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和鸡贼们,放过那些无辜陪葬乘客的灵魂吧

摘要:天使们,上帝们,鸡贼们,你们能讲那些大道理,是因为你们看到的是后来的监控。事后从这个位置看视频,信息充分,全知全能,会惋惜,会痛心,会假设,会矫情。可是你有没有设身处地想想那时乘客的视角,很多坐在后面的人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这场冲突,他们正坐在后面看江景,低着头刷着手机,或者跟身边的人聊着天。你苛求他们也站出来阻挡,你说他们死得活该,你特么说的是人话吗?


天使和鸡贼们,放过那些无辜陪葬乘客的灵魂吧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文

重庆公交车坠江悲剧,真相不明,让人痛心,真相大白了,反而更让人唏嘘,更让人难以释怀。事故那么惨烈,死亡那么惨重,原因竟那么荒诞,坐过站引发的冲突,情绪冲动的魔鬼,让一车人的生命作了陪葬。公号后台和朋友圈有很多朋友让我谈谈看法,一个评论员,对这种事总得评论几句吧?我一直没有评论,因为面对坠江前那段极具冲击力的视频,我是愤慨而无力的。视频本身的冲击力,让一切评论都显得多余、无力、矫情和苍白。

清晰的事实是它本身最好的评论,想从这起事故中得到些什么教训,看看那段坠江前最后的视频就行了。看了一些评论,讲的那些大道理,都远远比不上视频本身的力量。遇事要理性,要控制情绪,千万别冲动,冲动是魔鬼啊——这种人人都懂的正确废话,空讲是没用的,看一下视频,才能直击灵魂,长个记性。要有规则意识,要有公德,要有法律观念——在事实和视频的教训面前,这些套话是多余的。这段视频是这起悲剧最好的评论,不用解说,无须引申,让每个人自己去看,让自己的灵魂受到触动,让自己内心冲动的魔鬼受到规训。

只是在朋友圈转发了官方通报和那段视频,本不想评论,但看到一些无良评论在“自媒体反思竞赛”中寻找10万+站位时,竟把矛头指向了无辜陪葬的乘客,我有点无法忍了。其实,在看到视频的时候,我就知道,肯定会有人站在道德高地吃死者人血馒头,踩在无辜乘客的尸体上表演廉价的道德优越感。果然,这种垃圾评论很快就粉墨登场了,骂乘客没有公德的,批乘客习惯性冷漠的,甚至说“22路公交车上没有一个屈死的鬼”,诅咒和侮辱乘客“死得活该”。

自媒体时代,10万+荷尔蒙的驱动下,会形成铺天盖地的“反思”效应,姿态竞争下所谓反思总会走向极端,变成一种剑走偏锋、语不10万+誓不休的阐释狂欢。骂“泼妇”的有了,骂司机的有了,骂“大桥栏杆不经撞”的有了,骂“过去怎么没吸取教训”的有了,还能骂谁呢?冷漠的路人啊,无动于衷的乘客啊。于是,这样的评论就出现了:司机为他的冲动买单,当事乘客为她的不讲理买单,其他乘客也为他们的无动于衷买了单。——这种评论再进一步演绎一下,就变成了“22路公交车上没有一个屈死的鬼”。

写这样的评论,作这样的判断,良心不会痛吗?如果你的父母你的妻儿你的亲友,在这路公交车上,你会作这样的评论吗?这辆车上的人,都如你我的父母和妻儿一样,有人准备买菜回家做午饭,有人带父母去看病,有人准备给儿子过生日,有人想趁着天晴出去逛逛,你把你的手放在你心脏的位置想一下,如果你的父母妻儿在这辆公交车上,如果看到像这种在市井中经常看到的平常吵架时,他们会不会理性地立刻去劝架,他们能不能立刻意识到这种吵架会让一车人丧命,他们敢不敢路见不平去阻击乘客?

会不会?好好想一想,只要良心没被狗吃了,良心没被狰狞的10万+蒙住,就能作出符合常情常理的判断,也才能说人话。

还有你们,出这事之后,都去盛赞另一辆车上另一次事件中,一个怒踹干扰司机方向盘二货的英雄,显得好像一个个都是侠义心肠,一个个都是路见不平的英雄。可是,在盛赞这个大侠的同时,你们有没有关注到这些新闻:2018年9月,安徽芜湖,一女子劝架被砍伤,缝了106针,对方边砍边喊:叫你管闲事!还有这些,69岁老人救人被砍遭嘲笑,亲朋好友讽其多管闲事。许昌一男子劝架被打,反击后致人轻伤赔偿5.5万元。街头男女约架群殴,男子劝架反被打当场身亡。——随便搜索一下,这样的新闻在网上数不胜数,大侠们,你们的身影呢,你们的关怀呢,你们的热血沸腾呢?要不,在恶评那些乘客冷漠时,自己都先在朋友圈晒一晒自己见义勇为的劝架履历,把自己遇到这种情况经常去劝架的牛逼行为晒出来鄙视我们一下?

你们劝过几次架,没有吧?你们不去起哄,不去喊“打得好”,不去一边围观一边拍视频,就算不错了。

说这些,我不是传递“别管闲事”的消极能量,而是想让那些沉浸在上帝角度的天使们,多一点儿同情的理解,多一点儿同理心。街头巷尾这种吵闹,太平常了,这种情境下不去干扰很正常,不是冷漠,不是无动于衷,而是见多了,没当回事。当时两人只是吵架,并没有抢方向盘,一开始车也没有偏离方向,有几个人能想到后来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又有几个人能想到平常的吵架会演变成那样?日常生活中,有些架,自己吵着吵着就歇了。

天使们,上帝们,鸡贼们,你们能讲那些大道理,是因为你们看到的是后来的监控。事后从这个位置看视频,信息充分,全知全能,在后果的警示下,会惋惜,会痛心,会假设,会矫情。可是你有没有设身处地想想那时乘客的视角,很多坐在后面的人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这场冲突,他们正坐在后面看江景,低着头刷着手机,或者跟身边的人聊着天。特别是离得那么远的人,那种视角,那种情景,你苛求他们也站出来阻挡,你说他们死得活该,你特么说的是人话吗?如果能想到你苛求的这些,乘客最理性的选择不是劝架,而是根本不坐这辆公交车啊。

你们说,长达5分钟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劝一下,你怎么知道的?你当时在旁边了?有关部门公布的视频只有很小一段,你怎么就知道当时没人劝了,你看到了完整的视频了?一个个键盘侠为了踩乘客,强化乘客的冷漠,臆想出很多无法还原无法证伪的情节。

我最不喜欢的一句话就是: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话太混账了,太不讲理了,泛责任化,搅屎棍,把远的、近的、大的、小的、强的、弱的、相关的、推理的、法律的、道义的责任混在一起说,制造一种“没一个好人”的效应,人人都有错,人人都应反思,人人都有原罪。这样的混账思维是在混淆关键责任。无疑,这起事件中,乘客是无辜的,他们就是别人冲动魔鬼的陪葬品,应该反思的是,如何让掌握方向盘的人不失控,如何让司机免于这种干扰,如何在法律上保护司机也不受侵犯。——这是关键,这是应长的记性。其余的延伸、推理、臆测、妄断,把弱相关和不相关的大道理拿出来抢10万+站位,就算了。

天使和鸡贼们,放过那些无辜陪葬乘客的灵魂吧,让他们安息,让他们悲痛欲绝的家属不要受干扰,不要受二次伤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