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唱易俗振秦風 文

首唱易俗振秦風 文/王宗濤

在大雁塔腳下的戲曲大觀園裡,有一組秦腔歷史人物塑像,其中有一位老者端坐在椅子上,手中拿著蒲扇,略顯清癯的臉龐上神態安詳、目光堅定。細看那神情,似乎正在構思著秦腔事業的大布局。他,就是戲曲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易俗社創始人之一、著名教育家和劇作家孫仁玉先生。

孫仁玉(1872——1934),祖籍陝西臨潼。16歲考中秀才,17歲在本邑教私塾,後入陝甘味經書院深造並獲拔貢資格,於光緒二十八年中舉。是清末民初具有民主思想的愛國知識分子,名重一時的教育家;先生曾在陝西宏道高等學堂及其他幾所學校任教,並與同仁創辦了臨潼雨金高級小學和西安民立中學(今市二中),還參與了《續修陝西通志稿》的編纂工作。抗戰期間擔任了省政治研究所主任等職。

首唱易俗振秦風 文/王宗濤

縱觀歷史,秦腔曾出現過幾次繁榮,第一次是清朝乾嘉時期,魏長生入京,秦腔榮登梆子戲盟主地位;再次就是1912年易俗社的創辦,對戲曲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辛亥革命後,民主與科學成為時代潮流,當時孫仁玉和李桐軒在修史局編纂《續修陝西通志稿》。二君在整理史稿之暇,商討、研究改良社會之事。仁玉謂:“中國舊社會率由舊戲曲熔鑄而成,擬組新戲曲社,編演新戲曲,改造新社會。”桐軒曰:“此亦吾之素志也。”二人的倡議很快得到一批志同道合知識分子的響應和軍政界人士的支持,易俗社由此應運而生。

新劇社急需新劇本,孫先生又躬親創作,很短時間內即寫出鼓勵婦女綻足的《新女子頂嘴》,這是秦腔史上由正規專業劇團自編自演的第一個劇目。稍後他又寫出國難當頭應以“和”為重的《將相和》,當時這兩出戏和其他四出傳統摺子戲在城隍廟劇場演出時取得轟動效應。首演的成功不僅使易俗社贏得極高聲譽,也激勵著先生不辭辛勞地進行戲劇創作,在其後的22年間,他利用業餘時間共創作大小劇本182本,是中國戲曲史上罕見的一位高產劇作家,有的作品成為秦腔舞臺上盛演不衰的傳統劇目。

為了易俗社的長遠發展,先生和幾位元老採納了著名報人張季鸞先生的建議,力主劇社走出陝西赴外地演出,以擴大影響和就正於方家。結果使秦腔的影響南及江漢、北至幽燕,易俗社名氣大振,並受到知識界的肯定,魯迅先生亦對易俗社給予很大關注和鼓勵。

首唱易俗振秦風 文/王宗濤

孫先生的劇作大體可分為歷史、社會、家庭、科學和詼諧戲曲幾個方面,內容以提倡科學與民主、反封建反迷信為主,其創作的大戲氣勢磅礴、結構嚴謹,小戲緊湊活潑、波折多趣,且語言通俗,生活氣息濃郁,使觀眾在輕鬆的觀賞娛樂中有所感悟。其代表作有《櫃中緣》《看女》 《三回頭》《白先生看病》《鎮臺唸書》《青梅傳》《復漢圖》《商湯革命》《武王革命》等。其中,《櫃中緣》隨秦腔訪日友好演出團出訪過日本,並被其他劇種移植;《三回頭》後來拍成電視藝術片,1991年還編入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國近代文學作品選》。

先生創作了很多歷史劇,如《蔡州城》《火牛陣》《黃河渡》《陳家谷》等,他將理想社會的願景通過歷史人物唱出,如《武王革命》中文王訪賢一段:“重禮讓重寬和相親相敬,不主刑不主戰不主併吞。求吾國無寇賊永遠安定,求吾民衣食足常享太平。”從這些劇作中可以看出他希望結束軍閥割據、出現天下大治的良好願望。“九·一八”、“一·二八”事變後,先生編寫了《上海戰記》《李遂勝日記》《明代恢復朝鮮記》,演出後很受歡迎,大大激發了國民的抗日愛國情緒。此外,他還寫作了頗有趣味的《新拆書》《忠臣箭》《彈鋏記》《三遷教子》《卜式傳》《若耶溪》等歷史人物故事。

在科學劇中,他創作了破除迷信的《河伯娶妻》《懵懂村》《祈雨記》,以及激勵國人創辦實業的《巴里西燒瓷》。先生還巧妙地用戲劇形式普及地理知識,如表述我國地理概貌的《中國談》、介紹我國名山的《遊驪山》。而先生創作的《鬥龍船》則是關於我國水系方面知識的,如其中的唱詞:“黃河水自古稱天險,在青海北部有淵源……彎向南山陝分界線,會汾洛涇渭到潼關……揚子江源頭更遙遠……過三峽急流真似箭,到湖北宜昌入平原……把東北地圖仔細看,遼河流域在奉天,兩岸上平原多農產,八百里河道可揚帆。再東向吉林屈指算,三大江發源長白山……”語句集中順口,使人易懂易記。

先生還創作了不少社會劇和家庭劇,代表作有《天雷報》《禁菸趣聞》《考煙客》《二百元》《麻雀誤》《救荒奇策》《大婚姻談》《秋蓮傳》《螟蛉案》《雙明珠》《新小姑賢》《廬山奇遇》《五臺案》《南嶽廟》等。這類作品涉及面非常廣泛,不孝敬父母、買賣婚姻、賭博、吸大煙、不尊重婦女、虐待兒媳、兄弟鬩牆等等,都是他筆下暴露和鞭笞的對象,藉以提高民眾的思想道德,宣揚良好的社會風尚。

對於先生,戲劇理論家徐慕雲先生在《中國戲劇史》中有如此評價:“……況又有皮黃界中所罕見之能手孫仁玉先生善編警世箴俗之愛國佳劇,俾秦腔能認真負起移風易俗發聵震聾之戲劇使命,因更深信秦腔終有瀰漫全國之一日。”《陝西省戲劇志》對先生作品的藝術評價是:“……在這些戲中,作者以巧妙的藝術構思,細膩的人物刻劃,風趣的矛盾衝突,濃郁的生活氣息,雅俗共賞的戲劇語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喜劇色彩和風格,富有強烈的感染力,給人以啟迪和享受。”

首唱易俗振秦風 文/王宗濤

秦腔的唱句結構歷來以七字、十字為格式,其特點是高昂激越、但在表現細膩委婉的感情上則顯得有些單調,為使二者兼而有之,先生大膽地進行藝術形式上的創新。他虛心求教於當時易俗社的兩位老教練陳雨農、黨甘亭,並和他們反覆研究試唱,最終創作出近似宋詞的長短不一的新型唱句,拓展了舞臺表現力,豐富了秦腔的聲腔藝術。例如《昆陽戰》“閨怨” 一場東漢皇后陰麗華的唱段:“鶯兒黃,鶯兒黃,鶯兒驚起夢黃粱。你不能和我一般樣,誰教你,嗡兒嗡兒,飛到了楊柳的枝兒上,聒的人,心情兒惶惶,淚珠兒汪汪。哪呀啊哈,咦呀啊哈,夢不到昆陽,夢不到昆陽!”

先生對挑選演員也有獨到的眼光,易俗社早期學生劉箴俗家貧,因面黃肌瘦、衣衫襤褸報考時被拒,恰逢先生進社,一眼便看出他是個旦角材料,便收下他。後悉心培養並量身為其編寫了《青梅傳》,一經出演即名馳三秦、蜚聲武漢,“南歐北梅西劉”中的劉即指劉箴俗。演員張秀民在其他劇社扮的是須生,後來報考易俗社,先生將其端詳一番,讓他說了幾句白口然後說:“此乃旦角材料豈能唱生,難怪久練不成。”張習旦角後一鳴驚人、譽滿關中。

孫仁玉等老先生不圖名利、費神勞力地經營易俗社、編寫新戲曲,是因為他們認識到當時的大多數國民是文盲或半文盲,社會要文明就必須對群眾加強教育,而普及最廣、感人最深的戲曲演出當時就是最為合適的教育國民的手段。除此,他們還有一個宏願,那就是 “易俗宗旨,不分區域,將來發展,不特易本國之俗,且擬去東西各國,去易其俗,方達最初之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先生遇事勇於擔當。1926年鎮嵩軍圍困西安城八個月之久,城內糧食奇缺,先生冒險進言“讓軍隊護送百姓出城”,而險被槍斃。在易俗社幾次遇到困境時,他總是積極奔走、團結同仁解決問題。1932年夏,霍亂流行西安,死人無數。先生與管理人員立即對劇社實行封閉管理,並調配草藥,統一煎熬,讓社內人員服用,易俗社上百號人員及家屬因此倖免於難。對先生的貢獻,《易俗社報告書》中有如此評語:“仁玉對社,異常熱心,每遇棘手事件,各方奔走、始終不懈,委曲求全,為吾社最重要職員之一,而且編輯戲曲,腳本之多,允推第一……”

而當先生懷著滿滿的文化自信開始《秦王革命》的創作時,卻因積勞成疾而一病不起,1934年8月與世長辭。出殯時,民立中學等幾所學校師生及易俗社全體人員列隊送葬。除此之外,從北大街西一路口至南門外,各界民眾設有多處路祭,氣氛肅然。在先生的追悼大會上,掛滿了各地送來的哀辭挽幛,如“為人師表,功著千秋”“國人風範,名垂千古”“劇苑泰斗,古城聖賢”“文星隕落,天地共哀”等。追悼大會的巨幅輓聯為:“先生是教育名家孝廉令範若方之古人宛如谷口煙霞侶,問世有菊部詞章梨園矩矱賴傳於後代不減笠翁粉墨林。”

楊虎城將軍送來挽幛,上書“令名不朽”四個大字;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送來書有“廣陵絕響”的挽幛;陝西辛亥革命元老、省都督府首任都督張鳳翽將軍從北京送來的挽辭是:“先生騎鶴去,遺韻在人間,薄俗雖難易,悲歌自可傳。榛苓思舊國,桃李繞秦川,仰願精魂結,盹心託杜鵑。”

據《孫仁玉傳》作者張玉振先生考據,孫先生的作品有177部,最近又新發現5部,實際可能要更多一些。因為抗戰時期其大部分劇作原稿被送往鄉下保存,但後來丟失了。據先生的小女兒孫明回憶,總共應該有300多部。2011年,西安市政協和曲江新區編輯出版了《西安秦腔劇本精編》,其中收入先生70部作品。從中,人們可以欣賞優雅的唱詞和通俗幽默的人物語言,感悟先生深厚的學識。

(來源:2018年11月04日西安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