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山園帖 王鐸故居

擬山園帖 王鐸故居

王鐸故居坐落在河南孟津老城,從洛陽市坐去叩馬鎮的汽車,到會盟鎮下道,就經過門前。

王鐸故居,門前有兩尊石獅子,門上高懸著兩個大紅燈籠。中間有一豎匾,上書"太保府",系清康熙皇帝賜封。

擬山園帖 王鐸故居

下有一橫匾書寫著"太原一脈",點綴出王鐸的先祖是從山西移民過來的。看來,唐代的王鐸——唐太原,真與他有一脈相連。下面門坎左右有門當,上面門坎相對有戶對,真是門當戶對。門西南牆上"王鐸故居"四個大字系雷英夫所題寫。

擬山園帖 王鐸故居

雷英夫也是孟津人,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他也小有名氣,在抗大學習期間,就被毛主席發現,推薦給葉劍英當參謀做助手,特別是他寫的《蘇德戰爭一年》,毛主席看了非常滿意,並面見雷英夫,加之葉劍英舌戰群儒的講演稿、揭露"皖南事變"的傳單,稱他"真不愧為洛陽才子喲!"還有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雷英夫預測出美軍將在9月15日仁川登陸,並報告給周總理,周總理帶他去見毛主席,毛主席稱讚道:"我們的小參謀能預測出麥克阿瑟的登陸時間和地點------我們小參謀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這就是"洛陽才子"的故事。只有這樣的才子,才佩書寫"王鐸故居",才子戀才子,佳人喜佳人嗎?

擬山園帖 王鐸故居

王鐸故居共分五進院落。一進門樓,影壁上一個大大的"福"字。往東,即是"擬山園",實際上是王家祠堂。別看北面的房屋有些陳舊,裡面卻名副其實地鑲嵌著《擬山園帖石刻》。室內獨有一女,是孟津文物旅遊局的解說員,她向我詳細介紹了擬山園帖的來歷。

擬山園帖 王鐸故居

擬山園,原是王鐸的別墅。王鐸一生酷愛大川名山,故取"擬"字,是象形之意。王鐸"獨尊羲獻""入古出古""五十自化",真草隸篆無不精妙,尤以行書為最,被譽為"神筆"。但王鐸卻是降將,知其累名,總是提心吊膽,心有餘悸,特別是"三藩之亂"以後,清廷狂殺了許多降清官吏,更使他害了恐懼症。恐怕自己有那麼一天死後殃及後代,於是對兒孫說:"我一生別無所成,唯書法一道小有所獲,待我死後,可尋覓良工,將這些作品一一刻石鑲置於中室四壁,傳留後世,倘子孫後代有衣食不足時,亦可拓賣字帖,以濟溫飽。"可見王鐸用心良苦。王鐸死後,次子王無咎遵父遺囑,請良工,將父親遺留下來的臨前人的書作和詩稿,分十類,七十九帖,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癸"十字順序,從甲一到甲九------癸一到癸九,共刻石九十塊,約一萬八千餘字,鑲嵌於屋內牆壁上。自此,園以帖傳,帖以園貴,《擬山園帖》風靡一時,成為我國書法藝術中的佼佼者。此帖,解放後,遷移到了王家祠堂中。

擬山園帖 王鐸故居

置身擬山園碑室,我彷彿到了藝術的殿堂,你看那,條條石刻,點撇橫豎,開合縱橫,原汁原味,真令人醍醐灌頂,賞心悅目。王鐸別樹一幟,取法高古,筆老藝新,以"書不宗晉,終入野道"為座右銘,開明清一代新風,展現著書藝的魅力,但因王鐸曾做過明清兩朝的官,有"一臣保二主"之名,在後人眼裡一直褒貶不一,"書以人重","人品即是書品",仕清"貳臣"的偏見,影響了他的書品價值。這種歷史的偏見終於在近二十年來才得於人們的重新認識,使王鐸的書品拂塵生輝。特別是在日本,他們視王鐸為第一流的書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鐸)勝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擬山園帖 王鐸故居

返回五進院落,前屋坐南朝北,上有一匾:"三世藩憲",系中國書協秘書長劉正成所書。左右楹聯:"家有魚須丞相笏,囊餘雞舌待臣香",是王家老聯,系天津書協副主席孫伯翔所書。屋內,有王鐸自畫像,左右介紹著王鐸的生平及其行蹤圖。

二進院落,西廂房展示著王鐸的歷史定位,以及詩書畫文的至高成就。王鐸一生愛詩,應該說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作大家。他說:"其留以告天下後世,後世讀而憐其志者,只有數卷詩文耳!"很可惜,查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元明清詩鑑賞辭典》竟無他一首詩。可見,其確實受"貳臣"所累。中國曆代崇拜的是英雄,而不是降將。但吳昌碩在解讀王鐸的詩後說:"文安詩亦猛虎吼,誰執王字相雌雄。我以淺學不自量,短兵一接徒掩旗",肯定著王鐸的詩句。

擬山園帖 王鐸故居

王鐸最出名的還是書法,東廂房匯聚著各大名家的評論。啟功以詩言之,"破陳聲威四海聞,敢移舊句策殊勳。王侯筆力能抗鼎,五百年來無此君。"沙孟海道:"王鐸一生吃著二王的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能得正傳,矯正趙、董末流之失,在於明季,可說是書學界'中興之主'了。"

客廳是王鐸當年接待地方官員和一般客人的地方。有一橫匾:"神筆王鐸",系中國書協主席沈鵬所書。左右一聯:"論乃川流海納,吞日浴雲,文丹傳絕響;筆猷鬼斧神工,鏤金刻棘,書法萃精華",系河南書法協會副主席王寶貴所書。

擬山園帖 王鐸故居

北門上也有一匾:"神筆王鐸",系日本顯彰會會長村上三島所書。按我看去,寫的更好,不知為何日本人這麼喜歡中國人的書法?左右一聯:"天馬行空,慣經萬匯收元氣;玄機運理,自能一心窮大觀",系浙江書協主席馬世曉所書。

三進東西廂房展示著王鐸的各種楷書、隸書,真是筆墨縱橫,大家風範。

中堂橫匾:"獨尊羲獻", 系中國書協副主席李鐸所書。左右一聯:"毫端起伏走龍蛇,氣勢凌雲漢;星彩淋漓涵日月,精魂逾古人",系河南書協主席李剛田所書。

北門橫匾:"中興之主",系中國書協副秘書長劉藝所書。左右一聯:"樹雄強,破陣聲威,創自家法度;標氣格,拔山筆力,開一代書風",系湖北書協主席徐本一所書。

四進東西廂房原系王鐸長子、次子居住之屋。現分別展示著王鐸的行書、草書作品及繪畫藝術。

擬山園帖 王鐸故居

後堂橫匾:"五十自化",系中國書協副主席佟韋所書。左右一聯:"胸羅河嶽,畫地經天,腕下真山水;筆擬梅蘭,傳神寫意,軒中雜風雨",系四川書協主席何應輝所書。

繡閣橫匾:"大哉斯道",系河南美術家協會主席陳天然所書。後堂屋內還有一聯:"醉吟心映群花下,閒臥清遊古史前",系王鐸自擬書。

擬山園帖 王鐸故居

出北門,高懸一匾:"書壇流韻",系青海書協主席徐金鼎所書。

從這些匾額、楹聯來看,真是薈萃了全國書法大家的墨跡、墨寶,不僅詞彙上絕語妙句、匠心獨運,朗朗上口;而且筆墨上琳琅滿目,真草隸篆,各展千秋。正因為如此,我才不惜時間一一揣摩,一一臨寫,觀看也是一種學習,即:心學、眼學、手學。記得歐陽詢有一個"宿夜觀碑"的故事,講的就是他在一座古廟裡看見了晉代書法家索靖的一塊碑,始而勒馬觀看,繼而拍馬而去,一邊走,一邊細品碑文,覺得筆勢、神采實在好極了,又撥轉馬頭,回來再細細觀看,後來索性臥在碑前,竟在這裡揣摩了三天三夜。可見,大書法家的痴迷程度,比起咱來,這可是小巫見大巫。

擬山園帖 王鐸故居

過了街道,路北是"再芝園",整個仿古建築。一進大門,迎面是一座影壁,上書王鐸的《再芝園詩軸》:"花深林礙日,細徑曲隨人。雞犬歷年熟,池塘依舊新。畦平堪理竹,池闊較宜蓴。鞍掌空繁暑,回頭悟世塵。"可見,王鐸的心境始終是沉悶的。後面是再芝園湖,水闊邊遠,有人泛舟,看來是想恢復原來的面目,難哪!人去物非,再也沒有那種境界了。不由撰詩一首,嘆曰:"擬山園裡賞碑牆,諸體皆能筆力剛。可嘆改朝難保節,書名終受貳臣殃。"

九口 2018-1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