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宿命》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東野圭吾作品都注重詭計和鋪陳,而結局往往都出人意料。這樣的風格致使他成為了全日本最暢銷作家。

宿命這部電影就是改變自他1990年的一本同名小說。就像前面說的,作品往往會出人意料,這部電影也是一樣,結局一定不是你檯面上所看到的的。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企業家瓜生直明去世之後,從醫的長子瓜生晃彥放棄繼承,所以公司的經營交給另一個敵對派系。但在一切經營權過渡看似已經完成之際,交接的派系首腦須貝正清突然被人用毒箭所殺,而毒箭與發射箭的十字弓,正是瓜生直明的遺留的收藏品,瓜生家的人因此有了最大的嫌疑。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調察這命案的和倉勇作,意外發現命案的重大嫌疑人之一瓜生晃彥是自己兒時就相處不睦的同窗,更意外地發現晃彥的妻子,正是自己的初戀情人。在個人的情感面上,這個命案有著他非得查個水落石出的執著,但晃彥卻有著充分的不在場證明,而同時又出現了更具兇手嫌疑的人落網。

一切的真相為何呢?

《變身》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故事講述主角在要死之際重新活過來的故事,而為什麼可以存活,因為他被換了腦袋。還蠻悲哀的一個故事,被換移植過的腦袋漸漸被原本的主人控制,行為模式也像原人格會做出的事情,主角個性是比較懦弱,但是新生命之後就漸漸有了領導的行為,而且變的憤世嫉俗,所以故事內容就是──當移植了新腦袋,你還是原本的你嗎?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顯然在這本作品中不是這樣的,本書探討了醫療上的可行性,如果真的可以換腦,那會不會有社會道德上的問題?看到最後,其實已經不像是推理作品了,但還是非常引人入勝,雖是科幻作品但又深刻的刻劃出人格轉變的心境,尤其是最後純一為了女友小惠而戰勝非自我人格,但這時的劇情又急轉直下,純一最終的選擇究竟是逃避或是找回自我呢?悲劇的結尾,但對於兩人似乎是最好的結局。

《惡意》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暢銷作家遭人謀殺,真兇是誰?動機為何?

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怨恨,非要用性命去償還?

揭開整個事件的面紗,流露出來了人心的種種黑暗,和惡意。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人氣作家日高在移居加拿大前夕在家中慘遭殺害,遇害前,日高分別於鄰居以及版畫家有糾紛。鄰人女子因為懷疑日高毒害她的貓心懷恨意,經常在門口徘徊。版畫家是因為昔日被日高小說映射而身敗名裂,關係緊張。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東野圭吾這部精采的本格派推理小說,令我想到了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同樣有嫌犯自說自話、事實真相隨著死者已矣而無從得解的難題,但不同的是,《羅生門》少了《惡意》中,那個有著蕭瑟身影及對真相的追求永不放棄的名偵探加賀恭一郎,在缺乏直接證據的前提下,加賀恭一郎光憑邏輯思考及間接證據的推論,就完成了數十年以來無從得解的千古難題,加賀犀利的從人性的角度切入,讓原本渾沌不明,甚至被疑犯導引的謀殺動機得以還原真相,不但還給受害者原本應有的名聲,也讓讀者知道找出謀殺案的真兇只是開端,對真相與犯罪動機的追索才是需要耗費心力與疑犯鬥志的心理遊戲

《湖邊殺人事件》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故事的開始是在姬神湖畔度假木造別墅裡舉辦的集訓,三對父母帶著各自的孩子與補習班老師在這裡進行十分嚴謹正式的模擬面談。每個人都穿著深色的西服或套裝,看起來...真的很像是要參加喪禮的樣子。

接著,由役所廣司飾演的並木俊介出場,不甚情願地參加了女兒舞華的模擬面試,在這個充滿偏執的環境中顯得格格不入。在所謂的「常識」、「基本問題」的折磨之後,另一個更讓他坐立不安的人出現了。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高階英里子,攝影師,並木的情婦。謊稱是為了替並木送工作文件而到了姬神湖畔。甚至莫名其妙地陳屍在集訓的別墅裡......

故事的衝突點就從這裡開始,在並木發現英里子的屍體,並獲知殺人的兇手竟是妻子美菜子的時候,這整件事就像是脫軌的雲霄飛車一樣,再也停不下來了。

到底是誰殺了英里子?

是嫉妒的美菜子?是害怕販賣考題被發現的津久見老師?還是為了守護某些東西的孩子們?

而孩子呢?他們為了什麼殺人?為了保護老師?為了保護父母?或是為了守護即將破碎的家庭?但也許......那是沒有理由的。只是為了將擋在眼前道路上的臭蟲踩死而已。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到最後,愚昧、醜陋的高級知識分子父母們,仍然只能以愛為名,矇住自己的眼睛,還振振有詞地說自己是不得不如此,卻不敢深思事件背後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性,因為怎麼樣都不能瞭解自己的孩子,所以能做的,便只剩盡己所能地保護他們了...

《給父親的口信》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宮本先生,我好羨慕你。我和我兒子的相處時間很少。我也很希望能夠像你這樣,和兒子用同樣的角度體驗生活,一起喝酒,一起吵架...」宮本拓實(50歲)的兒子宮本時生(19歲)得了目前醫學無法治癒的重病,在病床上昏迷不醒。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拓實望著昏迷不醒的兒子,對主治醫生娓娓道出了過去的故事:「我過去,曾經和我兒子見過面。25年前,在他還沒有出生之前...」生著重病昏迷不醒的兒子,因為一心「想見到父親」,並聽見的父親的呼喚,回到過去見到了25歲的父親,結果改變了父親的一生。兒子對著年輕的25歲父親說教,對著幼稚的、怠惰著活著的25歲父親痛罵著,並且對父親說「你以後會變成我最尊敬的人」。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50歲的父親回想著年輕時罵著自己的兒子,想著「和19歲的兒子比起來,25歲的我是多麼的幼稚啊」。兒子帶著父親去見了以前不可能去見的人,並讓父親去面對自己不想去面對的事情,夫親第一次看到了努力的活著的他人的模樣,才開始想要努力的活著。

《誘拐g@me》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電影前15分鐘會讓人 誤以為是一個職場劇,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很快的進入主題。

電影講述的是廣告精英佐久間的企劃案被老闆葛城否定,佐久間心懷不滿潛伏在葛城家後院希望與葛城對峙,而這個時候,看到了一個女子從葛城的圍牆內翻出來,佐久間的好奇心讓他跟蹤這名女子..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之後佐久間和這個女子互相攀談後,得知女子是葛城的女兒樹裡,而兩人因為一些共同的原因發起了一場假的綁架案,像葛城要求3億贖金來贖自己的女兒。

在這期間,佐久間和樹裡產生了情愫,但是因為互相覺得日後避免東窗事發,最終選擇分道揚鑣,而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則新聞消息讓佐久間大跌眼鏡【葛城盛駿之女葛城樹裡失蹤25日,最後被發現斃命郊外...】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而讓佐久間更大跌眼鏡是報道的這名女子相貌和他一起綁票的樹裡相貌不是同一個人。這宗原本看似天衣無縫的綁架案,其實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形成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鬥智鬥勇遊戲,最後的最後,這場致命遊戲,到底誰會是贏家?那就留給觀眾自己判斷吧。

《信》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哥哥,對不起,我決定要放棄你”

這個是電影《信》的海報上面的字。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犯罪者家屬在社會上被歧視的事情。

哥哥崗志犯下殺人罪服刑後,每個月都會寄一封信給弟弟直貴,給這個世界上他唯一的親人。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直貴因為有個殺人犯的哥哥,他身邊的一切事物都變了樣,即使沒人說,直貴也感受到身邊的每個人都自己都和以前不一樣了。他不理解,為什麼犯了殺人罪的是哥哥,而受到異樣眼光的人卻是自己呢?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因為哥哥,直貴沒有了工作。被排擠被歧視。哥哥崗志在獄中贖罪,而自己在因為哥哥的罪在社會上煎熬。

別再提白夜行了 沒看過這7部東野圭吾的電影都不敢稱自己是東野迷

電影給了我很大的觸動,看電影的時候內心會呼喊“為什麼這個世界倡導著平等,卻又默許著歧視?”,不僅是劇中這樣的關係的歧視,還有很多很多的原因引起的歧視。而悲哀的是,即使是這樣想的自己,如果成為劇中人物,或許真的也會“默許歧視”。很多時候,我們做著我們不先做的事。很多時候,在沒有察覺時就對某些人造成傷害,很多時候,跟隨大流不一定都是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