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原創音樂劇《蜀女卓文君》17日首演 還將展開海內外巡演

大型原創音樂劇《蜀女卓文君》17日首演 還將展開海內外巡演

“琴臺悠長,琴臺泱泱,琴聲繞樑,琴歌颺颺。我的鳳啊,你向天翱翔,我的凰啊,你蜀地守望。雙翼俱起翻高飛,鳳凰于飛歸故鄉。鳳凰于飛歸故鄉。”10月17日晚,由成都傳媒集團所屬文投公司、四川民族歌舞團、成華區文廣新體局聯合出品,2018國家藝術基金扶持項目——大型原創音樂劇《蜀女卓文君》在東郊記憶演藝中心首演。

大型原創音樂劇《蜀女卓文君》17日首演 還將展開海內外巡演

在漢代成都令人心馳神往的山水間、清風裡,司馬相如、卓文君的千古愛情徐徐展開……演出現場,一曲《鳳求凰》傳唱千年,一個傳統經典的當代重生,一部唱響天府文化的優雅呈現,令現場觀眾意猶未盡。演出將持續到11月5日,連演20場。總導演、藝術總監蘭卡布尺說,《蜀女卓文君》首演之後,還計劃展開人民大會堂等海內外巡演,讓天府文化走向世界。

大型原創音樂劇《蜀女卓文君》17日首演 還將展開海內外巡演

觀眾要一刷再刷

情、景、樂美不勝收

漢瓦紅牆,留仙裙折,十八古琴,千簇螢火……大幕徐徐拉開,現場如夢如幻,令觀眾歎為觀止。年方十八的卓文君端坐琴案前,撫琴彈曲,亦奏亦歌亦吟亦舞,深情熾熱的歌聲飄然而起。

全劇分為序曲《鳳凰于飛》《綠綺定情》《雨夜奔情》《當壚賣酒》《琴瑟若斷》《白頭吟韻》及尾聲《鳳凰和鳴》,以西漢臨邛大富商卓氏之女卓文君和著名辭賦家、音樂家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為原型,演繹了一首鳳求凰的悽美音樂史詩。

《綠綺定情》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琴聲一訴衷腸,相互愛慕,“琴臺之上, 遨遊一隻鳳,琴臺之上, 盤旋一隻凰。鳳求凰啊鳳求凰,我生來便是你的鳳,我生來便是你的凰。”歌聲動情,觀眾也漸入佳境。

《雨夜奔情》 卓文君勇敢衝破封建禮教藩籬,反抗父命,追求愛情,昇仙橋上,司馬相如“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的誓言,為兩人曲折愛情埋下伏筆。

從《當壚賣酒》的恩愛到《琴瑟若斷》的情變,矛盾衝突陡起。衣錦還鄉的司馬相如從駟馬橋上昂揚而下,已有異心的他準備納茂陵女為妾,文君一曲《駟馬橋》,彈不完蜀女眷和戀,突然琴絃斷裂,觀眾心情也為之一緊。

《白頭吟韻》是全劇高潮,“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字字句句,灑脫地表現出了卓然獨立的愛情價值觀。如重錘敲心,司馬相如羞愧難當,幡然悔悟,“看鳳凰遨遊情情切切歸故里,聽鳳凰和鳴鏗鏗鏘鏘兩千年。”

“全劇情、景、樂美不勝收,我要和朋友再刷一遍”“我就住在琴臺路附近,卓文君司馬相如的故事,再熟悉不過,音樂劇將這份浪漫與傳奇演繹到了極致。”“《蜀女卓文君》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是有中國氣派、巴蜀魅力、成都精神的。”觀眾的感嘆不絕於耳。

大型原創音樂劇《蜀女卓文君》17日首演 還將展開海內外巡演

一場漢服大秀

現代審美手法全新演繹“鳳求凰”

從金沙文明的源遠流長到文人墨客的川行華章、從“文君當壚”的浪漫到“芙蓉滿城”的唯美……千百年來,成都既傳承著燦爛輝煌、絃歌不輟的巴蜀文脈,又書寫出豐富多彩、獨具魅力的天府文化。“文君當壚、相如滌器的故事,家喻戶曉,映襯出成都的商貿繁華、優雅閒適,已經成為了天府文化——優雅時尚的代表。而西漢蜀地、音樂辭賦、才子佳人,《蜀女卓文君》的音樂符號、愛情元素,完全具備打造成‘國際化城市文創品牌’的條件和基礎。”該劇總導演蘭卡向記者介紹。弘揚中華文明,發展天府文化,努力把成都建設成為獨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蜀女卓文君》將譜寫出動人的樂章。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劇以現代審美手法全新演繹“鳳求凰”,舞美獨具匠心,十八古琴開場、千隻“螢火蟲”放飛等場景,輔之以動人的音樂,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讓觀眾眼前一亮的還有卓文君、司馬相如等的服飾,宛如一場漢服大秀,漢服的形制、繡花、配色上都尤為講究,呈現了漢服古典華麗之美。無論是青春貌美卓文君,還是雍容的卓母,貼心的侍女靈兒,不同的角色人物性格,搭配不同的漢服,展現了女性如同百花一樣的儀態萬千。男子服飾則儒雅與大氣並重,司馬相如的氣宇軒昂,卓王孫的財大氣粗,縣令王吉的老成持重,人物特徵非常鮮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