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日本、德國、以色列的科學家經常得諾貝爾獎,我們應該到哪裡說理去?

杜達特洛夫斯基


另附一篇人民日報刊載的文章,也算是提供了另一個方法的解答。

日本人又得諾獎了,奇怪嗎?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美國的James P. Allison以及日本的Tasuku Honjo,以表彰他們在腫瘤免疫療法中的卓越貢獻。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穹天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至此,包括Tasuku Honjo在內,已經有26名日本或日本裔學者獲得諾貝爾獎。其中,自2000年以來,日本已經有16人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不含日裔美籍科學家)。 18年,16人。這個數字著實驚人。人們不禁要問,為何日本人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獲得如此多的諾貝爾獎呢? 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等重要論斷。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在閉幕式上發表書面講話《科學的春天》,用詩一般的語言宣告:"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 時至今日,言猶在耳,然時光已逝近四十載。 中國的科學技術也確實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不過,在諾獎的自然科學領域,只有屠呦呦一個人獲此殊榮。這不僅讓人想起了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近幾日,圍繞大隅良典獲獎的事兒,不少學界大咖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曾在日本九州大學短暫工作了近5年的時間,那已是1997年至2001年之間的事兒了。之後回國,在中科院工作至今。憑藉這份經歷,作為一名普通的科學工作者,也湊個熱鬧,發表點管窺之見。畢竟,我也是那些培養不出來的人才之一,深感責任重大。 憑心而論,我本人對Tasuku Honjo的獲獎並無特殊感覺。科學是一門實證主義哲學,需要的是自由開放的創想和勤勤懇懇的工作,播什麼種,開什麼花。我想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日本科研界的三個特點。

先定一個小目標 記得我剛剛到日本工作之初的幾個月,對於日本人的科學工作方式和目標非常不解。例如,我所工作大學裡的研究所,其中不乏國際知名學者。但他們給所帶博士研究生出的論文題目,卻沒有什麼宏偉的目標,而是實實在在的一個具體的"小問題"。更為奇怪的是,不止一個學生,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是如此。當時,我在想,也許日本人真的很笨,大問題他們是做不來的。在日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也和一起工作的日方同事廝混熟了,於是就問他們為何給學生們如此定題目。 然而,出我所料的是,日本教授反而對我如此之問大感興趣。他們反過來問我,那麼你們是如何給學生定題目的呢?我就將我所知告訴了他們。他們聽後,大為驚訝!他們認為,出這麼大、這麼難的題目,學生們怎麼可能在短短三年內做出結果呢?他們的另一個疑惑是,中國人為何人人都想成就一番大事業,人人都想當大人物呢?在日本人看來,每個人只要儘自己所能,盯住一件事,持之以恆,一生做出一點點實實在在的事兒,就足夠了。 聽後,感覺他們說的也頗有道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們老祖宗雖然早留給了我們這樣的警句。但在這浮躁的現在,在一些領域,我們卻越來越好大喜功了。各種宏偉的規劃滿天飛,各種人才頭銜層出不窮。然而,人們似乎忘記了,大目標的實現是由無數小目標的實現為基礎的。在科學麵前,沒什麼大小問題之分,只有已解決和待解決問題之別。而一個科學問題的解決,往往又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探索。這一方面要求科學工作者能坐得住冷板凳,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和大眾的支持與信任,讓科學工作者有板凳可坐。現實的情況是,科學工作者不斷被要求提出新想法,一個計劃完成了,得到一些可喜結果後,如果希望接著做下去,就會被認為想法不新了,很難再獲得支持。

對待"錯誤"的態度 另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是我第一次參加實驗室內的小組會(seminar)。在組會上,每個人都要彙報近期的工作,將做過的實驗和計算結果拿出來,一起研討。其中,讓我驚訝的是他們對待所謂"錯誤"結果的態度。他們會非常認真地研討結果錯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錯。但他們不會對研究者本人提出任何批評。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個道理人人皆知,日本人真正做到了。與此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往往壓制失敗,動不動就追責。那麼以後,誰還敢去嘗試新的東西呢?甚至,誰還敢說真話呢?

在科學和技術之間架設橋樑 接下來一個問題是,如何將科學研究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在這方面,我認為日本人也有其獨到之處。日本的會社,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公司,會僱傭很多擁有博士學位的員工。其中大部分進入公司所屬的研究所,研製新產品。但這些人不只是埋頭於實驗室中工作,他們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去參加各種學術會議,目的是瞭解本領域內重要的科學進展。如果他們一旦發現可用的學術思想,就會聯繫相關學者,請他們幫助研發新產品。問題的關鍵是,這些學者只負責貢獻學術思想,協助形成新產品技術路線,但並不參與全部的研發過程。一旦產品研發上市,學者會從產品最終獲得的利潤中得到相應的報酬。這種做法,迅速架起了科學和技術之間的橋樑,其核心是知識產權的保護和誠信的社會意識。 中國現在正鼓勵科學家從象牙塔中走出,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但可能帶來的問題是,科學家擅長的是研究科學問題,如何將科學成果轉化為產品是另外一門學問。如何在政策和社會意識層面搭接好科學和技術之間的橋樑,是我們需要重視和研究的問題。 就科學而言,其精髓就是實事求是,不能以人之好惡,左右科學的研究過程。對於科學活動的管理更需要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去研究科學活動的內在規律。 管窺之見,未免有失偏頗。如其中一點能有助於人們的思考,實為我幸。


古風93814281


我們不需要找誰說理。別人不認同我們,我們必須堅守自己的價值觀念,繼往開來,汲取其他國家有用的養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繼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諾貝爾獎不是評判一個國家科學文化的唯一標準,近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或者其他國家亞裔的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我們不免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我國為什麼幾年甚至幾十年出不了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呢?”這個問題很簡單,一是我們現在的資金設備,還有很多地方不如其他國家,二是我們的科學家太過急功近利,都想著當大人物,從而忽略了做科研的本質,三是瑞典諾貝爾評委對亞裔特別是中國有歧視。

其實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把一個獎看的這麼重,為什麼呢?

袁隆平先生連院士都不是,但是他的豐功偉績,當代科學家有幾個能超過他的?那些兩彈一星功勳們,我們不知道他們長什麼樣子,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都沒有得過諾貝爾獎,但是,他們對我們國家做的貢獻,是區區一個諾貝爾獎能衡量的嗎?我們要做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堅守自己的價值觀念,你不給我,我也不著急,我會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一個諾貝爾獎,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只是可有可無的一味調料劑!

希望我們下次問的問題不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得諾貝爾獎,而是縱使不得又能怎麼樣呢?


籃球和王者榮耀


沒到投身基礎研究的份上。螺絲、齒輪、軸承急等著用呢,還沒吃透呢!集中精力和人力物力,先把急需的問題都解決了!水到渠成,自然科學理論性、基礎性的東西,就會有能力去研究並取得豐碩成果。——誰會褲子都沒得穿,就拆房子賣地縫件大皮襖?


塵光4322056


這問題就提得不對,諾貝爾獎,除了和平獎之外,其它獎項還是比較公證的,不是說國家GDP高就一定要有多少諾貝爾獎,國內喜歡搞平均注意,但是諾貝爾獎確實是頒發給那些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和GDP沒關係,和名氣也沒關係,大家都知道霍金,都認為他是個物理天才,但是霍金雖然名氣大,然而並未獲得諾貝爾獎,因為他的確在物理學上的貢獻不大,我們看事實,美國、以色列、日本、德國等幾個國家的科技各個領域確實比我們先進很多,我們用不著酸葡萄心理,承認差距,學習別人的研發模式和體制,迎頭趕上才是正道


運動修身


這個並不神秘,科技資金與智力投入的淨存量,是獲得諾獎的主要因素!而中國僅僅最近一些年,有較大的科技投入,其存量低於美日,而諾獎反映的是過去的科研成就。這就導致中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有諾獎。其實日本最近的連續獲獎,反映的恰是過去一段時間的科技投入,之前也是有一個蟄伏期!說白了,沒錢,或者不向科技上撒錢,就不要想啥諾獎!可是我國還不是發達國家。


浣山


憑什麼說瑞典科學院一群人評的獎,就是世界最高獎?瑞典科學院的院士就是世界最高水平?標準何在?誰給他們的資格?

其實,這不過就是西方話語霸權的一個體現,有多少客觀性?真理性?袁隆平為啥沒有?華為開創了5G的總工程師為啥沒有?建國69年了,我們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難道最大的科研成就,就是屠呦呦的青黴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