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張雲雷、孟鶴堂唱歌唱小曲的粉絲,爲什麼不去聽專業演員唱

喜歡張雲雷、孟鶴堂唱歌唱小曲的粉絲,為什麼不去聽專業演員唱

最近提到相聲,如果不提到張雲雷、孟鶴堂就算“落伍”了。

最近幾年,很多粉絲像追星一樣追著相聲演員。比如現在特別火的張雲雷、孟鶴堂等為代表的年輕相聲演員的現場,極其火爆。

有一些不太友善的言論,覺得不應該用這樣方式來追捧相聲演員。對於這種言論,我的觀點是——我覺得粉絲也好,票友也好,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對待相聲、對待演員,那屬於個人的問題。如果不影響到其他同樣喜歡這個演員的粉絲,都是無可厚非的。

我覺得拿著單反去拍張雲雷,或者拿著鮮花喊著孟鶴堂,這樣的方式都沒有錯。只要是單反和花是自己花錢買的,拍攝的時候經過的張雲雷的允許,送花是演出休息時間捧著遞給孟鶴堂,都是值得鼓勵的行為。

千萬別偷著別人的相機,沒經允許把鏡頭懟在張雲雷臉上,直接把帶刺的玫瑰砸向孟鶴堂。這樣的行為,建議其他正常的粉絲把這些搗亂份子扔出去,別給粉絲招黑丟臉。

喜歡張雲雷、孟鶴堂唱歌唱小曲的粉絲,為什麼不去聽專業演員唱

言歸正傳,很多粉絲提到喜歡這兩位演員的原因是喜歡聽他們唱。特別是張雲雷的粉絲,喜歡聽他唱鼓曲、唱太平歌詞,為了這些小曲兒小調更喜歡他們。

於是,也有一些“傳統”票友覺得,如果喜歡聽這些,為什麼不去聽專業人士表演?而是要聽張雲雷和孟鶴堂呢?


首先,得承認一點,鼓曲也好,太平歌詞也好,在一些程度上,不可避免的失去了“活力”。我知道,很多票友痛恨我這樣說。

更得承認一點的是,如果不是郭德綱,不是張雲雷這些能唱愛唱這些玩意兒的相聲演員,這些鼓曲啊太平歌詞啊單絃啊,會更早離開普通公眾的視線。

我一直喜歡郭德綱,也喜歡到處誇德雲社,最重要的原因恰恰是——這些被某些“傳統”票友看不上的相聲演員,他們傳播了更多的曲藝知識。

比如說,如果現在讓我來講講轍韻板眼,用不了一萬個字,寫的普通人也看得明白。

問題是,普通人為什麼要看這玩意兒啊?我自己看著這些詞典類的枯燥東西都不想背——如果不是專業問題,我也不愛背這個。但是呢,德雲社的粉絲,那些自稱是“德雲女孩”的小姑娘們卻背得很溜。

喜歡張雲雷、孟鶴堂唱歌唱小曲的粉絲,為什麼不去聽專業演員唱

公眾人物在一定程度可以引導大眾的選擇和審美。但是,也別忘記了,公眾人物本身就是大眾選出來的。大眾的真實喜好與決定,才是決定誰是公眾人物,誰的藝術形式受到歡迎。

正是因為“德雲女孩”們選擇了郭德綱,選擇了張雲雷,選擇了孟鶴堂,為了更多瞭解她們選擇的“偶像”,她們心甘情願去了解了更多東西。

她們是年輕人,她們瞭解了這些知識,接觸了曲藝文化,或多或少會汲取營養,會把她們給領悟的傳承下去。這難道不是曲藝愛好者,或者聲稱要做曲藝推廣的人要做的事情?

這點來說,得感謝這些相聲演員,特別感謝像張雲雷、孟鶴堂這樣年輕一代的演員。都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普遍愛好應該是嘻哈和二次元,他們卻在堅守著板鼓唱腔,已是不容易了。

喜歡張雲雷、孟鶴堂唱歌唱小曲的粉絲,為什麼不去聽專業演員唱

時代和市場做出了選擇,他們代表的都是普通大眾是真實選擇。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是有萌芽期,發展期,巔峰期,自然會有衰退期。可以在衰退後再二次發展繼續向上,還是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當然,也不是說相聲演員的表演能取代專業演員的演出。每個時代和每個階段,大多數人對某些事物的認知和訴求點不同,要求相聲的表演也不同。沒有誰取代誰,只是公眾接受程度不一樣。

喜歡張雲雷、孟鶴堂唱歌唱小曲的粉絲,為什麼不去聽專業演員唱

其次,是表演的風格不一樣。

大多數相聲演員在表演戲曲、鼓曲、太平歌詞等的時候,並不是一板一眼,完全按要求完成,而是犯著丟的模仿秀,表情啊,身段啊,眼神啊,吐字啊,斷句啊,改詞啊等等,已經在刻意“逗”大家了。這種情況下,看著就是很可樂啊。

有一部分情況是相聲演員很認真表演。比如說唱京韻大鼓,是按流派要求來唱的。因為相聲演員並非專業的鼓曲演員,能有幾句唱到專業鼓曲演員的水準,自然觀眾捧場要叫好。這一點來說,對調動現場氣氛,以及吸引觀眾是很重要的。對於演員來說,也願意這樣使活兒!

這屬於一種很良性的現場互動。是值得鼓勵和提倡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普通的觀眾沒有接觸過太多的曲藝形式。比如說不知道什麼是子弟書?什麼是絲絃?什麼是小放牛?相聲演員學唱幾句,是有一種新鮮感。自然也愛聽愛看。

(補充:如果有人對子弟書、絲絃、小放牛等概念有興趣,下次專門聊這個概念性的詞條)

喜歡張雲雷、孟鶴堂唱歌唱小曲的粉絲,為什麼不去聽專業演員唱

再回答為什麼不去專門的劇場去聽的問題!

偶爾聽聽和專業去聽,這是兩個概念。

但是,專業去聽也不妨礙來聽相聲啊,這並不是選擇其中一個,就不能選擇另外一個吧。我可以專業去劇場聽,也可以來聽相聲啊,這不衝突。因為欣賞的重點並不一樣。

另外,時間方面。去專業的劇場固然好,但是專業劇場演出的時間與普通觀眾的時間並不一定能在一起啊。而且,如果我只是興趣聽聽,而非某專業票友,我想在最短的時間裡,看到最多的曲種和表演形式,顯然去專業劇場並不是最佳的選擇,相聲每樣兒都有幾句,選擇聽相聲省時省心又省勁的。

喜歡張雲雷、孟鶴堂唱歌唱小曲的粉絲,為什麼不去聽專業演員唱

何況,現在有些專業的曲藝形式和戲曲,日常一共也沒幾場演出,或者只有固定的演出場所。如果我家住海南,去河北聽絲絃?我沒有每天坐飛機去的路費,也沒有每天來回的時間啊。但是海南相聲演員也能學唱幾句,我又是業餘覺得跟著臺上又能切磋,又能起鬨的。圖一樂呵的心態,我肯定還是選擇相聲啊。

PS:有任何看法,李濤一下,謝絕人參公雞粉絲。建議投稿公開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