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國學潤心靈,藝教搖籃伴成長!通川區第七小學將傳統文化「請」進校園

封面新聞記者李玉泉

“盤圓則水圓,盂方則水方。”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而又巨大的,為了打造“立德樹人,真正培養德才兼備有用人才”的良好環境,四川達州通川區第七小學大膽創新,大力推進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誦讀經典、社團課程、民族樂器特色教育等多種方式,內外兼修培養第七小學的學生。

经典国学润心灵,艺教摇篮伴成长!通川区第七小学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

七小第五屆讀書節現場照片

誦讀經典國學 傳承民族精神

经典国学润心灵,艺教摇篮伴成长!通川区第七小学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

七小學生正在現場繪畫

“人之初,性本善…”琅琅書聲,最是益人。誦讀經典是通川七小的一道亮麗風景,每週五,通川七小的同學們都會以班級為單位一起誦讀經典國學,一個個小腦袋搖頭晃腦,好像要將每句話、每個字、每個意境都入腦入心。

為了推動國學教育,學校還專門編排了1—6年級的《國學》校本教材,從《傳統文化導讀》中選取經典篇章供孩子們誦讀。低段年級以唐詩、古歌謠為主題,中段年級誦讀宋詞、楚辭,高段誦讀元曲、詩經。通過開展多種建設書香班級“圖書角”、好書推薦、師生共讀、親子共讀、經典誦讀、自主閱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品悟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

發展民族器樂 提升文化素養

经典国学润心灵,艺教摇篮伴成长!通川区第七小学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

通川區七小學生正在進行樂器表演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早在1985年,通川區第七小學就從發展兒童興趣,培養特長,豐富兒童課餘生活, 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在達州全市學校中率先辦起笛子、二胡、琵琶、揚琴、古箏、大提琴、打擊樂等7個興趣班,堅持每週一、三、五下午放學後開展訓練。

20多年來,通川區七小的各屆學員參加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組織的各項匯演和比賽,均獲得了優異成績:二胡獨奏《賽馬》榮獲四川省第二屆中小學藝術節器樂組一等獎;民樂合奏《北京喜訊傳邊寨》榮獲四川省第三屆中小學藝術節器樂組一等獎;民樂合奏《楊柳青青》獲通川區、達州市、四川省“第八屆藝術節比賽”器樂類一等獎。

創新德育活動 培育時代新人

经典国学润心灵,艺教摇篮伴成长!通川区第七小学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

七小學生正在表演傳統話劇

“樹人先立德”。通川區七小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中華文化的精神和價值,堅持把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讓學生從小學會文明處世、禮貌待人、誠實守信、遵規守紀。

“做人需學禮”。通過國旗下表演、班隊課、校園之聲廣播等渠道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禮儀教育活動,使學生成長為舉止優雅、儀容整潔、著裝得體、談吐禮貌的新時代少年。

经典国学润心灵,艺教摇篮伴成长!通川区第七小学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

七小學生正在進行武術表演

“盤圓則水圓,盂方則水方。”環境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藝術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被譽為“大巴山藝術教育搖籃”的通川七小,正衝刺在文化育人的新航道上,將創新的力量融入傳統文化教育的人文性、深邃性和博大性之中,立身前沿,達觀穩步,昂首邁進,用執著和睿智彰顯通川傳統文化育人的新品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