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成:用一亩田助农增收的副镇长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来自东北小镇的副镇长——刘文成。

刘文成:用一亩田助农增收的副镇长

舍力镇,距离吉林省白城市50公里,面积413平方公里,人口3.3万,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洮儿河穿镇而过,地势低洼,黑土层较厚,土质肥沃,也因此成为当地有名的农业大镇,是当地乃至全国重要的圆葱种植基地和羊繁育基地、东北杂粮杂豆种植集散中心。

刘文成:用一亩田助农增收的副镇长

刘副镇长常年在农村工作,86年开始在乡镇做老师,90年代进入当地政府工作,对农村也很感兴趣,熟悉各种农产品的种植技术和产品价格,早年还代销过农机、种子、化肥、农药,办过加工厂,开过熟食店。

电话接通的刹那,刚说明来意,刘副镇长便打开了话匣子:“一亩田好啊,今天刚接待完一波客商,就是一亩田上联系过来的。他们是临时来的,提前也没打招呼,很着急,不过已经忙完了,咱们聊一会。”东北人特有的热情和健谈,是刘副镇长给人的第一印象。

“说起俺们镇农产品,种类可多了,花生、大豆、圆葱、黄豆、绿头、葵花、玉米、水稻、还有牛羊,太多了。其中今年花生种了有4000公顷,收成还不知道,都已经和鲁花集团签了收购协议。圆葱今年的产量能达到1000万斤,已经全部卖完了。”

刘文成:用一亩田助农增收的副镇长

多年来,当地政府鼓励发展圆葱种植产业,主要种植密植味美、抗病耐旱美国白珠圆葱和苹果圆葱,种植面积2000亩,年产圆葱2400万斤,实现产值1000万元,现已被确定为“吉菜畅销原料供应基地”之一。 “我们自己也建了合作社,但以前都是走线下,靠人家来买,但有了一亩田这样的平台,全国的客商都能认识我们的产品,今年刚注册不久,就有山东的客商来买走了12万斤,而且价格也都很理想。现在有广东、福建、黑龙江、河北、北京,全国各地都有。客商多了,价格也就上来了。当地西红柿开始挂到一亩田平台上是8毛钱,最高涨到3块多。还有高粱,现在还没收,就有人来预定买走了6万斤。”

言谈之中,刘副镇长深深的感受着农业电商平台所带来的“惊喜”。而实际上,他接触一亩田的时间也仅仅是从今年4月份开始。

刘文成:用一亩田助农增收的副镇长

“以前刘副镇长让我们帮忙推荐网店或平台,说实话,我们开始也犯难,因为没有一家平台可以帮助这么大一个乡镇解决农产品上行。后期,我们推荐了一亩田。没想到,通过一亩田平台把镇里滞销的产品都卖出去了,而且卖出了好价钱,不仅本镇产品不愁卖,而且还帮助黑龙江泰来县卖板蓝根。”白城市商务局王乃洲同样对刘副镇长的“成绩单”感到意外和高兴。

“我今年52了,打字也很慢,但是感觉这个软件还是很好学的,现在白天上班没时间,每天下班都得看到12点,每个页面都看,农业知识、技术、各种行情信息。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也是看上面的留言信息。”现在的一亩田成了刘副镇长身边最好的卖货“帮手”。

对于网络交易的信任问题,尤其是针对一些客商提出的提前发货或打款等问题,刘副镇长都会依照双方商量的协议做,他说:“虽然是网上,但还是得靠诚信才能卖东西。”

对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农业产业链上的拓展,刘副镇长同样也开始了行动:“圆葱简单脱水销售的价格都会不一样,切好的羊肉也会有更大的价值。我们现在也开设了工厂,做农产品小包装,线上线下同时走。这样农民的收入会更多一些。”

如今,刘副镇长还逐渐开始“教”身边的人学起了一亩田,其中还包括来自赤峰买羊、沈阳收购草莓的客商。

交谈下来,淳朴、开朗是刘副镇长给我们最大的感觉,作为常年活跃在农村的基层带头人,他对新事物的摸索和实践,不安于现状的创新,都是很难能可贵的品质。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亩田这样的电商平台对这个镇实实在在的改变。

大安市(白城市下设县级市)商务局也将舍力镇通过一亩田进行农产品上行案例,报白城市商务局,省商务厅和人社厅,还会由省厅报商务部备案,让全国更多乡镇了解到刘副镇长的故事。

作为从业者,在深感责任的同时,更希望全国每个角落都能有刘副镇长这样“不安分”的开拓者,借着“互联网+农业”的东风,带领更多人脱贫致富。

刘文成:用一亩田助农增收的副镇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