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杉哥說言語之寓意理解怎麼做?

2018年 10月15日 星期一 新的一天 宜:開心

戊戌年 辛酉月 甲戌日 新的努力 忌: 喪

這類題目的材料經常是一些含義深刻的寓言或具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這些寓言故事中主人公可能為人,也可能為動物及其他生物,語言生動、趣味性強,在輕鬆的語言背後常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要想解答寓意理解型題目,可主要採用尾句分析法、對比推導法。

公務員考試杉哥說言語之寓意理解怎麼做?

公務員

一、 尾句分析法

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經常通過故事的結局來警示讀者,使之獲得啟迪,就是經常在故事的結尾說明寓意。因此大部分寓意理解型題目,題乾材料的尾句多直接或間接點明寓意,抓住了尾句,也就找到了解題的關鍵。

二、對比推導法

寓言故事裡經常會使用一些修辭,例如擬人、比喻、誇張、對比、象徵等。其中擬人、比喻、誇張、象徵的使用是故事情節寫作的需要,而對比手法的運用則對揭示寓意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解題時,可按“比較對象--對比過程--對比結果”的順序理清材料的條理,抽象出對比過程的屬性,探求結果不同的原因,往往這一原因便是材料的寓意。

公務員考試杉哥說言語之寓意理解怎麼做?

約 道 題 吧

蝸牛參加了很多次動物運動會,成績如下:跳高,零;跳遠,不到一釐米;短跑,一小時一米;馬拉松,到了下一屆運動會開幕還沒跑完,結果每次都沒有得獎。今年,蝸牛參加了攀巖比賽,它速度不快,但卻登上了頂峰,獲得了冠軍。

與這個故事寓意最相符的是( )

A.天生我材必有用

B.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C.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D.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解析】:材料使用了對比的手法。首先說明了蝸牛在每次參加的運動會上各種項目都沒有獲獎,然後說明蝸牛今年參加攀巖比賽卻獲得了冠軍。通過對比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可知,雖然蝸牛在跳高、跳遠、短跑以及長跑上處於劣勢,但在攀巖這方面卻佔具獨特的優勢。由此可得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換而言之即“天生我材必有用”,答案為A。C項為迷惑項,但它強調的是一種堅持,而文段中沒有體現堅持,故排除。

公務員考試杉哥說言語之寓意理解怎麼做?

創意配圖:國家公務員考試、國考、公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