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若有来生,愿不做人

做男人也好做女人也好

下辈子我不想再做人

做人那么多苦恼

我这一生甜酸苦辣都试过

下一生我情愿当一只鸟

在天上飞来飞去

至少未试过

梅艳芳|若有来生,愿不做人


对于人们来说,更为熟悉的是成名之后的梅艳芳。

唱歌的她,舞台上的她,电影里的她。

她魅力四射,她风光无限,她引众人爱慕。

梅曾在访谈中,这样讲道:

“当艺人,好像走到哪里都能得到特别的照顾,人家尊称你一声梅小姐,给你一个面子,但我知道,但其实不是给我面子,而是给看我的那些观众。”

无论生活境遇如何,梅艳芳总是保持着一份清醒,

她似乎对所得到的一切,有着一丝不安定的感觉。

这和她的童年有关

与成年后风光的明星生活不同,梅的童年过的并不安稳。

常年在外跑船的父亲,在梅艳芳出生没多久就离世了。

留下母亲和年幼的三个孩子,日子可想而知。

不过年余四岁,小小的梅便和姐姐天天泡在戏班子,歌舞厅里。

小小的梅,抱着大茶壶,怯生生问客人,要不要点歌。


梅艳芳|若有来生,愿不做人


你是在哪一刻,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呢?

也许是突然体会到生活不易的时候。

大多数人能有这份体会,可能会是在工作后,成年后。

但对于梅艳芳来说,

在真正的童年开始之前,生活就已经在要求她只靠自己

若说三岁看到老,

这句话对于梅的人生,是真的很贴切。

不仅童年是在舞台上度过,到人生的最后,她,也都献给了舞台。

梅艳芳在《歌之女》里,这样唱道自己的童年:

我记起当天的一个小歌女,她身躯很瘦小,

我记起她于不高档那一区,

共戏班唱些古老调旧戏院永都不满,

她照演以歌止肚饿,

旧戏衫远观不错,纵近观穿破多。

梅艳芳|若有来生,愿不做人

命运走到梅艳芳十八岁这一年,悄悄的发生了转机。

从小站的都是别人的舞台,到这一次,终于可以成为自己舞台的主角。

在1882年,香港TVB举办了第一届香港新秀歌唱大赛

青涩的梅艳芳,以一首《风的季节》拔得头筹,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当时比赛的评委,黄沾和顾嘉辉,都是香港音乐节极负盛名的前辈。

这两个人,一个给梅打了满分,一个给梅打了99分。

到了第二年,梅就推出了自己的个人专辑,

《赤色梅艳芳》,创下了五白金销量的成绩。


梅艳芳|若有来生,愿不做人


在梅艳芳出道前,

当时的香港大多数的歌手,都还是老老实实唱歌,

歌手对于自己的形象,不会太精心的打造,

大多数女歌手,也都是走甜美女人的风格。

但梅艳芳的横空出世,直接改变了在人们心中女歌手的形象。

原来女人还可以美的这样特别。

梅的长相,不算是艳美,但却别有一番味道。

公司依据她自己强烈的风格,直接把她塑造了有些中性的样子。


梅艳芳|若有来生,愿不做人


利索的短发,棱角分明的脸,再配上梅艳芳标志性的性感厚唇。

反而在这中性打扮中,透出一股浓浓的女人味。

梅艳芳以其强大的个人魅力,风靡全亚洲。

到了1985年,梅艳芳22岁这年,她在香港红馆连开15场演唱会,

刷新历史,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

梅艳芳的歌唱事业以此节节升高。

此后《坏女孩》专辑,首周即卖得40万张(8白金),

累计达72万张,刷新了香港地区个人唱片的销量记录。

在1985-1989年,连续五年夺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


梅艳芳|若有来生,愿不做人

梅艳芳,真是奇才。

不仅仅歌唱事业让人称羡,她在电影表演方面,也显示出了巨大的天分。

1984年,梅艳芳出演了电影《缘分》

同张国荣,张曼玉一同出演,但她的表演丝毫不逊色。

这部电影直接让梅艳芳获得了,第四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但这部电影,只是梅艳芳在电影界的小试牛刀,

随后在1985年,

梅艳芳与张国荣二度合作出演了《胭脂扣》

这部电影让梅艳芳一举拿下,

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双料影后


梅艳芳|若有来生,愿不做人


她这样讲,

名与利,对于艺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其实你得到了很多,同样,也失去了很多。

俗世的名利场中,梅艳芳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

这份清醒可能源于她幼时,

过早的看得人间真正的模样。

走穴卖唱时的冷眼,父亲过世的凄凉,家贫所遭受的白眼。

她用心的照顾身边的每一个人,

但却忘了给自己找一个能依靠的人。

在梅艳芳四十岁时,

与其将心力耗费在医院,对上天祈求一点时光,

不如将生命的美丽一尽挥洒到她用生命热爱的舞台。

梅艳芳,着一身洁白婚纱,缓缓走上舞台,台下千万期待的的目光,就是她一生所爱


梅艳芳|若有来生,愿不做人


每天都有人来,

每天都有人走。

来的人是否还记得有谁离开,

离开的人是否眷念被谁记得。

亲爱的梅艳芳,祝你生日快乐。


梅艳芳|若有来生,愿不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