元,成為排名全球首位的主權財富基金;二是中投未來將以公開市場股票、債券之外的“另類投資”為主,在投資回報下降、投資風險積聚的當下,構築起科學合理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可以說,全球的主權財富基金都在順勢而變,而中投的應變,是為了離自己的初衷更近一點。

眼下,正時值G20這一千載難逢的中國主場機遇,中投將如何打好主場戰役,攻守兼備地抓住機遇,正是丁學東心中的一盤大棋。

全球風險和挑戰不減

《財經國家週刊》:中投擁有中投國際、中投海外和中央匯金三大子公司,三者如何各司其職?當前的全球經濟頹勢對中投的境外投資業務造成了怎樣的衝擊?

丁學東:中投的境外業務分別由中投國際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國際”)和中投海外兩個子公司承擔。

中投國際於2011年9月設立,承接了中投當時所有的境外投資和管理業務。中投海外去年成立後,中投的境外業務也細化為兩大部分:中投國際主要開展公開市場股票和債券投資,對沖基金和房地產投資,泛行業私募基金委託投資、跟投和少數股權財務投資;中投海外則作為對外直接投資業務平臺,通過直接投資和多雙邊及平臺基金管理,促進對外投資合作。兩者開展的境外業務與中央匯金開展的境內業務之間實行嚴格的“防火牆”措施。

之所以成立中投海外,將境外業務分由兩個專業公司來操作,是順應國際趨勢及投資實踐的需要,也是基於長遠發展,以實現更加明晰、專業、有針對性的業務分工。

當然,2015年正是金融危機餘波未平的階段,中投的境外投資業務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和衝擊。

2015年,國際金融市場大幅震盪,全年MSCI(摩根士丹利全球股票指數)下跌2.36%;高盛大宗商品指數下跌32.86%,原油、鐵礦石價格分別下跌36.28%、37.37%;新興市場股票下跌14.92%,債券下跌11.15%,大多數投資機構的業績相較往年均出現下滑。具體上,衝擊來源於三個方面:

一是負利率政策,造成債券、股票類投資收益偏低;二是美元大幅升值(去年升值9.26%),讓以美元計價的投資機構總組合出現大幅匯兌損失;三是大宗商品價格深跌,對直投項目的估值影響較大。

面對這些衝擊,我們和其他投資機構一樣,也在進行調整,但短期內尚難完全消除。此外,全球經濟頹勢也使得直投項目競爭更加激烈,進一步加大了對優質項目的尋找難度。

《財經國家週刊》:面對這些衝擊,難點和壓力在哪?你接下來有何預期?

丁學東:2008年金融危機至今,全球金融監管規則的適應性改變以及當前的經濟形勢,都使得過去那段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時代暫告一段落,甚至一去不復返。

但與此同時,我國“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產能合作加快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願望增強但不確定性也同時增大,致使2016年成為極具風險和挑戰的一年。

難點在於,中投要儘快適應大形勢的變化,從成立之初全球“追著錢跑”的資金荒狀態,轉而適應目前全球數輪量化寬鬆之後優秀項目、優良資產的緊缺狀態,對現有業務、架構進行取捨和調整,及時應變。

預計2017年,國際金融市場高波動將成為常態,風險資產預期收益將明顯下降,波動性及尾部風險可能增大。並且,全球範圍內直投項目的競爭也將更激烈,優質項目搜尋難度加大,投資機構實現長期收益將面臨更大挑戰。

《財經國家週刊》:從2007年成立至今,中投的發展始終備受關注。你如何評價中投的收益和成長?

丁學東:成立近九年來,中投的發展呈現出兩個特點:

一是起點較高,註冊資本金高達2000億美元;二是發展速度較快,截至2015年底的總資產規模已達8100多億美元。15.3%的累計年化國有資本增值率,在國際上也是公認的較好水平。

人員方面,截至今年6月30日,員工總人數592人,境外投資團隊60%以上擁有海外經歷。但是,公司境外投資一線人員目前還不到200人,與國際同類機構相比,還遠不能滿足工作需要。

按照上述15.3%的增速預測,兩年之後中投的總資產規模或超過1萬億美元,位居全球主權財富基金前列。如何把這麼大規模的主權基金運作好,無論在管理還是人力上,確實是個不小的挑戰。

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的追求。我們的追求就是要建立國際一流的、受人尊重的主權財富基金。我講的一流,不僅指規模,更重要是管理水平、投資業績、團隊能力、公司聲譽和全球影響力一流,這是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

《財經國家週刊》:其他各國的主權財富基金也在應對風險,它們的普遍做法是什麼?據悉,中投此前投資了一些互聯網及高科技企業,打破了主權財富基金的固有投資框架,你的戰略考慮是什麼?

丁學東:各主權財富基金各有風格,但普遍都在採取措施分散風險,一方面投資多元化、多層次化,另一方面向另類投資傾斜。

多元化和多層次化,可以是股票和債券市場之內的,也可以是之外的。而另類投資,指股票和債券等傳統的公開市場投資以外的其他投資,比如私募股權、對沖基金、房地產、基礎設施等。其主要表現,就是從一些強週期產業向穩定收益和新興產業轉移。

同樣,中投也在加大另類投資,利用其不同於股票和債券的抗跌特性來平衡收益、分散風險。

我們還投資了一些高科技企業,這在主權財富基金並不多見。從國際經驗來看,每一次重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之後,總會出現一批新科技、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其中不乏一些能夠對抗長週期、低迴報時代的關鍵機遇。而據我們判斷,這一輪的機遇或許存在於醫療、TMT和高科技等領域。

按照設想,中投未來將以另類投資為主,另類投資的業務規模佔比或達到50%以上,既用於對抗全球經濟頹勢和負利率時代的回報下降,又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優選之舉。

有攻有守,有進有退

《財經國家週刊》:應對上述風險,中投做了怎樣的應變?在投資業務及模式、公司治理和風控手段等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丁學東:我們的應變分為三個方面:

資產配置方面,總結過去幾年的實踐並借鑑同業經驗,在去年引入了參考組合配置模式,配置框架由“戰略配置-政策組合-戰術配置-實際組合”調整為“參考組合-三年政策組合-年度政策組合-實際組合”,旨在構建一個更簡單、透明、有韌性的投資組合。在新的資產配置模式裡,參考組合作為錨定,明確組合的風險中性,並作為長期相對業績基準;三年政策組合作為實際中性組合,明確資產替代關係和組合構建方向;年度政策組合作為執行計劃,兼顧市場觀點驅動的組合偏離和另類資產投資進度,進行適度偏離,形成組合構建目標。

公開市場投資方面,在2015年全球股市、債市均大幅波動之下,我們做了大量研究。股權投資方面,調整增選了一批業績良好且各具特色的外部管理人,從投資理念、風格等方面對超額收益來源進行了有效分散,同時積極控制投資成本;債券和絕對收益投資方面,對新興市場國債進行了減配,對發達國債、美國綜合債、機構抵押債的外部管理人進行了調整。

自營建設方面則強化了自身能力,與委託組合管理形成相互補充和促進。即便在去年全球經濟低迷之時,我們的大盤價值自營組合、風險配置自營組合、私募股權和私募信用,以及對沖基金等多個自營組合的收益,還是大幅超越基準。

《財經國家週刊》:我們發現,中投近兩年相對更側重於發展長期資產管理,這是否有利於熨平強週期的經濟波動?具體舉措有什麼?

丁學東:長期資產管理方面,也做了一些調整。

一是加大對房地產等穩定收益類資產的投資力度。2015年我們組建了獨立的房地產投資部,重點關注發達市場大型直投項目,全年共完成9筆投資,皆為所在區域的年度主要房地產交易。

二是挖掘具有中國元素的投資項目。充分發揮對中國經濟深度瞭解的比較優勢,利用中國企業加快對外投資帶來的機會,加大項目挖掘,嘗試進入前景良好的新興行業。

三是充分利用私募基金網絡開展相關投資。一方面繼續優化私募基金組合結構,擇優續聘與增選基金,同時嘗試與少數優秀管理人建立戰略合夥賬戶,深化合作關係,並確定私募信用為單獨策略,捕捉市場機會。另一方面,加強與管理人、同業機構溝通,擴大跟投、共投比例。

四是強化直投項目的投後管理,加大參與力度和主動性,更好地管控項目風險和實現管理增值,同時穩妥開展項目減持和退出工作。

這些舉措中,優化資產配置和組合管理,構建簡單、透明、有韌性的組合可謂重中之重。

而難點在於,總組合調整過程中,如何控制因市場波動引起的實際組合與政策組合的偏離。對此,我們改進了組合再平衡機制,以保證逆向投資的紀律性,維持總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徵,保障新配置架構順利運轉。

《財經國家週刊》:中投將在新興產業、私募基金、房地產和基礎設施等領域加大投資力度,也適時退出一些領域和項目。你如何描繪這樣一幅有取捨、有進退的動態場景?又如何平衡短期波動與長遠目標?

丁學東:首先必須明確,驅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並未發生根本改變,未來幾年全球經濟仍可能處於低增長、大分化和多動盪的局面之中。面對這種收益預期下調、下行風險凸顯的投資環境,我們必須順勢而變。

長期投資的顯著特點,是資金規模大、回報期限長,項目初期須設立幾年寬限期,但後期回報通常比較穩定。中投堅持長期財務投資理念,且擁有較強的短期市場風險承擔優勢,能夠據此來獲取非流動性溢價。

因此,在投資領域上,我們一方面會根據資產配置策略,持續關注房地產、基礎設施等長期穩定收益類資產,以增加組合均衡與穩定性;另一方面也會關注與中國經濟發展相關的投資機會,這既包括傳統產能的國際合作,也包括與經濟轉型和科技升級相關的投資。

我們的目的,是做財務投資者而非行業投資者,投資是為了獲取合理的商業利潤,在可接受風險範圍內追求最大權益,不追求對企業的控制。因此,我們一向注重直投項目的投後管理,加大投後管理的參與力度和主動性,努力做好管控項目風險和實現管理增值,同時穩妥開展項目減持和退出工作。僅2015年就對多個直投、跟投項目減持或退出,回收資金106億美元。

例如,中投2009年投資了Songbird公司,其全部資產為倫敦金絲雀碼頭物業開發和投資管理為主的房地產公司Canary Wharf Group的部分股權。此後,倫敦寫字樓租賃與投資市場鵲起,項目租金和出租率穩步上升,淨資產值屢創新高。2015年,我們選擇了適時退出,以累計投資2.99億英鎊回收現金11億美元,普通股部分獲得24%的年化淨內部收益,淨投資回報高達3倍。

抓住G20的主場機遇(小標題)

《財經國家週刊》:G20是重要的國際交流協商平臺,你對此有何期待?針對當前全球經濟和企業“走出去”的諸多問題,G20可能帶給中投怎樣的難得機遇?

丁學東:G20在引領和推動國際經濟合作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這次杭州峰會也是近年來我國舉辦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峰會。除了討論一系列重要議題,會前還召開大規模的工商峰會(B20)。

在如此平臺上,和世界重要經濟體的各國政府官員、主要國際組織代表、大型跨國公司高管等一起探討新的國際投資環境和格局變化,展現中投專業、負責和有聲望的國際大型機構投資者形象,並與志同道合的中外企業一起尋找優質投資項目,是我的一個期待。

中投的組建宗旨,是實現國家外匯資金的多元化投資,因而一貫堅持全球分散化的資產配置和投資佈局,沒有地域和行業上的投資偏好。當然,我們更願意去投資環境穩定、歡迎外國投資者的國家。

在G20上,我們會重點關注加強國際貿易和投資合作、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等方面議題,以及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投資指導原則、推進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加強金融、稅收、能源等領域的合作。也會從交流情況和討論成果中,注意挖掘促進境外投資業務發展的機遇,在傳統產能合作上,在經濟轉型與科技升級換代上,注意探尋更多的優質投資機會。

《財經國家週刊》:作為全球大型主權財富基金之一,中投如何在業界發揮應有的影響力,提升國際話語權?

丁學東:應當說,中投公司通過積極參與業內國際組織的籌建和國際規則的制訂,有效維護了我方的合法權益,也在國際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贏得了較高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早在2007年10月,就在中投公司成立不到1個月的時間,國際上就要求儘快確立主權財富基金運營規範,當年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年會,授權IMF牽頭推動主權財富基金與投資接受國展開對話,制訂主權財富基金制度結構、風險管理、透明度和問責制等方面的“最佳行為準則”。

為了回應來自投資接受國的質疑,同時也為爭取更大的話語權,創造更加公平、可持續的投資環境,中投公司全程參加了主權財富基金國際工作組和《聖地亞哥原則》起草小組的工作,很好地保護了包括中投公司在內的主權財富基金的基本利益和合理權利。此後,中投公司的代表先後擔任了主權財富基金國際性常設機構——“主權財富基金國際論壇”的副主席、主席、董事等職務,參與論壇治理等重大事項決策,為論壇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與肯定。

當然,參加G20這樣的高端國際會議,為我們與國際各方高層的交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良機。中投的投資政策與理念,以及推動全球金融穩定和資本與投資的跨境自由流動,營造公開、公平和非歧視的國際投資環境的願望,也勢必將在廣泛的交流合作中進一步得到有效傳達。

丁學東簡歷

1960年出生,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歷任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兼人事教育司司長、產權司司長,財政部國有資本金基礎管理司司長、農業司司長、教科文司司長,財政部部長助理、副部長,國務院副秘書長。

郵政訂閱

本報刊訂閱和投遞服務由中國郵政承擔,請在中國郵政公眾服務號中進行查詢。中國郵政報刊微信訂閱統一由“中國郵政”微信服務號提供客戶服務。全國統一客服電話:11185-9-2。

如何在第一時間閱讀頂級財經資訊

方法詳見下圖

全球“後危機時代”的中投式應變 ——專訪中投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丁學東

商務合作請添加微信號(聯繫電話)18514203851

長按指紋自動識別二維碼即刻關注

全球“後危機時代”的中投式應變 ——專訪中投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丁學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