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升高半度,世界大不一樣

特別報告分析升溫1.5℃與升溫2℃的區別,特別是在升溫1.5℃和升溫2℃的情境之下,對於人類生命與生活、經濟發展及全球環境的影響,以及可能的溫室氣體減排路徑。

特別報告顯示,與將全球變暖限制在2℃相比,限制在1.5℃對人類和自然生態系統有明顯的益處,同時還可確保社會更加可持續和公平。

气温升高半度,世界大不一样

數據來源:世界資源研究所。製圖:中外對話

對於氣候:

在溫升2℃的情境下,科學家預測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將退化;而在溫升1.5℃時,珊瑚礁退化的比例減少到70%-90%。

在溫升2℃的情境下,北極夏天完全無冰的情況每十年就會發生一次;而在溫升1.5℃時,這一風險降低到每百年一次。

將溫升控制在1.5℃而不是2℃,將能避免150萬-250萬平方公里的永久凍土解凍(接近墨西哥的國土面積)。

在世界的多個區域(包括亞洲東部和北美洲東部),溫升2℃情境下強降水事件發生的概率要比1.5℃更高,因熱帶氣旋導致的強降水概率也更高。

溫升1.5℃情境下森林火災的影響比2℃情境下有所減弱。

當溫升從1.5℃進一步發展到2℃,氣候變化的影響很可能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這對於我們是巨大的風險。

對於人類:

與2℃目標相比,溫升控制在1.5℃將能在2050年前避免幾百萬人暴露於氣候風險並因此致貧。

與2℃目標相比,溫升控制在1.5℃將讓全球人口中受氣候變化造成水資源緊張的比例減少一半。

在溫升2℃時,全球海洋漁業捕撈量預期將減少300萬噸;而將溫升控制在1.5℃,捕撈量的縮減量能降低到150萬噸。

哪些特定行業被重點關注?

一直以來,能源、工業、交通運輸業等行業是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來源。

根據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2010年,35%溫室氣體排放來自能源行業,24%來自土地用途改變,21%來自於工業,14%來自交通運輸業,6.4%來自建築業。

因此,特別報告對未來行業排放路徑進行了描繪。如果能源行業認真對待1.5℃溫升目標,本世紀中葉所有電力來源碳強度必須實現零排放。

根據特別報告,通過低排放電氣化、生物基儲存、產品替換、碳捕捉和儲存等新技術手段結合,可以實現這一路徑。特別報告還指出,節能電器、絕緣和電氣化等重要技術,以及選擇步行或騎車的生活方式,都對實現這一轉變有重要作用。

1.5℃的減排路徑可能實現嗎?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IPCC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中國作者之一姜克雋表示:我並不擔心技術,從現有可見的技術來看,減排路徑是可行的。

要強化節能,儘快在電力行業做到零排放和負排放,再向終端部門推廣,例如交通行業使用電動汽車。

有人質疑技術不真實,實際上,技術發展很快,有很多不斷湧現的新奇技術超乎想象,大部分研究模型都低估了技術進步的速度。

比如很多光伏項目,技術成本不斷降低,不用補貼也開始有盈利;再比如,以前我們展望電動汽車的發展,是以年為單位的,到後來以月為單位,如今,幾乎每週都能有技術的突破和創新;在現有的技術下,一輛電動大巴,充一次電已經可以行駛800公里。

但是,如果只考慮技術,就會帶來負面影響,比如某些行業大量失業。之前的評估顯示,我國煤礦產業一年失業的人數可能達到10萬,整個煤炭相關行業,包括家屬,受影響的多達3000萬人。

還要考慮當前10億千瓦的煤電如何營利,如果是提高煤電價格,就變成了“公眾支付”問題,人們的生活成本就會變高。

補充知識點:報告的出爐並不容易!

气温升高半度,世界大不一样

今年12月,第24次聯合國氣候大會將在波蘭舉行,會議將對《巴黎協定》細則進行審議。此次特別報告的發佈,將為該會議提供重要的科學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