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山园帖 王铎故居

拟山园帖 王铎故居

王铎故居坐落在河南孟津老城,从洛阳市坐去叩马镇的汽车,到会盟镇下道,就经过门前。

王铎故居,门前有两尊石狮子,门上高悬着两个大红灯笼。中间有一竖匾,上书"太保府",系清康熙皇帝赐封。

拟山园帖 王铎故居

下有一横匾书写着"太原一脉",点缀出王铎的先祖是从山西移民过来的。看来,唐代的王铎——唐太原,真与他有一脉相连。下面门坎左右有门当,上面门坎相对有户对,真是门当户对。门西南墙上"王铎故居"四个大字系雷英夫所题写。

拟山园帖 王铎故居

雷英夫也是孟津人,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他也小有名气,在抗大学习期间,就被毛主席发现,推荐给叶剑英当参谋做助手,特别是他写的《苏德战争一年》,毛主席看了非常满意,并面见雷英夫,加之叶剑英舌战群儒的讲演稿、揭露"皖南事变"的传单,称他"真不愧为洛阳才子哟!"还有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雷英夫预测出美军将在9月15日仁川登陆,并报告给周总理,周总理带他去见毛主席,毛主席称赞道:"我们的小参谋能预测出麦克阿瑟的登陆时间和地点------我们小参谋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就是"洛阳才子"的故事。只有这样的才子,才佩书写"王铎故居",才子恋才子,佳人喜佳人吗?

拟山园帖 王铎故居

王铎故居共分五进院落。一进门楼,影壁上一个大大的"福"字。往东,即是"拟山园",实际上是王家祠堂。别看北面的房屋有些陈旧,里面却名副其实地镶嵌着《拟山园帖石刻》。室内独有一女,是孟津文物旅游局的解说员,她向我详细介绍了拟山园帖的来历。

拟山园帖 王铎故居

拟山园,原是王铎的别墅。王铎一生酷爱大川名山,故取"拟"字,是象形之意。王铎"独尊羲献""入古出古""五十自化",真草隶篆无不精妙,尤以行书为最,被誉为"神笔"。但王铎却是降将,知其累名,总是提心吊胆,心有余悸,特别是"三藩之乱"以后,清廷狂杀了许多降清官吏,更使他害了恐惧症。恐怕自己有那么一天死后殃及后代,于是对儿孙说:"我一生别无所成,唯书法一道小有所获,待我死后,可寻觅良工,将这些作品一一刻石镶置于中室四壁,传留后世,倘子孙后代有衣食不足时,亦可拓卖字帖,以济温饱。"可见王铎用心良苦。王铎死后,次子王无咎遵父遗嘱,请良工,将父亲遗留下来的临前人的书作和诗稿,分十类,七十九帖,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癸"十字顺序,从甲一到甲九------癸一到癸九,共刻石九十块,约一万八千余字,镶嵌于屋内墙壁上。自此,园以帖传,帖以园贵,《拟山园帖》风靡一时,成为我国书法艺术中的佼佼者。此帖,解放后,迁移到了王家祠堂中。

拟山园帖 王铎故居

置身拟山园碑室,我仿佛到了艺术的殿堂,你看那,条条石刻,点撇横竖,开合纵横,原汁原味,真令人醍醐灌顶,赏心悦目。王铎别树一帜,取法高古,笔老艺新,以"书不宗晋,终入野道"为座右铭,开明清一代新风,展现着书艺的魅力,但因王铎曾做过明清两朝的官,有"一臣保二主"之名,在后人眼里一直褒贬不一,"书以人重","人品即是书品",仕清"贰臣"的偏见,影响了他的书品价值。这种历史的偏见终于在近二十年来才得于人们的重新认识,使王铎的书品拂尘生辉。特别是在日本,他们视王铎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拟山园帖 王铎故居

返回五进院落,前屋坐南朝北,上有一匾:"三世藩宪",系中国书协秘书长刘正成所书。左右楹联:"家有鱼须丞相笏,囊余鸡舌待臣香",是王家老联,系天津书协副主席孙伯翔所书。屋内,有王铎自画像,左右介绍着王铎的生平及其行踪图。

二进院落,西厢房展示着王铎的历史定位,以及诗书画文的至高成就。王铎一生爱诗,应该说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作大家。他说:"其留以告天下后世,后世读而怜其志者,只有数卷诗文耳!"很可惜,查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元明清诗鉴赏辞典》竟无他一首诗。可见,其确实受"贰臣"所累。中国历代崇拜的是英雄,而不是降将。但吴昌硕在解读王铎的诗后说:"文安诗亦猛虎吼,谁执王字相雌雄。我以浅学不自量,短兵一接徒掩旗",肯定着王铎的诗句。

拟山园帖 王铎故居

王铎最出名的还是书法,东厢房汇聚着各大名家的评论。启功以诗言之,"破陈声威四海闻,敢移旧句策殊勋。王侯笔力能抗鼎,五百年来无此君。"沙孟海道:"王铎一生吃着二王的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能得正传,矫正赵、董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中兴之主'了。"

客厅是王铎当年接待地方官员和一般客人的地方。有一横匾:"神笔王铎",系中国书协主席沈鹏所书。左右一联:"论乃川流海纳,吞日浴云,文丹传绝响;笔猷鬼斧神工,镂金刻棘,书法萃精华",系河南书法协会副主席王宝贵所书。

拟山园帖 王铎故居

北门上也有一匾:"神笔王铎",系日本显彰会会长村上三岛所书。按我看去,写的更好,不知为何日本人这么喜欢中国人的书法?左右一联:"天马行空,惯经万汇收元气;玄机运理,自能一心穷大观",系浙江书协主席马世晓所书。

三进东西厢房展示着王铎的各种楷书、隶书,真是笔墨纵横,大家风范。

中堂横匾:"独尊羲献", 系中国书协副主席李铎所书。左右一联:"毫端起伏走龙蛇,气势凌云汉;星彩淋漓涵日月,精魂逾古人",系河南书协主席李刚田所书。

北门横匾:"中兴之主",系中国书协副秘书长刘艺所书。左右一联:"树雄强,破阵声威,创自家法度;标气格,拔山笔力,开一代书风",系湖北书协主席徐本一所书。

四进东西厢房原系王铎长子、次子居住之屋。现分别展示着王铎的行书、草书作品及绘画艺术。

拟山园帖 王铎故居

后堂横匾:"五十自化",系中国书协副主席佟韦所书。左右一联:"胸罗河岳,画地经天,腕下真山水;笔拟梅兰,传神写意,轩中杂风雨",系四川书协主席何应辉所书。

绣阁横匾:"大哉斯道",系河南美术家协会主席陈天然所书。后堂屋内还有一联:"醉吟心映群花下,闲卧清游古史前",系王铎自拟书。

拟山园帖 王铎故居

出北门,高悬一匾:"书坛流韵",系青海书协主席徐金鼎所书。

从这些匾额、楹联来看,真是荟萃了全国书法大家的墨迹、墨宝,不仅词汇上绝语妙句、匠心独运,朗朗上口;而且笔墨上琳琅满目,真草隶篆,各展千秋。正因为如此,我才不惜时间一一揣摩,一一临写,观看也是一种学习,即:心学、眼学、手学。记得欧阳询有一个"宿夜观碑"的故事,讲的就是他在一座古庙里看见了晋代书法家索靖的一块碑,始而勒马观看,继而拍马而去,一边走,一边细品碑文,觉得笔势、神采实在好极了,又拨转马头,回来再细细观看,后来索性卧在碑前,竟在这里揣摩了三天三夜。可见,大书法家的痴迷程度,比起咱来,这可是小巫见大巫。

拟山园帖 王铎故居

过了街道,路北是"再芝园",整个仿古建筑。一进大门,迎面是一座影壁,上书王铎的《再芝园诗轴》:"花深林碍日,细径曲随人。鸡犬历年熟,池塘依旧新。畦平堪理竹,池阔较宜莼。鞍掌空繁暑,回头悟世尘。"可见,王铎的心境始终是沉闷的。后面是再芝园湖,水阔边远,有人泛舟,看来是想恢复原来的面目,难哪!人去物非,再也没有那种境界了。不由撰诗一首,叹曰:"拟山园里赏碑墙,诸体皆能笔力刚。可叹改朝难保节,书名终受贰臣殃。"

九口 2018-1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